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文 本报记者 赵 影
3月底,在乐安县山砀镇航桥村委会陈家村小组,81岁的村民陈仁生看着村里开得正盛的桃花,开心地笑了。让陈仁生感到满意的不止眼前的美景,还有幸福的生活。
老人、孩子其乐融融。通讯员 赵志文摄
尊老爱幼代代传
陈家村不大,20来户、90多口人。
“咱们村里的老人都有晚辈照顾,住的都是新房子。”陈仁生开心地说。陈仁生和老伴黄冬妹住的是长孙陈乐的房子,客厅是磨砂地面,一角摆着朴素的沙发,中间放一张八仙桌,“房子是5年前建成的,现在家里是四世同堂,过年过节可热闹了。”
“我是村里最后一个搬进新房子与儿孙一起住的。”陈仁生在搬进孙子的新房前,也曾担心自己住不习惯。
“老人家住在老房子里,我们哪里放心啊。”陈乐和家人经过多次劝说,终于把老人接来一起住上了新房。
与陈仁生不同,80岁的贫困户陈明生一辈子没有成家,年轻时与弟弟陈木根一起生活。如今,侄子陈胜华把陈明生接到自己家,一起生活。“父亲一直对大伯很好,为我树立了好榜样,我也要像父亲一样,做后辈的好榜样。”陈胜华说。
陈家村的年轻人用点滴行动诠释尊老爱幼,“凡我之子孙,必须敦孝悌,尚礼让。凡祖公祖母及父母在堂,必要入孝出恭……”族谱中代代相传的家规,也成为涵养村里好风气的“助推器”。孝顺长辈、长幼有序,成为每一代陈村人恪守的“准则”。
邻里遇事互相帮忙
村里老人们在一起聊天时总说,咱们村孝老敬老,邻里和睦,哪家有困难大家都帮着解决,全村就像一大家子,和睦友善地相处着。
“村里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是和事佬,哪家有点矛盾,大家都会主动出面进行调解。”75岁的老党员陈木根回忆说,有一次,陈仁生因教育孩子的事与二儿子发生了口角。事后,他找到陈仁生的二儿子,做思想工作,最后,陈仁生的二儿子主动向父亲认错。“牙齿和舌头都会‘打架’,长辈和晚辈生活在一起,总会有一些矛盾,一方面做长辈的要明理仁厚,另一方面做晚辈的要懂得礼让。村看村,户看户,好的风气形成了,坏风气在村里就抬不起头。”陈木根说。
“在陈家村,镇村干部只要把政策宣讲到位,群众的思想通了,再通过村里的理事会推动,像拆危拆旧、规划修路等工作,村里人坐下来,喝半碗白开水就能解决问题。”山砀镇镇干部吴继生表示,因为村民自治工作开展得好,陈家村的环境卫生、村庄整治、脱贫攻坚等工作,样样都走在前列。
陈家村的“老有所养,治而有序”让村里的年轻人安心在外打拼,目前,村里70%的年轻人在外创业。然而,家里的长辈有需要,孩子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回来照顾。“公公在电话里说身体不舒服,我就想着早点回来看看他。”村民易海莲不久前从广东赶回家,她说,“只有老人好,家才安,我们在外打拼才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