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刚 黄建华 本报记者 郑 颖
站在武宁县泉口镇楼下村高泉山的山顶上,放眼望去,5000亩的香榧林,漫山遍野,生机勃勃。可就在2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石头山”。
因为一个扶贫产业,改变了这个村的命运,也承载起2878人的小康梦。武宁县税务局立足定点帮扶村村情、民情,通过精准引进扶贫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2015年3月,武宁县税务局驻村第一书记刘斌,带领局干部莫敏华进驻楼下村开展帮扶工作。那时,地处幕阜山脉深处的楼下村,2878名村民人均耕地不足1亩。山地面积虽大,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植被覆盖率极低,种什么都没有收成,被村民称作“石头山”。
这样的地方怎么脱贫奔小康?刘斌经过多方了解,发现喀斯特地貌的山地适合种植香榧,市场上每公斤香榧干果价格达300至400元。了解到香榧在浙江诸暨一带广为种植后,刘斌立刻带队前去学习,并认识了香榧种植大户包建军,向他发出了邀请。包建军实地考察后,欣喜地发现楼下村原生态的山水资源、清新的空气十分适合香榧生长。
有了适合的项目,还要有政策引导、基地示范、金融扶持、科技支撑等。在长时间的洽谈中,刘斌及武宁县税务局的诚意打动了包建军,2017年6月,包建军开始在楼下村投资种植香榧。
香榧种植不是重体力活,需要的是技术。刘斌请来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村里有劳动能力的村民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香榧种植技术。在用工上,包建军优先聘请楼下村村民,村里先后有200多人在香榧种植基地务工。
香榧种植不仅仅给村民带来短期的劳动收入,更有长远的利益。在合作方式上,前30年,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村民有土地流转收入。30年合同到期后,则改为合作社模式,由村民承包经营。香榧的生长周期长达150年,村民作为今后香榧的核心经营主体,还可以有100多年的收益。刘斌说:“5000亩香榧基地建成后,就是给村民创办了一个子孙后代也能享用的‘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