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设“门槛”引进名校家门口读大学选择机会越来越多
距离2017年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高考笔试结束紧随而来的将是择校,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进入2000年以来,尤其是近5年,我市高校校区不断扩容,数量不断攀升,让孩子在家门口读大学的机会越来越多。有专家称,一座城市拥有大学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乎其发展前途、科研创新力量、社会影响力、城市知名度和亲和力,以及城市青春度与活力。特别是在当前转型发展期,科技与人才之于城市,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资源。这不仅将颠覆传统的高校分布版图,还将改变城市的教育、科研、人才格局,进而影响整座城市的发展。我市高校动向如何?昨天记者对市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和相应高校作了采访。
29所高校来青建分校或设研究院
早在2000年,驻青本科高校只有4所,分别为:青岛海洋大学(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建工学院(现为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化工学院(现为青岛科技大学)。
之后,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陆续将“大本营”落在青岛。去年,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启用,今年9月,该校的6个学院及8个科研机构将整建制搬迁到青岛。
自2012年以后,又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中央美院、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和青岛签署合作协议。据统计,目前已确定在我市落地的高校达29所,他们或将在青岛建设分校,或者建立研究院。已经落地且开始运行的有13所。这些高校结合区域发展特色,纷纷展开布局,迈上发展的快车道。
设“门槛”不是啥高校都能进
记者从市高工委了解到,青岛对优质高校资源的引入,是为了适应未来格局发展的需要。国务院批复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显示,到2020年,青岛城市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主城区不再仅仅是市内三区,而是整体规划为三个主城区,也就是东岸城区、北岸城区和西岸城区,从而构建大青岛格局。
当然,并不是所有高校都能进青岛的,我市设置了相应的“门槛”,只准优质高校进驻。2016年2月,青岛市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严格规定引进高校的条件:国内外知名高校,境内大学原则上应为名牌大学或国内专业排名前五的高校;境外大学原则上应为世界一流大学或拥有一流学科。
市高工委综合处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本着优中选优的思路,希望能把真正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吸引过来。 ”“没有高水平的大学撑不起高水平的城市,这件事青岛现在不做,未来将失去发展机会。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冷静说。根据《意见》,到2020年,在青高等教育机构 (含军事院校)总数将增加至50所以上。
为引高校打造崭新的体制机制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优质高校资源引进方面可谓是成果卓著。引进高校数量多达29所,2016年一年就引进了11所知名高校。然而,引进只是开始,如何让其真正长久地扎根,更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我们绝不能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在推进、落实引进高校的扶持政策上,必须转变观念,狠下功夫。 ”市高工委相关负责人说,经过反复调研论证,一系列崭新的体制机制为这些入青高校量身打造。针对被引入的高校研究院,青岛特地设立事业法人主体和企业法人主体“双轨制”,以便更加灵活地适应政策形势变化,实现政产学研资一体化和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
对此,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咸良深有体会,他介绍说,自2015年正式入驻青岛蓝谷,该研究院开始打造15个以海洋工程为主攻方向的专业化研究所。目前入院科研人员110人,包括一位院士和30多位“千人计划”和“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等领军人才。同样是这家研究院,不仅注册成立了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时,经青岛市批复还设立了事业单位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咸良介绍,为便于承担科研任务、引进人才,研究院会启用事业单位身份。而涉及成果转化转移时,会启用市场主体身份,在公司平台上实现。 “‘双轨制’运行过程中,我们同时融入科技金融、科技孵化基金、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机制等,逐渐形成多点共赢的自运营循环体系。 ”咸良说。
另一项管理机制创新,则是鼓励高校实施“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的理事会由19名成员组成:9名上海财经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9名青岛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1名独立理事。 “因为是异地办学,单纯由校方或当地任何一方管理,都容易出现‘管得太多’或‘管不到位’等问题。 ”该院执行院长姜晖说,这一管理模式便于更好地整合资源、充分协调。
从一片空白到初具雏形,一路借鉴、摸索,富有创新因子的青岛经验逐渐成为吸引优质高校资源的“金字招牌”。
大本营在青岛的高校也在扩容
在引入外地优质高校的同时,我市也支持大本营在青岛的高校扩张版图:
●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胶州校区将于2017年7月开工建设,拟于2022年6月运行。依据胶州市城市规划,青大胶州校区选址位置在胶州市经济开发区黑龙江路以南,黄河路以北,生态大道以西,交大大道以东,规划用地面积3211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约90亿元。据悉,目前学校的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和松山校区三个校区占地为2715亩,也就是说青大胶州校区比学校目前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还要大。胶州校区建成后,可容纳3万名学生学习和生活,包括本科生19000人、研究生6000人、留学生5000人。
●青岛农业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日前已开工建设。平度校区占地约1000亩,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3亿元。 2018年建成使用后,学校将围绕区域经济产业需要,按照不少于5个学科门类、不低于1万人的规模开展全日制人才培养。
●中国海洋大学:
2016年11月1日,市政府与中国海洋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为海大黄岛校区无偿划拨约3000亩建设用地,校区选址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一期建设提供总额25亿元的教育发展基金支持,规划到2020年建设达到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开展科研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2021年,初步完成校区一期基本建设,规模不低于30万平方米;2025年,初步实现校区运行常态化,形成黄岛校区学科专业基本框架。黄岛校区的建设,将结束海大长期以来没有海岸线和综合性滨海实验场的历史,这里将建设科考船码头、综合性滨海实验区和海上试验场,为海大发展特别是涉海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是海大迎接下一个百年发展的历史转折点,也是海大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的加速器。
●青岛理工大学:
2016年12月22日,青岛理工大学签约西海岸新区,共建嘉陵江路新校区。青岛理工大学将于2020年底前完成长江路老校区5个学院的搬迁工作。
青岛理工大学现辖市北、黄岛、临沂三个校区,已形成土木建筑、环境市政、能源机械、汽车交通、管理经济等优势学科群,设有19个教学院部、59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师生3.5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近3万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1294人。学校现有服务地方经济创新发展的高水平学科平台4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