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营市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2020年占比25%以上
10日,记者从东营市住建局了解到,自2017年起,东营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等项目将全面实施装配式建造设计,新建高层住宅应实行全装修设计,并均应采用绿色建筑设计。到2020年,东营市装配式建筑将占新建建筑的25%以上。
东营市新建公租房、棚户区安置房
都已开始实施装配式建造设计
9日,东营市住建局发布消息称,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等特征,是对传统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装配式建筑可实现工厂产业化生产、统一批量施工、现场安装,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大大提高建筑质量,综合成本会明显降低,污染和浪费会大大减少,更符合健康、安全和环保的要求。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6〕71号文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要求,自2017年起,东营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等项目将全面实施装配式建造设计,新建高层住宅应实行全装修设计,并均应采用绿色建筑设计。
到2020年,东营市装配式建筑将占新建建筑的25%以上,同时建立健全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
装配式建筑很神奇
“搭积木”可建高楼
所谓装配式建筑,就是通常所说的建筑产业化项目,以工厂筑造零件,现场拼装浇筑方式来盖房子。这种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具有环保、节能、污染少的优势。
配装式建筑建房子,是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房屋,包括楼梯、墙板、阳台、浴室等建筑部品构件均在工厂流水线上大规模生产,并在施工现场将这些建筑部品像“搭积木”一样拼装组建成整体住宅。
这是一种绿色低碳、高效率的新型建筑方式,在传统的建筑施工现场,往往总是尘土飞扬,噪音轰隆,而采用装配式建筑作业,减少了在施工现场和泥、抹灰、砌墙等工序。据业内人士介绍,预制构件在工厂里生产,可以摆脱季节、天气、场地拆迁等条件限制,这样装配式建筑施工时间要比传统施工工艺节省约一半的时间。
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还能节省人力和建筑速度,与同等规模的传统现场浇筑式住宅相比,装配式建筑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木方、模板、钢管等原材的使用及混凝土的浇注量,人力成本明显下降。原来建造一层楼房大约需要40-50人,现在十几个人就可以完全解决了。与传统浇筑方式相比,建筑速度也大大提升,因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整体工期至少能缩短三分之一,一栋30层高楼最快只需10个月。
政府推进支持
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氛围已经形成
实际上,装配式建筑进入公众视野时间并不长。最近几年尤其是进入2016年以后,装配式建筑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局面。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
2016年3月,装配式建筑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同年9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随即,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标及八项任务。去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上海召开全国装配式建筑现场会,陈政高部长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并明确了发展装配式建筑必须抓好的七项工作。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再次重申“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而随着住建部发布《“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推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
装配式建筑是系统性工程
仍有很长路要走
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对装配式建筑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装配式建筑要取得全面发展,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发展装配式建筑本身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要求企业在开发、设计、生产和装修等整个产业链条上必须都是完整的,绝不能出现短板,企业的人才、管理、技术等各个方面,只要有一个环节有短板,作为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就会出现问题。此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建筑形式、建造要求差异很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装配式建筑标准并不存在。因此,各个地区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必须坚持“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发展”相结合,尊重科学、尊重市场,使其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相协调。
相关专家也表示,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标准化欠缺的问题。所谓“标准化”,不只是技术标准、图集的完善,更重要的是装配式建筑所有从业人员要有将其植入现有建筑体系之中的意识,让装配式建筑发展“有据可依”,形成产业化发展氛围。只有这样,装配式建筑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实现标准化基础之上的个性化发展。
上述专家建议,标准化建设要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在建设中总结-推广到整个行业”这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