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易炼红做客“新华访谈”栏目,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 姜冰 摄
新华网沈阳3月28日电(刘舒)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是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沈阳之所以取得振兴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3月28日,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易炼红做客“新华访谈”栏目,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改革要有“敢”的斗志、“会”的本领和“实”的作风,要敢于面对“不彻底、不到位”的问题,努力取得四个方面的新突破。
易炼红表示,改革要有“敢”的斗志。“沈阳的企业改革起步早,新中国第一家破产的企业是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可以想象,当时需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作出多么大的牺牲,才走出了这历史性的第一步。”易炼红说,“立足新的起点,沈阳必须以改革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进一步冲破思想观念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抢占新一轮深化改革先机,努力赢得新一轮振兴发展的主动权。”
改革要有“会”的本领。当前,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关键还得在“会”上下功夫。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易炼红表示,我们决不能用旧认知去判断,更不能靠老套路去解决,必须与时俱进增强本领,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做到既能从容接招、又善主动出招,成为破解改革难题的“行家里手”。
改革要有“实”的作风。“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结合发展实际、坚持目标导向,才能确保每项改革措施都落到实处。”易炼红说,“今后,我们要更加注重真抓实干、求真务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促进派,又当实干家,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目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易炼红指出,下一步,沈阳要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统领,努力在国企国资改革、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以改革促开放四方面取得新突破。
在国企国资改革方面,易炼红强调,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国有企业在沈阳的地位举足轻重。“我们要抓住国企改革这个‘牛鼻子’,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提出的‘三个推进’要求的政治任务,也是引领各领域改革、实现全面振兴最为重要的条件和基础。”
在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易炼红强调,要深化党政机构改革,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探索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结构,提高公益服务供给的质量效率和公平性。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决把该放的放开,把该减的减掉,把该清的清除,并确保基层接得住管得好,切实释放市场发展活力,不断提高简政放权“含金量”。
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易炼红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的落实力度,打造全要素创新创业生态圈。要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深化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评价制度,最大限度为科技成果转化“除障”。要进一步加快改革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体制机制,推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潜能。
在以改革促开放方面,易炼红说,“沈阳要充分发挥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的制度创新优势,不断放大自贸区对外开放的引领功能,推进自贸区市场化投资建设运营,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同时,进一步创新对外开放方式,建立多层次、宽领域的经贸合作交流机制,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增强沈阳市企业跨国经营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并继续深入落实与北京等城市的对口合作,切实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使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成为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