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前,省政府印发《山西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全省23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通知提出要实施科技扶贫、特色产业扶贫等工程,提高贫困地区增收能力。
光伏扶贫
以光照条件好的3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重点,2016年全省光伏扶贫工程惠及1000个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村、7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保障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每年每户增收3000元。
电商扶贫
“十三五”期间,对我省老陈醋、法兰、支持贫困县积极参与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活动。58个贫困县县级电商网络运营中心全覆盖,70%以上贫困乡实现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当地特色产品,适宜建店行政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网络销售自产产品或购买生产生活资料。支持名特优农产品网上促销活动,完善农村物流仓储配送体系。开展电商专项技能培训,为贫困县培养农村电商从业人员10000名,支持建档立卡户开设网店。
清洁能源扶贫
新建吕梁临县三交、柳林煤层气项目。具备条件的贫困村实现生活用气全覆盖。
交通扶贫
公路项目:在贫困地区规划建设里程为440.7公里的5条国家高速公路项目;支持建设里程为710.6公里的25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支持普通国省道省级改造989公里;重点支持包括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窄路基路面公路拓宽改造、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农村旅游公路、县乡公路改造等总里程32084公里的农村公路基础建设项目;支持贫困地区改造建设5个县级客运站和60个乡镇综合客运服务站。
铁路项目:续建张家口至大同铁路跨省客运专线项目;新建地方铁路管头至河津西跨市项目;新建地方铁路台头至龙华山跨县项目。开通大同至张家口客专、太原至长治至晋城至焦作客专、原平至大同客专、忻州至五台山至保定客专,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和顺至邢台、阳涉铁路电化改造,京原铁路、阳泉北至大寨铁路扩能改造。
机场项目:新建朔州机场。每户增收3000元。
水利扶贫
加快推进中部引黄工程、小浪底引黄工程等大水网和配套小水网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101座;启动建设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加快贫困地区水土流失和坡耕地综合治理步伐,到2020年,贫困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万平方公里,累计治理度达到70%;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五小水利”工程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到2020年,贫困地区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3.66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4.54万亩;支持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建设,规划治理200-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109条,治理3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条,治理山洪沟18处;贫困地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5380处,解决供水人口335万人。开展小水电扶贫行动,在13个贫困县规划水电站23座。
旅游扶贫
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六小工程”(每个村建一个停车场、一个旅游厕所、一个垃圾集中收集站、一个医疗急救站、一个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和一批旅游标识标牌),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对经营“农家乐”、农家客栈等乡村旅游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三改一整”(即改厨、改厕、改房、修整院落),改善贫困户旅游接待条件。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选择100个具备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和乡村旅游模范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自驾车游客购买贫困户农副土特产品。
实施“百企百村”结对帮扶工程。组织动员全省100家旅游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规划机构、旅游院校等单位,对100个建档立卡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结对帮扶。利用3个全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对300个全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官进行培训。
特色产业科技扶贫
针对贫困地区资源特色和区域产业基础,组织实施科技扶贫行动,统筹整合农、科、教资源,构建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服务体系,支持58个贫困县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和科技能力提升。
以杂粮、干鲜果经济林、中药材、油料作物等经济作物、蔬菜、畜牧业、休闲农业等为重点,加快红枣裂果、核桃和杏早春冻害和晚霜冻、苹果霉心病等联合攻关研究,推广一批优质、高产、专用的突破性品种和集成转化一批新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网络化、常态化对接交易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引导示范动作,部署一批“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特色产业科技扶贫工程,培育区域支柱产业,培植科技型特色龙头企业。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提倡一主多辅产业,合理安排特色辅助种养产业,尽可能规避单一产业所可能遭遇的自然和市场风险。推进科技扶贫示范。依托科技部门的产业科技计划,启动一批“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科技扶贫示范项目。
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扶贫示范县,重点在产业支撑、人才引进、项目支持、能力培训、科技普及等方面进行帮扶,为科技扶贫提供样板,形成全省县、乡、村、户科技示范体系。实施“互联网+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等技术示范项目。搭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开发电商技术支撑平台,联结“小商品与大市场”。探索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增值模式,构建一二三产融合产业技术支撑体系。
电力扶贫
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推进贫困地区主网、配电网和农网的升级改造。新扩建110千伏变电站24座、35千伏变电站18座,新建配变台区2144个,改造110千伏变电站11座、35千伏变电站16座,改造配变台区4130个。加快贫困地区电网改造升级,村村通动力电,贫困地区年户均停电不超过15小时,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千伏安,改善100.39万人的用电质量。推进晋北—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府谷—河北南网扩容工程。推进热电联产、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建设,支持同煤集团阳高、京能集团临县等11个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建设。
企业产业扶贫
国企产业扶贫
省属企业重点围绕现代特色农业、规模养殖、中药材种植加工、农产品加工、光伏产业、旅游开发、矿山矿区综合治理、物流贸易、社会化协作配套工程、“互联网+”十条路径,实施“3451”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即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生态循环养殖园区、现代农业电商物流园区等“三类园区”;打造“四大基地”,即依托潞安集团建设油用牡丹种植加工基地,依托国新能源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药饮片加工生产基地,依托汾酒集团建设原粮种植基地,依托太钢建设万亩油松苗圃基地;实施光伏扶贫工程、乡村旅游扶贫、积极参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扎实推进矿山矿区综合治理工程、有序推进社会化协作配套工程等“五大工程”;采用“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培育一批高端农产品加工企业,培养一批在全国具有规模优势和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带动贫困村2000个。
民企产业扶贫
支持民营企业联系贫困村和贫困户,完善企业带动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发挥企业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等形式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引导龙头企业与贫困地区结对发展,支持其在贫困地区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原料生产基地,发展特色产品加工,构建科技水平高、生产加工能力强、上中下游相互承接的优势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组织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到户”扶贫行动,动员全省1000家以上民营企业帮扶1000个以上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
新型经营主体扶贫
培育壮大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途径,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脱贫增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向贫困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的组织模式,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