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玉玺
横峰县葛源镇枫林村虽然不是贫困村,但全村有贫困户120户、贫困人员365人。在蹲点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贫困户自力更生、用双手开拓出致富路的奋斗故事。
开动脑筋干 增收路子宽
“现在还有400多枚鸡蛋没有寄出去,因为要扩大养殖规模,这阵子很多鸡蛋都留着孵小鸡了。”4月18日,记者在枫林村见到张根洪时,他正忙着把刚从镇里采购来的玉米卸到养鸡场里。
为了送货方便,张根洪于去年春节前,分期付款购买了一辆小车。“过去想也不敢想,我没有技术,务工挣的钱还不够给父母亲治病。”张根洪说,能够脱贫摘帽,离不开大家的帮助。原来在2015年3月,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张根洪申请到了免息贷款3万元养殖土鸡。“为了把鸡养好,我和父亲全天候地值守在鸡场,技术上有不懂的就上网查、找农技人员学。”
记者在养鸡场看到,成群的土鸡在山林草地之间跑动。“最多的时候我们养了近千只土鸡,采取放养的方式,纯天然绿色养殖,第一次养殖就获得成功。”张根洪介绍,由于鸡的品质好,肉鸡和鸡蛋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去年纯收入超过8万元。“政府帮扶,还要自己开动脑筋干,只要能吃苦,增收的路就会越走越宽。”
2017年,张根洪一家顺利脱贫摘帽,被村里评为“最美脱贫户”。谈及未来,他信心十足地说:“我正在与村里马家柚种植基地一道申办家庭农场,希望扩大规模带动其他村民共同致富。”
只要信心在 幸福来得快
提起蔡水花,村民们都说她是全村吃苦最多的人。但是,大家都夸赞她――积极、乐观、勤快,困难面前不低头。
蔡水花今年58岁,19年前失去丈夫,三个子女全有残疾,治病花光了她所有积蓄。考虑到蔡水花的实际情况,2016年她家被列为贫困户,可以享受到医疗报销90%的政策,这大大减轻了她肩上的负担。负担虽然轻了,但是增收还得靠自己想办法。蔡水花原本临时搭建在红军操场上的小摊点,因为景区建设被拆除了。正当蔡水花一筹莫展之际,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她申请无息贷款3万元,重新选址办起了一家小超市,帮扶干部还给小超市起了个名字――“致富跟我”。“现在有些贫困户只想等着政府救助,不愿意自己努力,帮扶干部给超市取这个名字,也是希望他们像我一样,靠自己的双手实现勤劳致富。”说起这个,蔡水花满脸自豪。
一年来,靠着这家小超市,加上公益保洁岗位收入,蔡水花经济条件有所改善,还清了贷款和部分外债,顺利脱贫。“只要有信心,困难不可怕,日子肯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记者手记
蔡水花是一名年近六旬的妇女,一边要带着孩子跑医院,一边要忙着挣钱过生活,难不难?真难。但她展现给记者的是这样一种精神状态:虽然艰辛但不言放弃,虽一时贫困但不曾抱怨。面对政府的关心,她心怀感恩努力再出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的确,靠别人扶着走不远,等着送小康更不切实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政府部门帮扶搭起增收平台,贫困群众只有自强肯干,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