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于勇 静轩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许南平
2019年4月24日,湖南湘雅医院,九江市民熊英(化名)平静地躺在病床上,十几个小时之后,她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被提取,随即输入一名陌生患者的体内,使一个曾经绝望的生命获得新生。
熟悉熊英的人都知道,她善良朴实、乐于助人。对工作,她主动担当,不计得失;对家庭,她扛起重压,细心照顾患病的婆婆;对社会,她感恩回报,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一身挑起“三种责任”的她,虽然累着,但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热情。
志愿者和九江红会的领导欢送熊英赴长沙捐献造血干细胞
主动担当 勤勤恳恳为工作
熊英是九江联盛超市学院店的一名人事主管,积极上进的她从不把自己的职责限定在人事管理上,在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学习其他岗位的业务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成为一名一岗多能的多面手。每天营业高峰期卖场客流量大时,她会及时来到收银台,变身收银员,为顾客提供收银服务;双休日她常常放弃休息,变身电操员,细心处理门店单据业务。由于门店人手有限,遇上卖场做活动,常会出现“超市到家”订单量急剧增加的情况,这时她又会主动捡单子装商品,为保证“超市到家”的速达争取时间。
熊英独自挑起了三家门店的人事重任。作为三家门店的人事主管,她管理着140多名员工的人力事务工作。每个月末是她最忙碌的时候,员工的每条考勤她都要细细核对,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超市新店开业,需要安排人员前去招聘,她依然毫不推辞。
为了不耽误工作,熊英曾在女儿动手术后还处在重症监护状态下,从上海返回工作岗位,没有多请一天假,保证了门店人力工作正常进行。
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她常常没时间接送孩子,只好让年迈的公公帮着接送。没能细心照护孩子,这一直让熊英感到内疚。
捐献骨髓 无私助人显大爱
说起骨髓捐献,很多人会认为是体格强壮者的爱心之举。而熊英是位文静的弱女子,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义举打动了更多的人。2013年,平日里热心公益的她来到献血点献血。护士建议她捐个造血干细胞样本入库,熊英没多想便答应了,成为中华骨髓库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6年后竟因当时的一份爱心,为一条垂危的生命点燃了希望。
“如果能帮助别人,让别人有机会拥有第二次生命,让一个家庭因为亲人康复而感到幸福,这比雪中送炭更重要。我仅仅是献出了一点血,而别人可能因此重获新生,何乐而不为呢?”熊英无私捐献的勇气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来自对社会的感恩。
她女儿刚满1岁时,被查出患有先天性下丘脑错构瘤,全家无力支撑巨额医疗费用。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联盛员工积极为她捐款,社会上很多爱心人士也给了她帮助,坚定了她感恩回报社会的初心。
今年1月,熊英接到了红十字会的通知――她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她当即决定捐献,“感觉像中了大奖一样,既惊讶又高兴。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成功配型的概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竟然让我碰上了。我怎么能放弃这样的机会呢?挽救一条生命,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
从得知配型成功,到签订同意捐献协议书,再到血液高分辨比对和进一步体检,熊英一面继续做好本职工作,一面做好随时捐献的身体准备。熊英有贫血症状,第一次体检没有通过,失望之余,她没有放弃努力,而是积极找到红十字会领导要求再次体检,经过再次的验血、资料传达,熊英终于接到了“造血干细胞样本高配成功”的通知。
4月23日,熊英赴长沙捐献造血干细胞。4月29日,熊英成功捐献后返回九江,受到热烈欢迎。经历了这次爱心之旅,熊英对于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更多人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善行义举,为更多命悬一线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面对苦难 任劳任怨扛起家
熊英的家庭非常困难,丈夫早出晚归,拿着微薄的工资,公婆也没有什么收入且身体都不好。2016年女儿刚满1岁被查出患有先天性下丘脑错构瘤,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做了手术。女儿刚会走路,却要经历这样的苦痛,熊英流了无数次眼泪,但却总是对女儿微笑。在熊英一家人细心照料和呵护陪伴下,孩子渐渐有了好转。
2017年,熊英的婆婆又发现患有多发性骨髓瘤,做了化疗后经常感到浑身无力,全家无力支撑巨额医疗费用……面对接踵而来的困难,熊英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扛起了家。
婆婆住院期间,她没日没夜地伺候,不嫌脏,不嫌累,端屎端尿。为了不让婆婆生褥疮,她每天至少要给老人翻身五六次,每隔几天,就用温开水把老人周身擦洗一遍。每次给婆婆喂药,她都先试试水烫不烫,再把药放到老人嘴里,让老人用吸管吸水把药喝下。老人的每顿饭,都是她一勺勺把饭菜喂进嘴里,一顿饭下来,至少需要半个小时。自从婆婆得病后,她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每天下班回来,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扶着婆婆四处走走。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熊英精心照料,从不厌烦。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儿媳待我比亲闺女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