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黎明
“菌稻轮作模式很好,值得大力推广!”不久前,“香菇――优质稻轮作周年高效栽培专家评议及现场观摩会”在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举行,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江西农大、南昌大学等10多位农业专家通过观摩考察,纷纷对该种植模式给予肯定。
菌稻轮作这种新型种植模式让同样一块农田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专家称,该模式非常适合精准扶贫项目,建议在全省范围内大力示范推广。
香菇上市早 稻米价格高
4月27日,子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试验示范基地一派忙碌,大棚下的畦床上长满了香菇,工人们正在采摘鲜菇。待到5月底香菇采摘结束后,取而代之的将是连片绿油油的水稻。
菌稻轮作是一种菇、稻兼顾的经粮轮作栽培新模式,在我省属于首创。该项目的实施单位是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南昌综合试验站,站长魏云辉也是省农科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的副所长、研究员。谈到和团队一起研发攻关的过往,魏云辉感慨万千:“我省香菇产业存在品种选育滞后、生产管理粗放、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与传统立式栽培技术相比,项目团队改进了香菇种植技术和工艺,探索出香菇地栽技术,实行菌稻轮作,从而实现香菇产业从耗费资源型产业转变成生态经济型产业。”
“你看,这香菇形状圆整、菌柄短,不仅质量好、产量也很高。”魏云辉说,出菇时,商贩们纷纷守在大棚外,产品供不应求。
在所有的环节中,选育是最难的一环。经过不断研发精选,该团队最终选育的地栽香菇品种为“赣香L8”。“该品种生长周期短,而且出菇温度范围广,6℃到30℃的气温下都可以正常出菇。”
香菇收获后,种什么品种的水稻,也是该团队提前考虑好的问题。“我们决定选种特优香稻品种,比如‘象牙香占’‘美香粘2号’等。实践证明,该稻谷比普通晚稻稻谷市场收购价高出0.8-1.2元/公斤,每亩也比普通水稻种植增收200-350元。”魏云辉说。
减肥减农药 生态效益高
“菌稻轮作改变了以前传统单一的模式,实现一田两用,水旱轮作。”魏云辉说,该模式自2016年开展试验示范以来,种植面积累计1000余亩。香菇生产期安排在10月下旬至次年5月下旬,产完香菇后清场,种植水稻的生产期安排在6月到10月,香菇和优质稻生产正好接茬。
李子平是富田镇子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介绍,通过种植水稻,可以明显减少杂菌以及危害香菇生产的蚁类、螨类等害虫;通过旱地栽培香菇,可以改善土壤通气、减轻水稻纹枯病等病虫害发生。香菇与单季稻轮作,实现互补双赢。
不仅如此,香菇生产结束后,40%菌渣直接回田,成为种植优质稻的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料,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3次和化肥用量的30%至50%。相比普通水稻种植,每亩优质稻可节省药肥成本120元至130元;而菌渣还田后,显著改善了稻田理化性状,稻米品质有较大提升。
据介绍,该合作社除了在青原区实施菌稻轮作50万袋外,还在南城县、泰和县等地发展地栽香菇150万袋。由于品质上乘,该合作社生产的鲜菇市场零售价每公斤16元。原本并不看好的香菇成功逆袭,在这一新型的种植模式中成为增收的“大块头”。
品质有保障 应大力推广
“菌稻轮作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产量和产值,而且水旱轮作具有改善土壤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的作用和稳粮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显著效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池泽新通过现场观摩,给出了上述评价。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曹开蔚认为,菌稻轮作新型种植模式非常适合精准扶贫项目。
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魏华说,该模式从选育到栽培,再到产生的经济效益,优势非常明显。
专家们一致认为,香菇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方式让菇稻安全品质得到保障,为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提供了科技支撑,建议加大示范推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