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省委书记骆惠宁指出“山西地下地上资源十分丰富,第一位的最可宝贵的资源是人才资源。只有激活人才资源,其他所有资源才能转化为发展优势”。这为我省人才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引,三晋大地迅即掀起一股重才用才清风,放活人才管理机制、落实和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目前全省人才工作呈现快马加鞭的发展态势,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用一流人才政策激活人才资源
3月29日上午,省城并州饭店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新闻发布会,中共山西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向公众发布。这在我省人才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这是我省首个针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综合性文件,其中一系列重要的制度和政策创新,领全国风气之先。为了充分释放人才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积极性,《实施意见》贯彻落实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流人才政策”要求,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用好国家政策且有创新,坚持对标兄弟省份且有亮点,坚持破解山西难题且有特色。为了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广大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我省大刀阔斧改革传统的人才评价机制,实行职称评聘“4个取消”。各系列、各级别职称评价取消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要求,初、中级职称评价取消外语考试要求,高级职称评价县级及以下基层单位人员取消外语考试要求,其他人员凡不以外语作为工作必备条件的,原则上也要取消外语考试要求。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厅长白秀平说:“实行职称评聘‘4个取消’、职称评聘分离、设立‘绿色通道’,确立了职称评价的社会属性和功能定位,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这项改革力度之大全国领先。”由于在《实施意见》征求意见过程中,已经向社会公众释放了政策信号,2016年应用型人才集中的工程、农业两大系列职称申报人数分别增长了70%、90%,其中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占80%以上,社会反响非常热烈,改革效果特别突出。为了盘活党政机关人才资源,鼓励党政机关优秀人才向市场流动,积极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省在全国首创性地构建了一套人才自主选择、合理流动、有效配置的新体制。《实施意见》要求,大幅精简人才流动限制环节,实行“顺向流动市场配置办理,横向流动单位协商办理,逆向流动科学调控”,鼓励人才在市场上无障碍流动,在交易中实现自身价值。
三晋大地求贤若渴,最大诚意引智引才
3月16日,全国“两会”刚刚闭幕,我省就在京召开了“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启动大会”,与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专家人才、晋商晋才代表共商反哺家乡、转型综改大计。(上接第1版)这次超常规的大会,既为招商,也为引智,不仅签订了近200亿元的投资项目,还举行了院士专家座谈会、大数据产业发展主题峰会、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合作发展座谈会和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座谈会。一位参会院士感慨说:“第一次见一个省级会议聚拢如此多的院士。”这表明,山西比以往更加需要引智引才,三晋大地求贤若渴,也比以往更为迫切、更见诚意。得人才者得天下。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较量。太原锅炉集团原是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因为引进一项核心技术——与岳光溪院士合作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这家企业“翻了身”,而且一跃成为国家级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如今,太原锅炉集团技术已升级到第三代,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山西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足,核心在于高层次人才短缺。近年来,山西省经济形势严峻,省财政压缩一般预算支出20%,但为了发挥我省比较优势,全面对标发达地区,吸引更多海内外高端人才及其团队来晋建功立业,省财政同意2017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专项经费及其他人才经费不予削减。对能够引领全省产业发展、带动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的领军拔尖人才,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引进方式,由省财政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实施意见》更是明确提出,到2020年,省市县三级财政人才专项资金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领先中部六省。我省人才引进实行“绿卡”制度。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晋工作,可在全省范围内自主选择居住地,由用人单位负责落实周转房。随迁子女可在省内自愿选择中小学校就读,随迁配偶暂时未落实工作的,先由用人单位按本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其发放生活补贴,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情感是招才引智的重要纽带,省卫计委专门建立完善了晋籍医学人才信息库,主动联系晋籍、在晋工作过以及和省内有合作关系的医学高层次人才开展交流合作,鼓励他们为家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献计出力。共柔性引进院士7名、海外高层次专家8名,国内顶尖医学专家49名。临汾市人民医院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100万元科研经费、每年30万元交通补助和60平方米专家居住房;省肿瘤医院对引进的博士一次性给予20万元补助。总之,我省将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开辟全程各环节的绿色通道,切实解决他们的子女就读、配偶就业、住房保障等后顾之忧,使他们在晋安心工作、愉快生活,由此集聚形成山西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的“洼地效应”,大幅提升山西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通过利益导向和荣誉给予,使优秀人才“名利双收”
引进人才还要善用人才,“项目+资金+人才”的模式,是欠发达地区招才引智的一条重要经验。山西省疾控中心与中科院高福院士合作共建院士工作站并申报国家重大专项课题2项,合作共建的实验项目已落户我省综改示范区并得到中央财政2个亿的资金支持,还被列为全省2017年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除此之外,此次合作还签订其他项目150项,带动了近千名医学专家来晋服务。发展舞台与用人环境对人才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我省僵化的计划管理体制束缚了人才的活力,用人单位的自主权被政府侵占,人才的自主权被用人单位侵占,这种自主权的错位,严重压制了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积极性。根据新出台的《实施意见》,我省全面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取消“控编进人卡”和“进人计划卡”、改革事业单位编制和人事管理模式;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建立利益机制导向、薪酬分配导向和表彰奖励导向,激励科技人员跳起来摘桃子。现在,我省加大科研人员薪酬分配倾斜力度,在实行财政工资总量包干改革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等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工资改革试点,可在全额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5倍的范围内自主确定工资总额。在此基础上,探索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和年薪制等灵活多样的薪酬分配方式,试点单位对“高精尖缺”人才,可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实行协议工资制或年薪制;对因重大科研任务、科研项目等临时聘用的高层次人才,可在项目周期内实行项目工资制。另外,《实施意见》规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让转化所得净收益中用于奖励课题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和研发团队的比例,由原来的不低于50%提高到70%,鼓励广大科研人员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省政府设立“山西省优秀人才突出贡献奖”和“山西省人才工作贡献奖”,定期对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和团队及在人才培养、引进、开发、使用等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地方和企事业单位给予表彰奖励。通过利益导向和荣誉给予,使优秀人才“名利双收”。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现在,全省上下正全力创造良好发展环境,通过改革培育制度优势,完善创业创新政策,形成有利于转型的政策体系。这为一切有志向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广阔舞台。大家应该担当有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山西振兴崛起建功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报记者 陈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