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昌讯 (记者殷勇)最近,备受关注的南昌高新区“瑶湖英才计划”人才项目完成申报。去年底,该项目的申报工作刚启动,就吸引众多高层次人才的参与,两个月受理紧缺人才申报800多人,高精尖人才项目50多个。江西丝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陶虎就是其中之一。当初,这名在一根蚕丝里打开一个百亿元级可降解植入式医疗器械市场的专家,正是因为感受到南昌高新区优异的人才发展环境,才毅然把项目落户在这里,使全区生物医药产业有了新突破。
项目与人才的结合,源于南昌高新区一直以来对创新的执着追求和深刻理解。近年来,这里先后诞生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9个、三等奖1个。这些重大创新成果的获得,离不开一大批高新技术项目的茁壮成长。仅2018年,全区就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6家,总数达309家,同比增长54%,高新技术产值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60%以上。由此,LED产业形成了国内城市少有的完整产业链;移动智能终端产业进入全产业链覆盖阶段;航空产业成为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也向着辐射全省、中部一流、国内领先的目标不断奋进。如今,随着一大批高新产业项目的涌入,这里汇聚了2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17个博士后工作站、13个院士工作站、6个国家级孵化器、4个大学科技园。一大批高端人才因为项目的需要,不断聚集在这里创新创业。
人才来了,但人才需要的不仅仅是创新创业。在秀丽的瑶湖和艾溪湖畔,感受着人们对自然的亲近;在时尚的瑶湖书房,体会着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在高雅文化云集的瑶湖艺术节,领略着人们对文化的陶醉。南昌高新区不仅读懂了人才的深度需要,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新发展理念对聚集人才的重要性。为此,围绕“绿色”,去年全区万元GDP能耗为0.16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54%;围绕“共享”,去年全区民生工程投入达9亿多元,一批学校、医院、公园、书店、商场不断建成,一个“十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随着“环境留人”的作用愈发明显,去年,全区以人才带项目为支点,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1个,实际利用外资6.9亿美元,利用内资182亿元,出口总量17亿美元,进一步提高了开放的水平。
用项目培养人才,以人才带动项目。如今,南昌高新区以新理念找到了一条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一项数据显示,借助项目与人才的互动,去年全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累计双双突破万件,年均增长30%。这里正成为中部一流的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集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