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重点装备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本报讯 记者刘家伟报道 初秋时节,走进位于鞍山经济开发区的辽宁福鞍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加工生产车间,只见一片忙碌的生产景象。“每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遇到‘瓶颈’,而深入企业巡诊的专家们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破解了难题。”谈起企业订单不断的喜人形势,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文健对鞍山质量提升行动连连称赞,“作为鞍山质量提升行动100家签约企业之一,我们着实享受了提升行动带来的‘质量红利’。”
积极开展装备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鞍山取得累累硕果。翻看《鞍山市装备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勾勒出的装备制造业宏伟蓝图令人振奋:到2020年底,鞍山将推动全市装备制造业质量和品牌整体提升,部分重点领域质量品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装备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金融机具、冶金成套装备、定制工程机械、柔性输变电装备、增材制造、基础零部件等细分行业领域将成为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提出,鞍山将在激活企业创新内生动力、提高企业管理和标准化水平、深化交流合作等五大方面着重发力,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激活企业创新内生动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以“新”提质,以产品创新优势促进质量提升和竞争力提升,提升企业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等方面参与国内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推进一批企业参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的并购、重组,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国际、国内先进的质量标准和理念进行质量体系升级,促进产品质量和品牌提升,使鞍山企业走在国际、国内同行业的前列,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国内行业质量标准的制定。
提升装备制造业质量管理和标准化水平。促进企业增强质量和品牌的管理能力,开展品牌培育、质量标杆等试点示范活动,支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加大科技研发对标准研制的支持,通过重大项目促进标准的形成,通过标准促进科技成果、专利技术转化和快速推广应用,加强产学研用协同,研制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关键共性技术标准,促进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推动装备智能化水平提升,深化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引入ERP (企业资源计划)、MES(生产过程执行)等现代化生产全流程管理系统,以生产过程模块化的方式,对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成品出入库、售后服务等全部流程的各个环节质量进行管控和追溯,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产品质量管理的手段和水平全面提升。支持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中国制造业博览会等国家级专业展会,加快行业间信息交流,拓宽行业发展视野,直观对比行业内产品竞争态势,提高对鞍山产品质量的认知和品牌的宣传力度。
提高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程度,打造良好的装备制造产业生态系统。围绕消费品需求,促进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柔性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相关设备和标准的制定,发展故障诊断、维修保养、远程咨询等专业服务,生产更多有创意、品质优、受群众欢迎的产品。提高生产性服务关键技术标准化程度,开展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第三方信息技术服务,加强线上、线下协同服务等技术标准研究,促进装备制造企业流程再造和模式创新。提升装备制造业服务质量,鼓励企业优化产品设计,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增加优质新型产品有效供给,满足不同群体不断升级的多样化需求。
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贯彻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质量安全负首要责任、企业质量主管人员对质量安全负直接责任的制度,推动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完善关于质量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建设,规范装备制造业市场秩序,加大质量违法相关案件查处力度,倒逼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维护鞍山制造品牌形象。构建质量和品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质量和品牌指标体系、信息渠道和共享机制建设,实施企业质量和品牌行政处罚信息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推动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和跨部门联合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