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好酒也怕巷子深 青岛“现象级食品”待破局

时间:2021-05-09

信网5月7日讯 民以食为天,在吃这件事上,没有人会含糊。当一餐食、一顿饭上升到一个行业,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从家家户户的一日三餐成规模、成体量的企业生产,舌尖上的体验可以成为一家企业的生存根本,甚至成为一座城市的标签,成为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不久前,青岛十余家食品行业企业负责人启程前往重庆和成都,在国内食品工业发达和最有特色的地方寻找行业转型升级的秘籍。“青岛靠海,但青岛爆红的海产品在哪里?能叫得响的品牌不多,其实咱们青岛食品质量非常过硬,但就是缺乏现象级的产品,深层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青岛一家食品行业负责告诉信网,他们窗明几净的加工车间、智能先进的生产设备、有效精准的产品定位、大胆创新的发展路径刷新了青岛企业家的思路——青岛食品产业的长路要如何走下去,属于青岛的“爆款食品”又会花落谁家?

创品牌 放大格局和思路讲好企业故事

巴蜀大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决定了这里食品产业的特点。小产品做大市场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巴蜀大地上演。小小的一包榨菜并不起眼,但涪陵榨菜凭佐餐开胃菜这一单品已经实现了全球150亿包的销售量。

天味食品主攻火锅底料,在牛油香里熬制出了“大红袍”、“好人家”等名牌产品,并成功上市。

六年前还是“查无此人”的江小白以黑马的姿态崭露头角,成为白酒品类里的“流量担当”。

在食品行业里,每一个细分品类里都有千千万万个产品,如何让消费者认得出、记得住,考验的是一个企业创品牌、讲故事的能力。这些爆红的产品给了青岛企业家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从创立品牌到成为黑马,江小白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时尚、简单、善于卖萌还有一颗文艺心的江小白如今已是白酒界的大IP,用这样一个年轻小男生来讲故事,江小白拥有了区别于其他品牌的记忆点。而在后续的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上,江小白也利用这一形象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在白酒品类里强化“情绪饮料”的概念,将产品定位于竞争者未开拓的市场区域内,进而形成差异化。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里,人人参与、真实互动、信息公开和及时发布的特点与产品定位相互碰撞,就会给企业以灵感,使企业实施市场定位精准化活动成为新的可能,从而给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

与江小白这样的新企业、新品牌相比,青岛的食品企业并不缺故事,缺的是讲故事的人和方式。青岛啤酒有“激情成就梦想”,青食钙奶饼干“养育了全家三代人”,崂山矿泉水开创了中国矿泉水的先河,琅琊台酒的历史更是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毛遂自荐的态度似乎更值得现在的企业家来学习。只是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企业家埋头苦干的多,站出来吆喝的少,在企业的发展策略和市场布局中或多或少有些故步自封。步子迈得大,也一样可以迈得稳、走得远,这是年轻企业给老企业上的重要一课。

就像这趟川渝之行,就是让企业家们走出去,在食品工业发达的地方放大格局、拓宽思路,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蹚出一条新路来。

找差距 青岛企业也不能一味“等靠要”

考察一个接一个,行程虽快,但给企业家们带来的思考更多,特别是看到每一家企业都在积极的谋发展、求突破,这种不靠不等的态度或许就是川渝食品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原生动力。

在企业家们参观的这些食品企业里,几乎都是从单一品类起家的,从一开始就没有那么多花样,靠着无可挑剔的品质赢得市场和口碑。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后,企业开始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从市场出发,不断在创意创新上下功夫,让消费者对产品有了记忆,养成消费习惯,最终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争取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当一家家企业都形成了规模,外界自然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在与川渝当地的食品行业协会以及企业沟通过程中,青岛的企业家也由衷羡慕当地政府给予的扶持,“说实话,我们是羡慕人家的,但是仔细想政府为什么会给食品企业那么大的支持?是因为人家企业本身就做得好,政府给的政策人家能接得住、用得上。”一位企业家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自身强大了,整个行业才有做大做强的可能,等到整个行业都不容小觑的时候,我相信不需要企业开口,各种支持政策都会优先倾斜,帮助企业强上更强。

