●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珠溪渔歌。
“母亲河”不流污水“流”资金
本报记者 杨碧玉
3月6日,万年县穿城而过的珠溪河畔,一名妇女拿着脸盆和木槌正在河边水泥洗衣台上洗衣服。河水清澈见底,河底的水草和小鱼清晰可见,穿过小桥,河中心的绿地休闲广场有好多人在散步。
“沿河的洗衣台,是我们考虑到周边居民的生活习惯,改造时重新设计的。”万年县林业局局长刘华生告诉记者,他曾担任过县城乡规划局局长。在他手上,完成了珠溪河的改造规划,这段经历让他一直引以为豪。
珠溪河是万年人的“母亲河”。但万年又是养猪大县,原来河两岸有杂乱的养猪场、汽修店、早餐摊,各种垃圾和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改造珠溪河,还生态于民的呼声越来越高。
刘华生告诉记者,县里定下原则:要保持珠溪河原生态,坚持以人为本,让群众的生产生活与珠溪河和谐相处,让他们记得住乡愁。
“规划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规划蓝线是指城市各级河、渠道用地规划控制线,包括河道水体的宽度、两侧绿化带以及清淤路。在河道绿线内我们严禁建设与开发,为了城市与河道景观融入得更好,河两侧不再布局分散的商业业态,比如修车店等。”刘华生说起了一大堆专业术语。
当时,一家企业想拿下河边的地,承诺不“动”绿线范围,但要沿着河边建一排店面,建筑往高空发展。县里在土地出让时就管控住了这个苗头,不允许企业做分散店面。刘华生打了个比方,这就像电影院的座位设计一样,前、后座位必须有梯度,才能让后排观众看到电影。如果河边最近的建筑超高了,更远处的居民就被遮挡了,无法看到珠溪河的美景。
近5年来,该县陆续投入近10亿元,关闭上游地区采矿、加工、养殖企业30多家,拆除违章建筑1万多平方米;投资4.5亿元,新建城镇污水管网143.8公里,改造老城区雨水收集系统15.6公里;建设生物发酵床污水处理系统,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今天的珠溪河水质清澈、水草丰茂,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且成为招商引资的一张王牌。“母亲河”不流污水“流”资金,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如今的万年,除了传统贡米、珍珠和生猪养殖外,机械电子、生物食品、现代纺织产业也在加速崛起。“珠溪河改造加速了万年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沿河乃至整个县城土地出让价格每平方米也因此上涨了2000元左右,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证明。”万年县有关负责人自豪地说。(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春到婺源,美不胜收。胡伟民摄
“最美乡村”卖美景
吕富来 本报记者 郑 颖
春天的婺源,蜿蜒连绵的油菜花盛开在山野梯田间,与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有机结合,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美得令人沉醉、令人神往。
婺源之美,美在生态。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2.64%,植被覆盖率超过90%,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乡村”。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立下了“生子种树、杀猪封山”的契约,保护着一方山水。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婺源人却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那时候,路不好走,县里没什么像样的产业,大家都到外面打工赚钱,累死累活,一年下来也只够糊口。”婺源县江湾镇晓容村村民曹加祥回忆说。
穷则思变。在发展的过程中,婺源县逐渐意识到良好的绿色生态禀赋是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他们围绕“生态+”做起了文章,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美丽经济。一产“治山理水”,变“种农田”为“种风景”;二产“保山护水”,变“工业园区”为“生态公园”;三产“显山露水”,变“全域旅游”为“全面小康”。全县发展了1个国家5A级、13个国家4A级景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整县命名的国家3A级景区,形成“春探人间花海、夏享冰凉世界、秋寻梦里老家、冬游甜蜜乐园”的“四季皆旺、老少皆宜”多彩旅游精品。
