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桀 本报记者 胡光华
砍毛竹、种水稻、养猪、养羊、养鸡鸭,一名农村寡母靠自己柔弱的肩膀,担起家庭重担,让三个孩子成人成才。铜鼓县棋坪镇幽居村贫困户方慈华用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唱响了一曲奋斗者之歌。
4月10日,沿着陡峭、弯曲的林间公路,记者找到方慈华的家。褐色的脸庞,满脸的皱纹,与48岁的同龄人相比,她明显要苍老许多。2009年,方慈华的丈夫病逝,当时三个孩子分别是15岁、9岁和7岁。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方慈华擦干眼泪,对孩子们说:“你们只管用心读书,妈妈把你们抚养成人。”
方慈华首先尝试养黑山羊。没有羊圈,自己上山砍竹子建造。一年后,5只种羊变成了18只羊。她又开始养猪、养鸡、养鸭。这些年,方慈华的黑山羊存栏量保持在30只左右,生猪4头左右,另外鸡鸭每年都要养上百只。养的畜禽多了,家里粮食不够,方慈华就把村民撂荒的田地开垦出来,种红薯和水稻。“她种了2.8亩红薯、8亩水稻。除了耕地请拖拉机,割稻请收割机,其余农活都是自己干。”村民王利说。
方慈华有40亩山林,每年能砍上千根毛竹出售。由于山场距离公路有3公里,如果请人砍伐、运输,每根竹子要3元钱成本。为了节省这笔费用,方慈华自己砍毛竹,然后用板车运到公路上。她还主动要求担任村里的保洁员,每月有200元工资。空闲时间,她也去帮村民砍毛竹、运毛竹,到附近的种植基地做零工。
方慈华的勤劳、善良、朴实,深深影响着三个儿女。他们都十分懂事,寒暑假里,姐弟们上山砍竹子、拉板车、收稻谷、种菜、放羊……什么农活都抢着干。
2017年,方慈华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三个儿女均享受“雨露计划”等资助和农村低保。幽居村第一书记刘贵有介绍,方慈华的三个儿女每年分别有6000元、2500元、3000元的政策补助,低保一年也有1万多元。
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后,方慈华心怀感恩,干劲更足了。在多方的支持下,她继续搞好养殖业,并适度扩大规模,销路也不用愁。“有了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加上自己的努力,我们一家去年脱贫了,致富的希望也越来越大。”方慈华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