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时间:2019-05-08

华明桂 黄传章 本报记者 唐 燕

四月,行走在上犹县梅水乡园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岸旁游步道,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通过实施“河长制+全域旅游”,园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升了生态“颜值”,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治水与治穷的“双赢”。

以保护“一江清水”为目标,上犹县创新实施“河(湖)长制+”做法,将此与脱贫攻坚、流域治理、全域旅游结合起来,助力水生态的系统治理与保护,获评全国“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先进单位”。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

看见垃圾,就停下来……一大早,戴上上岗证、穿上红白相间马甲的上犹县油石乡新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曾辉,一手拿着大铁钳,一手提着塑料桶,与村里的水库河道管理员来到油石河清理漂浮物。

上犹通过吸纳贫困群众参与河湖水库巡查管理、不断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使水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农业农村发展实现共融共赢。该县健全河湖管护责任网络,对全县28座大小水库、35条主要河流,设立县乡村河(湖)长275名。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聘请“民间河长”“企业河长”等254名。结合脱贫攻坚,该县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聘请具有一定劳动能力、责任意识较强的贫困群众作为河道水库协管员,负责河道水库巡查、卫生监督保洁等日常工作。近两年,全县累计创新设立生态扶贫就业专岗5535个,每人每月给予200元至1200元不等的误工补贴。

治山治水治污同步

家住梅水乡新建村的田克远每每来到河岸游步道散步,看着清澈见底的河水、一河两岸的美丽景观,心里就美滋滋的。这是上犹县创新实施“河(湖)长制+流域治理”,坚持治山、治水、治污“三治同步”,使生态环境得到全方位综合保护的一个缩影。

该县大力实施“清河行动”,整治河道内乱倾乱倒、乱搭乱建、乱采乱挖等违法行为,近年来全县综合治理河道86公里。投入3亿余元对阳明湖、南河湖、仙人湖等主要库区连续实施渔业整治,库区数十家水上餐馆全部搬迁上岸,上万套网箱网具全部清理到位,560多户渔民全部转产上岸。坚持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以鱼保水,每年向上犹江投放不少于1000万尾特色鱼类。推进生态公益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2017年以来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6.8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投入近9000万元改造升级农村环卫设施,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13座,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提前两年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坚持全流域美化发展

色彩斑斓的湿地公园、红白相间的自行车道……驱车行驶在美丽的南河湖畔,花红草绿,绿意盎然,与碧波粼粼的南河湖交相辉映。上犹县投入近7000万元在南河湖畔开展水生态修复退田还湖、生态护坡、沿岸绿化和农村生活污水综合防治工程,把南河湖沿线打造成该县生态休闲度假“百里长廊”上的一颗明珠。

上犹县坚持将湖、河、渠、溪、塘等水系治理向全流域美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水系治理与全域旅游和谐共融之路。县城规划建设“显山露水”,建设了全长约9公里的城市生活“慢道”系统,并对“一江两岸”沿线房屋进行立面改造和绿化亮化提升,建设亲水公园、水上运动观景台等“城市会客厅”,打造具有山水城市风貌的宜居环境。农村规划建设突出山水特质和客家人文风貌,打造了一批美丽示范户庭院、美丽示范村庄、美丽示范乡镇。特别是在上犹江陡水流域,该县在提升生态水平、整治沿线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投入3.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35亿元,引进并落地建设了印象客家、天沐温泉、国际路亚基地、国际垂钓基地、桃花源、碧水湾等一批三产项目,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观光休闲。

  • 上一篇:重点报刊送基层 乡村振兴添内涵――碧桂园向江西所有乡镇赠阅新华社重点报刊
  • 下一篇:玉山“扶贫责任田”种出扶贫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