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田畴织锦绣 沃野好风光

时间:2019-07-01

袁方坤 本报记者 胡勇飞

整洁优美的农家院落、和谐醇厚的乡风民情、丰收在望的田畴沃野……丰城市的广袤农村,处处生机盎然。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有着100万农村人口、享有“赣中粮仓”美誉的丰城正全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以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提升为立足点,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丽图景,正在丰城大地徐徐铺展。

产业兴,则村民富

行进在丰城白土镇岗霞村的田间地头,油茶林郁郁葱葱。“这些都是我们从省林科院引进的高产油茶林,和普通油茶林相比,挂果早三至五年,出油量多15%。”村支书徐爱国如数家珍地说,“每亩茶林每年净赚七八万元,茶农人均年收入10万元。”

依靠种植高产油茶、培育苗圃,除78户茶农实现致富外,每天还有至少200人在茶园务工,全村11户贫困户因此全部脱贫。岗霞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茶山苗海小康村”。

要想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硬道理。丰城靠深化改革,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以农村综合改革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发展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让“生地”变“熟地”。丰城将经营权统一流转,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313个,流转土地17万亩,增加村集体收入115.6万元。在56家龙头企业带动下,按照“确权、确股、不确地”的原则,全市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8.7万亩,100亩以上种粮大户达963户。

走进小港镇,集中连片的白色大棚蔚为壮观。今年,该镇新希望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政策资金引导、社员自愿入股筹集资金520万元,建设千亩大棚辣椒基地,社员年人均可增收3000元以上,带动贫困户年户均增收1200元。农民变股民,丰城通过推进村干部与能人领办、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户统筹参与的模式,真正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目前,全市共有6173户贫困户入股了专业合作社,这已成为村民致富、贫困户脱贫的一把“金钥匙”。

生态美,则人宜居

见到今年77岁的王爱连时,她正在房前耕种西红柿。谈及这几年生活的变化,这位在梅林镇泉汪村生活了60年的老人激动地说:“以前全是泥巴地,一下雨没办法走路,现在修了沥青路,方便多了!”

从泉汪村外出,从前只有一条泥泞的小道,去年镇里修了一条水泥路,连接丰城新城区和梅林镇。驱车从这条新路来到泉汪村,记者立刻被这绿树围绕、小河环抱、房屋古色古香的景致所吸引。镇新村办主任罗云胜告诉记者,这两年,镇村共出资360万元对泉汪村进行改造,新建了一条长550米、宽4.5米的沥青环村路,房屋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整修。另外,单独建设了牛栏,做到人畜分离,新建了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村里面貌焕然一新。

泉汪村的脱胎换骨,是丰城近年来秀美乡村建设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该市按照“宜拆则拆、宜修则修、宜建则建”的原则,不搞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千村一个型号,实行改房、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塘、改环境,建设电网、广电网络、宽带网,推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环保处理系统、垃圾分类系统。一个个修葺一新、生态宜居的秀美新村,在丰城田野美丽绽放。

临别时,王爱连还特意带记者到她家的卫生间参观。以前,她家上厕所只能去屋外的旱厕,去年,镇里免费为她家修了化粪池,她和老伴商量按城里的标准新修了一个卫生间。如今,因卫生条件的好转,住在城里的小孙子也乐意每周来奶奶家了,老人心里乐开了花。

善治理,则乡风纯

有线广播正在宣传党的政策,广场的大屏幕上播放着乡里《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视频……一到丰城同田乡,记者就被浓浓的文化气息所感染。

同田乡与南昌县、新建区交界,赣江和锦江在此交汇,乡里民风彪悍。“为纠正不良习气、树立文明新风,乡里决定除了进行集中整治,还重点开展系列活动,成风化人。”乡党委书记孔祥琴说。同田乡组织了农民讲师团,深入田间地头宣讲党的政策;组织传唱村歌比赛,评选好媳妇、好女儿;开展农民运动会,增强了村民们的凝聚力,融洽了干群关系。如今,同田乡打架斗殴现象逐年下降,今年上半年各项纠纷又同比下降了三分之一多。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灵魂。丰城创新“115”村级治理方式,打造1个党群服务中心,建设1个村级文化站,创办农民讲师团、金牌调解室、民情理事会、阳光党务村务窗、群众微心愿等5个服务平台,通过有效的治理方式引导乡风文明建设。

华灯初上,在小港镇梅岗村,不少村民在广场上跳舞健身,一个个喜气洋洋。按照上级的要求,村里做到有村规民约、文化礼堂、红白喜事操办标准等,村民发扬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全村已连续多年没有发生恶性事件。

如今,丰城农民的文明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田畴沃野到处是树文明之风、践文明之行的喜人景象。

  • 上一篇:玉山以“巧”举措助力电商大发展
  • 下一篇:打造引领全球VR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