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辽宁新闻

重振辽宁实体经济亟待推进产融结合

时间:2017-09-12

  辽宁老工业基地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新一轮振兴发展也要靠实体经济。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重振辽宁实体经济,亟待推进产融结合。本文是作者探讨产融结合振兴辽宁实体经济的下篇。

  产融结合,是改变简单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债权债务、信贷连接关系,通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参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实现主动相互融入,以实现金融部门和产业部门共同发展的经济组织形式。从产融结合的资本形态来看,产业资本集中表现为实体经济领域的各种资本形态,在辽宁则主要表现为装备制造业、重化工业、资源能源产业的资本。金融资本通常是指银行、证券、基金、保险、金融租赁等机构的资本形态,是虚拟经济发生、运作的主要基础。国际上产融结合主要分为两大模式:由产到融和由融到产。由产到融,是指从产业资本出发,部分资本从产业部门转到金融部门,从而形成强大的金融和产业结合的态势,而由融到产,则是金融资本有目的地控制产业资本,共担产业资本运营风险,分享产业资本发展利益。

  推进产融结合对重振辽宁实体经济的重大意义

  推进产融结合对重振辽宁实体经济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产融结合有利于拓宽辽宁实体经济领域装备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实现结构优化、转型升级。辽宁装备制造业历史悠久,在国内素有优势,但放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衡量,价格优势虽然很明显,可在技术水平、内在品质方面还缺乏绝对优势,近年又面临来自沿海发达地区企业的激烈竞争。通过研究开发(R D),推进技术进步,加快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进行改造的步伐,是辽宁装备制造业振兴的唯一途径。然而,技术创新的首要条件是长期、不间断的巨额资金投入。面对巨大的资金需求,一方面,以中短期融资为主要特征的银行信贷缺乏支撑的必要条件和能力,目前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负债率普遍很高。另一方面,包括装备制造业在内的实体经济领域利润水平低,既缺乏增加研究开发费用的动力,也缺乏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使用银行贷款进行研究开发活动事实上也无法承受。自1996年至2015年10月央行不断降息,我国贷款利率呈逐渐回落的趋势,但实际融资成本仍然较高。据统计,我国5000家制造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6%左右,这种情况在辽宁更加明显。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进行产融结合,可以建立起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长期稳定的经济利益关系,把中短期贷款变成长期投资,增强对装备制造业企业研究开发活动风险的包容性,提高资金供应的稳定性、持续性,才有可能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业通过研究开发与技术进步实现转型升级的目标。

  其次,产融结合有利于节约实体经济领域企业投融资活动产生的交易费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因在于产业优势殆尽,而提高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和资本回报率需要大量资本的连续投入。长期以来,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融资方式偏重于债务融资。债务融资特别是银行贷款手续繁杂,时间滞后也产生相应的交易成本。利用投资银行进行股权融资也会产生包括搜寻、讨价、签约、监督以及上市、重组、兼并、收购等一系列交易成本。产融结合是实现实体经济部门与金融部门市场交易内部化的一种途径,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实体经济企业的运营效率,有助于企业中长期商业目标的达成。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已有许多装备制造业企业通过参股或控股金融机构而实现低成本融资,还有许多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通过成立自有财务公司提供低成本的专业化金融服务,有效降低了相关谈判、履约费用。产融结合有利于打造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共赢发展。

  再次,辽宁实体经济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产融结合。辽宁实体经济发达,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重化工业等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相关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均比较突出,如何利用国家进行“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在国际上化解富余、优质产能异常重要。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不论是海外并购重组,还是技术设备人才的输出,仅靠商业银行贷款不仅成本高,而且很难获得风险厌恶型的银行机构的支持,而产融结合方式却可以大大降低“走出去”的成本,提高“走出去”的效率,并通过“走出去”倒逼国内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最后,产融结合有利于实现装备制造业和金融业的互利共赢。我国曾凭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低廉的产品价格被称为“世界工厂”,但被锁定于“微笑曲线”底端,企业发展空间不断收紧,现阶段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稳定需要实体产业的拉动,而金融资本偏好于投机,易引发泡沫经济,过多的资本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直接构成金融危机的潜在因素。产融结合恰好可以架构起一个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良性循环的机制,因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无法以独立的个体存在,企业兼并收购等商业活动都离不开金融资本的运作,而产业资本作为金融资本的服务主体,是金融资本的市场所在,因此装备制造业和金融业可通过产融结合来互补短板,实现资本的良性循环。产融结合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行有机融合,二者通过股权关系绑定在一起,不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而装备制造业具有高度的技术密集性和资本密集性特点,其可持续发展会对金融产品产生更多元化和深层次的需求,实体经济作为金融业的产品市场,产融结合有效降低金融资本的系统性风险,同时拓展金融行业的业务市场,形成金融资本支撑产业升级再到产业升级推动金融资本发展的良性资本循环。

  对推进产融结合重振辽宁实体经济的深入思考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与金融业支持从来就密不可分,这在重大技术革命引发产业结构剧烈变动、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异常迫切的历史节点表现得尤为明显。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产融结合的初始阶段,以股份公司为载体的股权直接融资正式登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重要领域产生了所谓的“金融寡头”。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产融结合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有效支撑了战后科技革命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目前,人类社会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与第四次工业革命叠加的历史时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日新月异,迫切要求金融创新与发展,特别是创新产融结合的制度、体制和机制,以有效应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带来的挑战。

  辽宁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任务异常繁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短板亟待弥补,对产融结合有着更加旺盛的需求。

  第一,应该从应对新一轮辽宁振兴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出发,突破禁止金融机构参股控股实体经济企业的政策限制,在东北地区建立产融结合创新试验区,先行先试,尝试实现产融结合的各种可能方式。

  第二,分类实施产融结合方案,在继续发展银行间接融资的同时,一是对于对国民经济及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债务负担沉重的传统优势企业,与其被动债转股,不如鼓励金融机构实行债转股,为企业发展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二是以金融资本参与为核心,推进产能过剩、过度竞争行业的并购重组,围绕资金链构筑产业链,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三是创新装备制造业企业产融结合方式,把由融到产和由产到融的产融结合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且不论哪种方式,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融合,都要规避“脱实向虚”的倾向,特别是产业资本融入金融资本,更要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方向,着力发展融资租赁、装备再制造等新的产融结合方式,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四是对于风险较大、前景广阔,代表新一代技术方向,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牵引作用的关键领域,要更多采取直接融资方式,推进产融结合,可以采用政府种子资金引导、产业发展基金扶持、吸引风险投资资金参与、股权融资及债券融资配合的多元产融结合方案。五是推进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以参股控股方式共担风险,共享创新收益。

  第三,抓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窗口期,国有资本监管由“管人”“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的机遇,以产融结合为切入点,加快中央国有企业与辽宁地方国有企业的融合发展,融入中央企业的产业链、资金链、价值链。

  第四,发展公用事业领域的产融结合,为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更加确定、可预期、可操作的制度安排,吸引中外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公用事业投资运营。

  第五,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辽宁实体经济领域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法人财产权利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职业经理人选聘机制,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股权渗透、人事参与,深化产融结合创造良好的微观基础。

  谢地(作者系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 上一篇:李希: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 下一篇:辽宁九批次白酒抽检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