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齐河县,位于鲁西北平原,黄河下游左岸,历史悠久,人文璀璨,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氏族聚居,西周春秋时期,乃齐国正卿晏婴采邑之地。独特的历史环境,齐鲁文化的熏陶,给这片土地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
齐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齐河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是齐河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齐河文明的瑰宝。
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齐河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大众网共同推出“齐河非遗项目展播”系列栏目,向公众呈现我县丰厚的非遗资源和优秀的匠人风采,以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筑文化自信。
【遇见非遗】:牧羊卷的故事
相传,明朝洪武年间,齐河县晏城朱家楼有户人家,大员外的夫人郑氏年过花甲,为人正直,乐善好施,膝下有一子名叫朱春登,待人诚实,娶妻赵锦堂,美貌出众,贤德温顺。
二员外的夫人宋氏,尖酸刻薄,贪得无厌,膝下也有一子名叫朱春科,性情豪爽,处事公道。两个老员外相继去世之后,家务就由春登执掌,春科凡事尽力帮助哥哥,一家人和睦相处,一直没有分家。
民间文学“牧羊卷”的故事文稿
这日,官府招兵平定西施国黄龙之乱,春登、春科两兄弟都在名册之上。一家人连夜安排家事,春登提议由婶子当家,春科虽然反对,但是见母亲宋氏毫无谦让之意,只得作罢。
春登春科两兄弟刚走,宋氏便在房中思谋如何趁机独吞全部家产。她差娘家侄儿宋成截杀春登,许诺事成付给宋成白银三百两。
宋成截杀未成,于是他心生一计,弄了些鸡血涂在刀刃上,向宋氏谎称已将朱春登杀死,且把尸体坠上石头扔进河里,春科被吓跑,一人从军去了。宋氏信以为真,被宋成骗去白银三百两。
宋氏以为朱春登已死,当天便叫郑氏婆媳搬到祖坟旁边的羊圈里,白天放牧,黑夜看守,不得少了一只羊。婆媳二人忍气吞声,天天牧羊,吃野菜、草根度日。
锦堂几次欲找婶子辩理,但都被婆婆劝住。哪知宋氏变本加厉,又逼迫锦堂嫁于宋成,锦堂不从,便与婆婆一起到边关去寻找春登,一路风餐露宿,受尽苦难。
朱春登边关立功,封为侯爵,衣锦还乡。宋成听闻吓得肝胆俱裂,他唯恐当年劫杀的事情败露,惊惧之下竟上吊自尽。
牧羊卷的故事剧照
春登到家,没有见到母亲和妻子,询问婶母,宋氏向他谎称:“你走后,你母亲思念成疾,半年就死了,一年后外面传言你已阵亡,你的妻子也不辞而别不知去向了。”
春登听闻这个消息十分沮丧,他命人靠大道高搭席棚,舍衣放饭三个月,救济穷人,以赎不孝之罪。
郑氏婆媳在讨饭路上,听说家乡一带有人舍衣放饭,便乞讨而归。
这天,赵锦堂半扶半背着婆婆,到了放饭的席棚前,婆婆连累带饿,几欲昏倒,欲求施舍。
管事进去端一碗饭出来说:“算你走运,侯爷连日来思念老母吃不下饭,端去给你老母用吧。要小心,别打碎了侯爷的白玉碗。”
婆婆刚端起来又冷又饿,双手颤抖,饭碗落地打碎,婆媳二人又惊又怕,抱头痛哭起来。
正在席棚内闷座的朱春登听见外面吵嚷便叫她婆媳一人进去问话。锦堂低头走进棚,细述婆婆年老体弱,失手碎碗经过,春登问了锦堂家乡居处和姓名,夫妻在席棚内相认,速请老母进棚,春登叩头请罪。
三人痛哭流涕的倾诉了分离后的一切,朱春登闻知母亲妻子遭遇后大怒。他派人将宋氏传入棚内询问,宋氏不知三人已重逢,仍以原辞抵赖,春登指着母亲妻子对宋式说:“你看她们是谁?”
宋氏见了郑氏婆媳大惊失色,话还没有说完,天气突变,浓云滚滚,雷声大作,下起雨来,宋氏被雷电击死。
这个故事先是在民间口头传说,后来被编写成剧本,搬上舞台,又搬上电视屏幕,至今盛传不衰,成为经典的齐河民间文学,有“带要看,牧羊卷;带要听,二进宫”之说。
民间文学“牧羊卷”的故事,在齐河及周边地区流传甚广,故事曲折迷离,耐人寻味,迎合了人民大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心理需求。牧羊卷的故事流传几百年,从口头相传,再到舞台银幕,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