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王志东报道 昨日,张氏帅府博物馆引进的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延安时期的中共中央西北局”专题展览开展,一份1944年西北局机关工作人员供给规定曝光:每人每月猪肉二斤,吃馒头9次,任何干部不得使用公用牲口,五一、七一等节日每人每次补猪肉六两等等。
专题展共分“陕甘宁边区的创建”“创建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大西北”三部分,展览通过照片、图表再现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的伟大功绩。
中共中央西北局是党中央的派出机构,是党在西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
抗战时期,边区的机关、部队和学校都是供给制生活,记者看到展览中的一份1944年西北局机关工作人员供给规定,在伙食方面:每人每月猪肉二斤,病号每天增发面半斤;每月吃馒头9次,蔬菜保证常换花样和口味(如豆腐、猪血、洋芋片、白菜等);每月每天油5钱,盐4钱;大灶从秋季起达到每顿四菜,八人一桌,集体吃饭;“三八”“五一”“七一”等节日,每人每次补猪肉六两。
在路费方面:每人每天一升米,出差干部两人一个牲口,每头牲口每天草料费150元。
在骑乘方面:机关干部因公外出需用牲口时,十里至四十里以内路程要经总务科批准,当日回来。四十里以外须经行政处批准;任何干部不得使用公用牲口。使用牲口务需爱护,如有损坏马具及牲口生病,使用者得负责任。同时,总务科有拒绝以后使用的权力。
这还是大生产运动后,物质资料相对丰富,延安生活供给条件随之改善后的标准,而在1942年之前,每月吃馒头只能4次。
抗战时期的边区,农村经济十分贫困,农村饭食十分简单,基本特点是过节时稍微吃好一点,农忙时吃稠点,农闲时吃稀点。1941年和1942年是边区最困难的时期,干部、战士、学生的生活水平都下降。在最困难时,359旅也学习当地老百姓的饮食方法,由吃小米饭改为吃“豆杂杂”“和合饭”。
尽管物质生活很困难,但精神生活却十分丰富,主要有晚会和秧歌、舞会。抗战时期,延安的各种晚会富有特色,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不同单位的各种晚会如期进行,节目丰富多彩,话剧、京剧、合唱、相声等应有尽有。每逢重大事件或重要客人来都要举行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