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沈冠楠 文/图
近日,在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暨南昌市博物馆新馆文物征集工作启动活动中,来自南昌市的私人收藏爱好者涂洋先生现场向南昌市博物馆无偿捐赠48件(套)五代、宋、元时期青白釉瓷器。28日,记者走进捐赠者涂洋的收藏“世界”,了解他与古瓷器20多年的不解之缘。
涂洋向记者介绍古瓷器
涂洋捐赠的瓷器
从经营古玩店到追求“快乐收藏”
在滕王阁附近的一座古玩城中,涂洋在这儿开了一家小店铺,用来陈列和处理家中放不下的一些古玩“标本”。 据介绍,所谓“标本”,就是符合当时工艺特征、时代特征和社会民生特征的艺术品。
提到自己与古玩的缘分,涂洋告诉记者,父亲爱好收藏钱币,年少时他跟父亲去古玩市场淘钱币时接触到了瓷器,1993年参加工作后,他开始自己到市场上淘一些比较老旧的瓷器收藏。
1997年,涂洋开始正式收藏瓷器。“1998年到2000年时,市场比较萧条,东西却挺多,我就大规模收购了一些,2004年之后,收藏形成规模了,我就自己经营了一家古玩店。”由于古玩店经营不善等因素,涂洋逐渐开始思考――自己搞古玩究竟是为了什么?“古玩是一个风险和收益成正比的行业,普通日用款式利润很薄,我就想不如抛弃赚钱的思想,只追求快乐收藏。”
20余年收藏千余件古瓷器
1997年至今,涂洋已收藏了1000多件古瓷器,他也逐渐积累了辨识古玩的经验。“早年是完全不懂,不过家里祖传了几件清代的瓷器,当时通过观察就发现古瓷有其独特的老旧气息,这给了我一个参照。”
慢慢地,他的瓷器收藏从清晚期扩展到了清三代、明代、宋元甚至五代时期。涂洋告诉记者,瓷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比如五代时,景德镇主要是青白釉,瓷器上的图案多为刻画;元代则青花瓷开始兴盛,水墨等元素融入瓷器中;明中期,彩瓷成熟,到了清朝康雍乾三代,彩瓷发展到了巅峰。
按照瓷器的品色、用途等,涂洋将自己的藏品分成了不同的系列,比如壶系列、青花系列等。2009年后,互联网上兴起了古玩论坛,涂洋开始在论坛上发表文章,讲述个人收藏的心得.没想到,这一写便成了“网红”。
捐赠是希望文物真正实现价值
5月17日,涂洋将自己收藏的48件(套)五代、宋、元时期青白釉瓷器无偿捐赠给南昌市博物馆。
提到这套藏品,他告诉记者,这是景德镇湖田窑青白釉的一个系列。“五代有1~2件、宋代的有40件,特点是比较轻薄精巧,元朝的有6~7件,风格转为耐用粗犷。”
记者了解到,之所以捐赠这套青白釉瓷器,要从涂洋与南昌市博物馆的一个电话说起。“当时,赵馆长找到我,说市博物馆计划搬迁到省博物馆目前的场所,届时,场地会更大,欢迎我们这些民间收藏家来新馆办展览。”
与此同时,涂洋正在整理一些家里放不下的标本瓷器,“这一套青白釉瓷器主要产自景德镇,有48件,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非常适合做研究,但我自己没有这个研究能力,考虑之后就决定把其捐赠出去。”涂洋认为,这套瓷器捐赠给南昌市博物馆,是物有所值,古瓷器得以真正实现其价值。
南昌市博物馆赵副馆长告诉记者,涂洋捐赠的这套青白釉瓷器涵盖五代宋元时期,且多为生活日用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流行风俗,对研究五代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工艺、文化以及中国陶瓷史,丰富南昌市博物馆馆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