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深宝
修水县上衫乡上衫村11组贫困户朱安定,2017年以来家里喜事一件接着一件,成为上衫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榜样。
4月16日,记者来到他家,朱安定妻子吴冬菊正在做家务。“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我家有三件喜事。”得知记者的来意后,她笑着说,“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第一件喜事是成为产业工人。上衫村人多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5亩。朱安定过去在家务农,耕地共两亩,一家人仅能吃饱饭。两个孩子上学后,他家开支大了,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3月,修水县城的一家企业招工,于是他来到这家企业务工。
朱安定能吃苦,肯学习,很快学会了一门技术,成为一名产业工人,月工资3000至4000元,比在家种田收入高很多。“只要企业放假,我丈夫就会回家和我一起干农活,他是一个勤奋的人。”吴冬菊说。
第二件喜事是住进新房。记者在她家的新房看到,面积约100平方米,装修一新。“新房是按照政府要求自建的,总共花了10万元左右,其中政府补贴8万元。”吴冬菊说。她全家4口人,儿子在修水县城的一所中学读高一,女儿在村里小学读六年级。去年,当地政府安排她家易地搬迁到安置小区,按照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的标准,统一规划建房,人均补贴2万元。
安置小区在上衫村的一个小山坡上,分为两排,共有24户。朱安定的家在安置小区右边第一家。记者看到,安置小区有卫生所、自来水、太阳能路灯、化粪池、排水沟等,基础设施完善。“今年春节前,我家搬进了新房,在新房里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吴冬菊说。
记者在朱安定家看到,这套新房有3间卧房、1个客厅、1个卫生间和1个厨房,贴了瓷砖、刷了乳胶漆,厕所是水冲式的,厨房装了抽油烟机,用的是煤气灶,和城里的楼房比,一点也不差。
第三件喜事是被评为上衫乡脱贫致富光荣户。由于朱安定勤奋肯干,工作努力,收入稳定,2017年,他家顺利实现脱贫。今年3月,他家被评为上衫乡脱贫致富光荣户。
记者手记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朱安定一家的脱贫故事,再次印证一个质朴而恒久的道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奋斗是艰辛的,没有艰辛就不算真正的奋斗。朱安定是农民,过去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在家耕种两亩薄地,日子过得虽轻闲,但一家4口人仅能吃饱饭。两个孩子上学后,家里开支大了,又没有更多收入,以致家庭贫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他到修水县城的一家企业务工,刻苦学习技术,成为一名产业工人,收入大幅增加。同时,企业放假,他就回家种田,粮食和蔬菜不用买,减少家庭开支。
其实,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帮扶下,朱安定一家,不等不靠,自立自强,经过两年的勤劳努力,成为乡里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榜样,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住进了新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