“我觉得咱们青岛一些企业,并不局限于食品行业,多少都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政府出台了政策,一些企业才会去做,这样就非常被动。”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信网,川渝一些企业也是做大做强之后,才引起了政府部门的注意,而政府部门又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助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双方融合得非常好,这也是值得青岛企业学习的一些地方。

不可否认,创新是有风险的,没有前人经验的铺垫,任何尝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做企业,需要的就是高瞻远瞩的目光和大步向前的魄力,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大刀阔斧蹚出来的路才能让企业的未来走到坚定、踏实。

讲跨界 工业互联网也要在食品行业发力

智能+工业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岛的新风口。围绕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目标,青岛正全方位发力,食品行业自然不会被落下。当企业家们走进重庆和成都的食品企业厂房里,会发现他们与“互联网+”的跨界早已处在行业领先行列里。

在涪陵榨菜集团的生产车间,很少看到工人忙碌的身影,有的只是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在不知疲倦地高效运转着。涪陵榨菜集团早在2002年通过国际招标实施自动化建设,德国设备制造企业中标后,历时两年,研发生产出国内首条榨菜自动化生产线。2020年7月,涪陵榨菜集团建设的国内首个榨菜智能化生产车间投入使用,实现了从青菜头淘洗、拌料到成品包装等生产流程的全线智能化操控。车间里设立了数字化控制中心,依靠在生产线各环节上分布的数据采集系统,加以运算后对生产流程进行自动匹配、自动干预修正、预警提示。

“互联网+”之下的工业生产,带来的不仅是生效效率的提高,也为青岛食品行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最有力跳板,各企业以及市区多级政府部门也在持续发力。今年3月,莱西市工信局召开了食品行业工业互联网座谈会,青岛市工信局工业互联网处副处长周海华现场解读了《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相关政策,重点对两化融合、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等工作进行了讲解。青岛宝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魏连平教授和中国联通莱西分公司王东升经理通过分享企业成功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工业互联网在优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为食品企业带来的强大能量。这场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范例的专题讲座,让传统食品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影响下的转型升级有了较为深刻和系统的认识。

实际上,青岛的许多食品工业企业近年来其实一直在进行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比如青岛啤酒就在工业互联网“赋能”下驶入数字化转型快车道。从生产变革上看,青岛啤酒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已经初见雏形,国际领先的智能化包装生产线、生产线管理系统和智能诊断系统、无人值守的自动化立体仓库以及智能物流系统,实现了物料供应、订单生产、仓储发运和产品追溯全供应链智能化、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从销售端看,消费者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倒逼企业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如今,从采购到研发制造再到销售,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已逐渐贯穿青岛啤酒全产业链,百年青啤正在迈向“智变”。

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对青岛来说不是一句口号,对青岛食品企业来说更是应该勇敢尝试的发展新路。无论产品研发、生产技术、企业管理,还是市场调研、发展规划,“互联网+”都是时代赋予企业的一次全新机遇,青岛这座制造业名城在转型发展也需要食品行业撑起其中的重要一环。

聚产业 抱团发展成规模让惠企政策更好落地

除了每个企业自力更生外,重庆的食品行业更讲究抱团发展。

重庆有一座西部食谷被称为“食品硅谷”,A谷侧重成长发展,B谷侧重孵化,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发展程度,都可以共享行业资源与服务。重庆市食品工业协会罗其胜介绍,西部食谷有专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仓储物流、技能培训、营销推广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了“车间内的事,你管。车间外的事,我管”。在此基础上,西部食谷整合了产业资源,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产品加工,构建起产、供、销、储、管、服、学、研、检、文、旅、博全产业链生态。

