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 颖
易地扶贫搬迁,对于脱贫攻坚来说到底有多大的意义?
近年来,我省通过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规划、实施方案、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信贷资金管理办法以及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后续帮扶和社区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扎实开展。仲春时节,记者走进铜鼓县、修水县、南康区等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较多的地方进行采访,聆听一个个贫困户搬出大山、走上致富路的脱贫故事。
搬得出,13.1万群众“挪穷窝”
走进铜鼓县棋坪镇富民小区贫困户李裕昆家,只见崭新的房子里,空调、彩电、冰箱、沙发一应俱全。李裕昆原来住在幕阜山脉深处的丰坦村,不仅交通不便,还常常受到地质灾害侵扰。2016年,铜鼓县在集镇建设了富民小区,对丰坦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搬进了城,李裕昆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不仅学了技术,当起了泥水匠,去年还娶了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
在我省,像李裕昆这样因为搬迁而改变命运的贫困户还有很多。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全省13.1万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完成搬迁入住,完成率达97%,其中2016年搬迁安置4.2万人、2017年搬迁安置7万人、2018年搬迁安置1.9万人。
为了让贫困群众“搬得出”,我省按照“因地制宜规划、集中安置为主、尊重群众意愿、实行梯度安置”的工作思路,重点将县城、园区、中心镇和中心村作为集中安置点规划选址,形成县乡村“三级梯度”搬迁安置模式。对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或已有成员在县城或工业园区的,引导进县城进园区集中安置;对一部分要求留在乡镇发展又想兼顾原有耕种资源的,集中安置到乡镇所在地;对没有离乡意愿、打算长期在农村发展的或没有劳动能力的特困户,安排到中心村安置,并对特困户实行住房“交钥匙”安置。此外,我省还建立完善监管机制,持续强化日常监管,每月及时调度各地项目建设、安置入住、资金拨付等情况,有效掌握全省搬迁计划落实情况。
“以前还有点舍不得老房子,现在看来,只有搬下来才能脱贫致富,我现在是越住越顺心,越住越欢喜啊。”李裕昆说。
稳得住,家门口享受社区服务
“跟党走迎来温馨小康,迁新居告别穷乡僻壤”“深山搬迁住新居,笑脸迎春添异彩”……在赣州市南康区龙岭西区移民安置点,居民门口的对联表达着大家搬迁后的喜悦之情。
在安置点周围,记者看到,便利店、卫生所、警务室、小学、公办幼儿园等配套设施齐全,小区门口还有公交车,四通八达。“我们现在的日子跟城里人没什么区别。”贫困户王木荷高兴地说。
在安置点后续管理服务上,我省本着因地制宜、高效便利、属地管理的原则,设置相应的管理服务机构,在规模较小、人数较少的安置点设立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室,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安置点设立党组织和管理服务机构(中心)以及工青妇组织,并安排相应的工作场所;不断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创业、培训、就医、教育、社会保障等服务,让贫困群众搬得放心、住得顺心、过得舒心。
贫困户搬迁后,原有的土地、宅基地、山林、水面承包权及所有权不变,收益仍归搬迁户所有。搬迁后村干部待遇不变,既承担原村委会的集体资金、集体资产、集体资源的管理职责,又承担安置点社区的社会管理职责,彻底解决了搬迁户的后顾之忧,让其“稳得住”。
能脱贫,写好搬迁后“文章”
“哒哒哒……”修水县竹坪乡紫竹佳园小区的扶贫车间里,缝纫机声响个不停,30余名妇女正在操作缝纫机。从深山搬到附近安置点的贫困户胡月兰也在其中,她说:“现在搬下山,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一个月收入2500元,脱贫肯定没问题。”修水县在易地扶贫搬迁中,通过在安置点或周边建立扶贫车间,解决了搬迁户稳定增收的难题。
搬迁的目的是脱贫。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后,我省积极落实帮扶措施,确保贫困群众“能脱贫”。
帮扶就业促进增收。发挥安置点临近工业园区的优势,优先安排搬迁对象到园区企业就业;在安置点附近建设产业基地、扶贫车间、帮扶工厂、商店等,帮助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安排搬迁户,确保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每户1人以上实现稳定就业。
鼓励自主发展产业。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积极推进光伏发电、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新型业态,落实好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安排产业扶贫发展资金扶持搬迁户发展产业,让贫困户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
增加资产性收益。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红利和搬迁户山林、农田资源优势,整合资金入股分红,引导、动员搬迁户把其原居住地山林土地(含复垦的宅基地)实行统一有偿流转,其原有的集体资产收益权不变,切实增加其股金、租金收入。
“有家业、有就业、有产业”,贫困户们搬出大山,搬出了一片幸福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