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根 本报记者 郑 颖
4月10日,春雨下个不停,气温也降了不少。贵溪市文坊镇虹桥村村民冯道根心里却是暖暖的,这一天,一位再熟悉不过的朋友――鹰潭市公安局退休干部陈正山又来到他的家里。陈正山的到来是冯道根意料之中的事情,在过去21年里,陈正山每年都要来10多次,在冯道根的心中,他比亲人还亲。
陈正山和扶贫结缘,要从1998年1月说起。时任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的他欣然接受了市公安局驻村工作组组长的任命,来到偏远的虹桥村开展精准扶贫,身体残疾的冯道根是他帮扶的第一个贫困群众。
刚到虹桥村,那里的贫困程度出乎陈正山的意料,该村有6个村小组未通电,用上电灯成为群众最迫切的期盼。“做群众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上。”陈正山说,“驻村,就要住在老百姓的心里,努力为村民解决困难,这是责任,也是义务。”老陈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筹资买电线杆,两个月后,村民们终于告别了油灯,用上了电灯,也点亮了群众心中的明灯。
21年的时间里,陈正山辗转了7个村委会59个村小组开展扶贫工作,他总是想方设法为村里解决实际问题。2001年在贵溪市龙虎山镇豪岭村,陈正山积极筹集资金建的水渠解决了40多亩农田的灌溉问题,被村民赞为“警民渠”……在陈正山的努力下,市公安局下拨扶贫资金218万余元,争取农林水、民政、交通、教育、卫生等部门下拨扶贫款154万余元,支持贫困村建设。
“做好扶贫工作,要有责任心,更要有爱心。”这是陈正山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到一个村开展扶贫工作,老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印1000张“警民联系卡”发给村民,上面清楚地印着他的联系方法。他把村民当朋友、当亲人,在他们碰到困难时,总是及时伸出援手,尽力扶贫济困。
2006年,陈正山在余江区马荃镇杨柳村扶贫时,认识了10岁的畲族女孩庄翌芸,因为贫困,家里准备不让她读书了。陈正山知道这一消息后,立刻赶到她家,拉着老庄的手说:“还是让孩子读书吧,只有读书你们家才有希望,她读书的钱我来出。”此后的12年,陈正山从没间断对庄翌芸的资助。去年,庄翌芸大学毕业,当上了教师,收入稳定,家里也顺利脱贫了。
陈正山的家在鹰潭市区,驻村扶贫工作中,他大多时间在村里,家中的事很难照顾。妻子几次生病住院,给陈正山打电话,他匆匆赶到医院看望一眼又回村里了。2008年,陈正山光荣退休,当时,老陈的孙子出生才几个月,儿子、媳妇在外工作,妻子身体不好,家人都劝他回家休息,含饴弄孙。“我知道家人需要我,但是群众更需要我,”陈正山说。于是,他退休不退岗位,继续自愿坚持在扶贫第一线。
如今,陈正山已经72岁了,家人朋友常劝他该歇歇了,但老陈总是说:“我喜欢和农民在一起,看到贫困户脱贫,心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