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鄢朝晖
白墙黛瓦、亭台水榭、绿树成荫,干净整洁的院落,村旁的田野上,勤劳的人们在大棚内忙碌。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劳作一天的村民们在孜和亭下纳凉,谈论一天的收获。这里是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这也是于都县推行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变化的真实写照。近日,记者走进潭头村,感受当地村民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
新环境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6月3日中午,记者来到红军烈士后代、退伍军人孙观发家里,这个被乡亲们称为“最幸福的人”正把习近平总书记到访他家的照片挂上墙。
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的到访,孙观发说:“总书记来到我们村,我很激动,特别是来到我家里,看了厨房、卧室,连厕所都看了,还问我们吃的油是不是自己生产的,用的液化气多少钱,厕所好不好用,我真的很感动。现在村里环境很好,鸟语花香,家家户户接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卫生间,住上了新房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日子会更好!”
由于战争创伤、自然地理等多种原因,潭头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大部分群众居住在危旧土坯房,电压低、道路差,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河堤未修筑之前,有“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的说法。近年来,潭头村沐浴着政策东风,一大批项目落地生根,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集中改水754户;18个小组的低电压改造全面完成;通组路改造26条13.6公里,实现了组组通宽3.5米以上的水泥路,98%的农户通硬化入户路;96户享受了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完成改厕385户;宽带网络、广电网络实现全覆盖;家家户户住上了安全房、喝上了干净水、用上了稳定电、走上了平坦路。”梓山镇党委书记段建阳告诉记者。
潭头村四周树木繁盛,村道干净整洁,配上3口莲花池,极富江南村落韵味。梓山镇常务副镇长李晓明介绍,为了整治乡村人居环境,村里还建起了生活污水处理池、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等设施,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并通过召开户主会、群众大会和建立微信群等途径,发动大家共建优美环境。
新面貌 乡风文明已成共识
两姓共有祠堂,实属罕见,可在潭头村就有。记者跟随梓山镇市容城管中队副中队长易小昆来到孙刘两姓祠堂。
易小昆自豪地说:“全村有18个村民小组,有750多户人家,以刘、孙、李、张等姓为主,但大家都不分姓氏,亲如一家,很少有不和谐的事件发生。”
据了解,孙刘两姓祠堂为明朝中期所建,距今约有550年。孙刘两姓先祖共建祠堂,成为潭头流传至今的一段佳话,也昭示了村民们敬祖睦邻重孝道的优良传统。每年春节,孙刘两姓村民都会集聚在祠堂共商来年的发展。在村中池塘边,还有一座凉亭,名叫“孜和亭”。问及缘由,是因为“孜”字代表孙刘两姓,是村民和睦相处的见证和延续。
潭头村党支部书记刘连云介绍,为了倡导乡风文明,村里广泛开展了“学模范,树新风”“五好文明家庭评比”“文明信用农户创评”等活动。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组织“五老”人员成立了理事会,利用古村村规、村训等引导群众邻里和睦、互相帮助。
此外,梓山镇还大力抓好镇村干部队伍建设,配强村级班子,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注重发挥好村党支部书记的领头人作用,激发镇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目前,潭头村通过创新党员服务机制,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留守儿童之家。
新发展 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说起未来,孙观发充满憧憬:“村里蔬菜产业发展那么好,我儿子想从东莞回来种植蔬菜。现在,儿媳妇在潭头村制衣厂务工有稳定收入,加上土地流转、光伏发电、合作社产业分红、公益性岗位等收入,家里的生活肯定会越过越好。”
在潭头,更多孙观发们正共享着产业发展的成果。梓山镇镇长江文元向记者分享了一组数据:“我们组建了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带动385户农户实现土地流转,户年均增收1300多元;124户农户通过合作社入股蔬菜企业,入股金额达到30.2万元,户年均增收2000多元;本村200余名群众在基地务工,人年均增收近万元。村级光伏电站总装机70千瓦,2018年发电效益4.9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3万余元。”
如今,潭头村有着富硒蔬菜、葡萄、优质稻等主导产业,乡亲们既能外出务工,又能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人和小孩,又有土地流转收入和务工收入,贫困户还有分红收入。
梓山镇党委书记段建阳说:“我们将积极引导各类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旅游发展,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让农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办起蔬菜深加工、民宿旅游,麻饼、酱油、豆豉、烧卷子等土特产品走向市场……新规划已跃然纸上,美好未来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