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 瑜
发展在前,创新在先,樟树正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活力。
2018年,樟树市实现生产总值41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大关,连续3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百强,排名升至第82位,实现了发展质量、营商环境、小康指数“三个大提升”。
如今走进樟树,人们会有这样一个真切的感受:樟树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也更具魅力和潜力。樟树的干部群众不急不躁、不声不响而又坚实地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进程。
人口、面积、区位在全省并不具有优势的樟树,靠什么跑出“加速度”?
创新是打开樟树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的钥匙。樟树市积极融入大南昌都市圈总体布局,打造“千亿产业”,振兴“中国药都”,建设滨江新城,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美丽幸福新樟树。
樟树因树而得名,因酒而立市,因药而扬名,因盐而闻世。先后被确认为中国药都、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中国金属家具产业基地、中国盐化工循环产业基地、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县级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樟树人并没有为这些成绩而沾沾自喜。在区域发展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形势面前,以创新立市,建设城北经开区、福城医药园、盐化工基地三大省级产业园和药都医药物流园、医药产业孵化创业园、金属家具产业园等“新三园”,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建设。从而,释放出惊人的“后发能量”――
先看主角。樟树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13件,江西名牌产品67件,江西省著名商标120件,荣膺全国县域商标发展百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从“樟树制造”走向“樟树智造”。
再剖机制。樟树以重大科技专项为“指挥棒”,统筹创新资源,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多方“借力”,协同创新。全市建有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下属实验室)2个、国家集成技术创新平台1个、院士工作站2个以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省级技术中心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