“你看,现在的游客都是奔这油菜花来的,这是我们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种出来的。”曹加祥介绍说,以前老百姓种油菜是为了榨油,现在是为了卖风景,“一朵花”推动了婺源美丽经济的发展,更带富了一方群众。
7年前,看到家乡旅游发展得这么好,在外打工多年的曹加祥决定返乡,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承包了几十亩土地,种油菜花。由于有美术功底,这两年他又当起了篁岭晒秋的“设计师”。靠着开民宿,再加上到景区务工,曹加祥一年收入达30万元,成了村里先富起来的人。看着人来人往的游客,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真是幸福啊,生活在一个大景区里,不仅可以享受美景,还可以在家门口轻松赚钱。”
旅游是无烟产业,更是富民强县产业。婺源总人口37万,如今像曹加祥这样直接从事旅游的就超过了8万人,间接受益者超2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0%。2018年,该县接待游客23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20亿元,海内外游客接待人次连续12年位居江西省各县区之首。
从守着绿水青山没饭吃,到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婺源县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融合之路,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去年,婺源县入选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徐木标正采撷大球盖菇。
以前烧稻草 如今花钱买
本报记者 钟金平文/图
连日的阴雨,让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生米镇摄溪村党支部书记徐木标有点着急:他田里的“心肝宝贝”――大球盖菇,因为久雨寡照,长得有点慢。
徐木标和大球盖菇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3月5日,记者冒雨走进徐木标的“一亩三分地”。
徐木标的菇田里,铺满了厚厚的一层稻草。“你的菇呢?”记者问。“嘿嘿,别急,你跟我到这里来。”徐木标又把记者引进了一个大棚,一进棚,别有一番风景,但见一簇簇的大球盖菇从稻草堆里冒出头来。
说起利用稻草种大球盖菇的经历,徐木标滔滔不绝。2016年以前,每到秋收之后,治理焚烧稻草就成了他的心头之痛,村里的稻草因无处利用都烧掉了。因为污染,红谷滩新区的执法人员每年都要到村里来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徐木标,称自己是“风箱里的老鼠”――进退两难。
2016年秋收后,正当徐木标为稻草处置一事而犯难时,红谷滩行政执法局局长黄作霖带着省农业农村厅的专家来到摄溪村,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将稻草“变废为宝”。
作为村支书,徐木标主动尝“鲜”:从福建引进大球盖菇菌苗。第一年,时间仓促,他仅用1亩地“小试牛刀”,次年3月却收获了惊喜――这1亩大球盖菇不仅消化了15亩地的稻草,除去一切开支,还有近万元的收益。
2017年秋收后,因为有了经验,他将种大球盖菇的规模扩大了一倍,亩产达到了2000公斤,他以每公斤14元的价格批发给广东客商,除去一切成本,每亩还赚了1.2万元。2018年秋收后,有11户村民相继加入种大球盖菇的行列,面积达到10亩。如今,徐木标再也不用为村民焚烧稻草而烦心了,“稻草成了村民们的宝贝,不要说焚烧,就是花钱还得趁早‘抢’呢。”徐木标风趣地道出了稻草“命运”的转变。
“种植技术简便易学、几乎没有病虫害,村民只需每亩花上1000多元买菌种,再花上4000元左右的工钱,种好之后不用施肥、不用洒农药,只要用稻草当培养原料,最多不超过50天便可出菇。”徐木标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起种菇的过程。
但是,今年的天气却让他有些发愁。他说,今年雨水太多,加之气温又低,很不利于大球盖菇的生长,估计要推迟到4月初才能上市。
大球盖菇又称“懒人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栽培的优良食用菌之一,食用清香、嫩滑爽脆、营养丰富。省农业农村厅的专家称,大球盖菇的生长期是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此时正是稻田空档期,菌菇收获后,基料就地还田,促进水稻生长,真正实现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就在记者采访的间隙,陆陆续续有村民前来向徐木标取经,问价格、问利润、问销路……徐木标乐呵呵地回答村民们的每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