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清明,让我们记住这些“平民英雄”(图)

时间:2019-04-04

本报记者 刘 斐

2018年,我省累计实现器官捐献110人次,比2017年增长120%。近日,省红十字会、省民政厅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市级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场所的通知》。文件要求,2019年底前,每个设区市要在市本级(含所辖区)城市公益性公墓或协调在经营性公墓内,至少建成一处专门用于纪念遗体器官捐献者的场所。纪念场所占地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方便群众祭扫和缅怀,便于开展人道主义教育活动。

清明节到来之际,记者深入采访,了解这一通知出台背后的故事。

3月26日至27日,南昌西山、青山纪念园,来自全省各地的遗体器官捐献者亲属和志愿者正在祭扫。 通讯员 陈银生摄

4月1日,奉新县干垦学校和任重中学学生,在干洲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敬献鲜花。学生们通过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和齐唱国歌、重温入队入团誓词等形式,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情怀。 本报记者邹海斌摄

一份无法到场的遗憾

3月27日,在南昌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举办的追思会上,一对老夫妻含泪抚摸着墓碑上亲人的名字:“年纪大了,看不清路了,明年就不来看你了。”

他们是我省遗体捐献者、全国劳动模范、第四届江西省道德模范胡启初的父母。由于萍乡尚无市级捐献者纪念园,启初病逝后父母按照他的遗愿,选择将儿子的名字镌刻在省遗体器官捐献者西山纪念园记名碑上。

每年,省红十字会组织全省清明追思活动的时候,老两口从萍乡市芦溪县山村里的家赶到位于南昌市西山镇的西山纪念园参加活动。“若是碰上恶劣天气,去一趟纪念园就是一次艰难的奔波。”萍乡红十字会“捐友”志愿者说,“老人身子骨大不如前,无法在当地纪念儿子,是他们最大的遗憾。”

“家里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自己很想去看看儿子,但是南昌的纪念园太远了。”一位来自赣州的捐献者母亲说,自己一个人没办法来南昌,但心里非常想念儿子。

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戴莹介绍,我省近700百位遗体器官捐献者中,有超过500位捐献者的户籍不在南昌市。每年,大多数捐献者家庭要从外地赶到南昌,参加省红十字会举行的清明追思活动。路途辗转,耗时费力,致使超过一半的家属由于交通、工作日等因素无法参加活动,倍感遗憾。

一组充满爱心的数据

截至2018年底,我省已累计实现遗体器官捐献684例。其中,器官捐献311例,挽救了922名患者生命,角膜捐献681例,让千余名眼疾患者恢复光明。

2006年,我省第一个遗体器官纪念园――青山纪念园启用。10年时间,安葬了366名捐献者,刻名碑容量已满。2016年4月,省红十字会通过社会动员,开设了第二个纪念园――西山纪念园,截至2018年底,安葬了318名捐献者。为此,2019年3月26日,省红十字会、省民政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设区市民政与红十字会通力合作,划拨遗体器官捐献专用墓地,争取纪念园建设资金,规划纪念园使用管理等。

文件下发后,我省多地开始行动。目前,九江市正在筹备对旧纪念园进行升级改造,宜春市红十字会在纪念园专门用地和资金上获得了支持,上饶市红十字会申请建立纪念园的报告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批复,正在规划设计纪念园。婺源县红十字会争取到当地殡葬企业善捐,免费捐建了我省第一座县级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3月1日举行了纪念园启用仪式。

  • 上一篇:爱洒温汤新家园(图)
  • 下一篇:真气人!泔水竟倒入玉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