“只要你有技术、有项目,相关部门就能为企业解决一切后顾之忧。厂房、水、电、气及排污统一配套、集中管理,很大程度地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青岛顺昌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钦娥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西部食谷为解决职工用餐问题统一建设了食堂,“不用每个企业自己建食堂,这种模式即方便又节约,让企业腾出精力专搞经营和生产。而且食谷的水电气费价格也是非常优惠,这样好的营商环境能很好地激发企业奋进的斗志,为地方的经济发贡献力量。”

“食谷模式”不仅让企业抱团取暖,对地方行业扶持政策的落地也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我们青岛也有很多孵化器,但是行业不集中,能共享的资源也少。这就要求我们政府部门在行业规划上多下工夫,在产业集聚上加强引导。”对比重庆西部食谷,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级领导干部冯伟也一直在思索,青岛的食品行业基础不错,无论从产品品质还是品类数量上都不输其他地区。如何让优质企业以点带面发挥好辐射作用,如果让政府的惠企政策能够更加有效落地,更加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应该成为政府和整个行业下一步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定要集聚,聚在一起政策才能使上劲,才能去谈规模效应,去谈产城融合。”冯伟认为,无论是政策也好,服务也好,一定要覆盖更多的企业,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将同行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大家 在信息上互通有无,在技术上互相学习,在管理上互相借鉴,在经营上互相支持,才能实现行业整体的巨大改变,就像是夜晚看星星——一颗星星虽然明亮,但远不及一整片星空好看。

明未来 青岛食品行业有心得更有行动

一趟川渝之行,让青岛食品行业的企业家们在开了眼界、阔了思路。内行人看门道,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立场上,企业家们对“他山之石”的理解更为深刻。

“我们做企业的,招人一直都是一大难题,用人成本也是一年比一年高。但是你看涪陵榨菜的智能车间,全部都是自动化操作,几乎都不需要人工操作,这就给了我们解决用人难的方向。再说天味食品的火锅底料,这种方便快捷的食品正是现在消费者需要的,他们企业的研发理念是追随着市场来的,必然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还有江小白的年轻化营销思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青岛金叶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总经理赵金叶在考察后有了自己的心得,她认为智能化、绿色、高端应该成为青岛食品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方便、快捷、健康的思路开发产品并做好营销,满足现在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

“重庆和成都的食品行业创新做得很出色,他们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在发展思路上不断创新。在企业自身发力的同时,政府部门给予的支持也很有力量,是真正为企业发展来服务。”青岛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悦明认为,食品工业虽然多传统工业,但有很强的生命力,发展活力和潜力都不容小觑,想要在未来把食品工业做大做强,青岛是有实力的:“青岛食品工业的基础好,产品品类多,消费能力也不弱。我们的企业要从自身的产品品质、品牌建设、生产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也期待政府部门为食品企业提供更多有力帮扶,一起扩大青岛在全国乃至世界食品行业里的影响力。同时,青岛市食品工业行业协会也将发挥行业平台作用,让我们青岛的食品产品真正享誉海内外。”

走出去,青岛食品行业的企业家们在取经学习的同时也找到了好伙伴。重庆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罗其胜就很看好青岛的同行:“青岛食品工业发展水平高,中高档次的产品在重庆有着广阔的市场,特别是农产品和海产品特别丰富,希望未来可以在重庆建设区域加工营销中心,为重庆食品工业提供食材。双方可借东西部产业转移和鲁渝产业协作,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渠道,增强产业的互补性。”

有朋自远方来时,推荐本地美食是待客之道,也是东道主发自内心的骄傲;外出旅游时,打卡当地的特色美食和小吃是一定会出现在观光客的行程中,会有人因为一道菜去了解一座城市甚至爱上这个地方。食品行业凝聚了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可以算是一座城市最接地气的表达。放眼国内的食品产业,百花齐放已是常态,这也为整个行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营造了热烈的发展氛围。着眼青岛的企业,我们要做的是成为百花齐放中最为独秀的那一支,让下一个“爆款”从青岛绽放。信网记者

  • 上一篇:公交拟出爱的等式 邀市民乘客携母亲前来“解题”
  • 下一篇:西海岸新区五一假期接待游客175万人 收入超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