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炎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炎帝文化的内涵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炎帝对农业的贡献。二是对于自然环境、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视。三是追求社会和谐。四是神农尝百草所体现的为民献身的精神。五是作为中华人文始祖的意义。近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新时代“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对于炎帝文化究竟应传承和发展什么?究竟有什么样的时代要求呢?我以为最重要的就是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对照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中的生态文明观,近代以来,我国的工业文明中往往忽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最近30年来,在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中,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土地污染、江河湖泊污染、海洋污染、森林和植被显著减少等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当然,这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使得全世界都不得不强调要进行低碳减排。我国的高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当今“建设美丽的中国”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呼唤。我的理解,“建设美丽的中国”首先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共生。这就使得人们不可以再任意开发自然,只能在自然所允许的限度内开发利用自然,要尊重自然规律而顺应自然。它要求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环境保护。这就要求必须有洁净的空气、土壤与水;必须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必须走绿色的“城市化”道路。其目标是:“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美丽中国”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还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将以往只注重经济增长一个指标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经济与环境兼顾而且是环保优先的“双赢”模式。建设“美丽中国”,也要求我们在城乡建设中改变以往一些错误的做法。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是像现在有些地方所做的那样:把农民统统搬迁到新盖的高楼中集中居住而了事。而应该是在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时,多注重农村生活的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建设,诸如农村交通道路的修建,水利土壤的改善,卫生和排污问题的解决,多媒体的文化设施的建设等。而城市化中的生态文明,其理想状态应该是“田园都市”,增加城市树木植被绿化率,至少在新开发商品房时必须达到一定比例的绿化面积,并成为一种硬性规定而有“一票否定”的作用。在城市生态文明的环境中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总之,只有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生态文明,才会使社会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使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的幸福和安居乐业统一起来,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起来,使当代的中国文化建设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统一起来。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责任。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王震中
培养中华文明传人必须基于农村这块植根的土壤神农炎帝启动了中华农业文明的历史,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中华文明的基础是农耕文明,农业文明的根在农村,在全社会向工业化高歌猛进的文化氛围中,还能否培养出农业文明传人?如何才能培养中华文明精神的传人?中华文明的内涵,就其要者而言之,有两点为他种文明所没有。其一是以天人一体为基础的仁学知识体系;其二是以仁义礼智为基础的道德价值体系。此二者既是中华民族存在的根据,也是人类继续生存的保证。所以,承传以农业文明为根基的中华文明是人类继续生存的需要。当下,培养中华文明传人遇到了难题,以农业文明为根基的中华文明传人面临断裂危机,只有加速培养中华文明传人,这种文明才能延续。只有健康的乡村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华文明精神的继承人。修复乡村教育,是以新农村建设为前提的。只有成功的新农村建设,才能避免中华文明大树之根的水土流失,才能调整农村与城市失衡的天平,保证中国社会的稳定。若要使虚弱的农村恢复活力,有三项工作必须做:一是引叶归根,为乡村招才。即国家出笼优惠政策,鼓励从农村走出的精英“叶落归根”,做新农村发展的文化导师。二是引水归源,即为农村小学配制优质的师资,如鼓励大批漂浮城市的大学生回乡执教,吸引高成本入城上学的学生及家长返乡,防治农村人才的批量“流失”。三是发展乡村企业,使农民不离当地就有钱花,创造安居乐业的条件。
山西大学文学院原院长 刘毓庆
炎帝农耕文化的时代价值与高平路径华夏文明走到今天,炎帝农耕文化的范畴,已不仅仅局限于农耕本身,而是以农耕为起源的整个文明架构。所以炎帝农耕文化在高平所体现出来的时代价值,恰恰就是高平从历史走来的一地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我们今天从高平的文化遗存中梳理出四大主题,进行系统开发,作为高平彰显炎帝文化时代价值的主要路径与抓手。一、炎帝神农氏。农耕文明的开拓者炎帝神农氏,成为大陆与台湾联系的一条重要的纽带。用两岸共同的文化基因与血脉搭建文化桥梁,在此基础上,用台湾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力量,注入山西这块文化的厚土,形成以“山西基因+台湾创意”为主题的两岸经济文化合作的战略共识,两岸携手,打造独具神韵的中华文化产品与产业体系,开拓世界市场。二、长平之战遗址群。从文化遗址的意义上说,它是全世界唯一的战场明确且遗址实物留存极为丰富的古典战争文化遗产。长平之战遗址群,是高平开发全域旅游、打造长平之战国家遗址公园的核心资源。目前我们已经同《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取得联系,计划联手开发长平之战资源,建设的长平之战国家遗址公园,为古老的长平大地带来全域旅游视野下的全新旅游吸引核。三、古代寺观艺术。高平遍地遗珍,俯拾即是。埋藏在文化厚土中的一颗颗珍珠,熠熠生辉。活化文物,激发她们的时代生命力,将她们所蕴含的价值彰显于世,将会为高平带来吸引世界的文化魅力。比如,开化寺壁画于2017年4月6日在北大赛克勒博物馆精彩展出,在国家考古文博界系统掀起一股高平风。目前,开化寺项目已被外交部列入2017年中德建交45周年系列活动框架,计划在德国柏林国家考古研究院展示。这意味着开化寺即将参与中西文化交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铁佛寺,今年3月18日在泰国曼谷文化中心华丽亮相。这些都将成为高平在“一带一路”战略格局下文化先行的积极尝试。四、耕读传家,一种经典观念的民间传统的时代延续。阅读是一种人生的责任。而读懂高平这部厚重的典籍,则是我们每个高平人的责任。今年4月23日的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全国首家乡村阅读中心前不久落户山西(高平)良户村,类似的乡村阅读中心将在全国其他乡村逐步建立.……”高平秉持着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引领了乡村阅读的时代潮流。
高平市委书记 范兆森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的责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的责任,而挖掘炎帝农耕文化的真谛更是我们的任务。今天我们汇聚一堂,共议神农炎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认为,首先要传承神农炎帝“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传承他不断造福子孙的精神,传承他的领头羊精神!哪里有未知,哪里有风险,我们自己就先到哪里去,哪怕是牺牲了自己、连累了家人,也要义无反顾地去做。神农炎帝福佑中华五六千年了,作为他的后人,我们一直无以为报,幸好山西省委和晋城高平市委修复了炎帝陵,使得全球华人有了祭祖之地。炎帝陵不只是一个伟大的建筑,所有的陵殿都是实心圆木所建,不只凸显了建造者的用心及对炎帝神农的崇敬,也更凸显了山西作为古文明中国的厚重感。我们还不能松弛,路漫漫而任重道远。我们这代人能够做到的,就不要去等待明天。我相信,随着山西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随着炎帝文化实力的挖掘与提高,随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齐奋斗,高平这块老祖先生活过的城市,一定能够走向世界,享誉海内外。我相信山西人一定能够再现老祖先的精神,再铸新时代的辉煌。
台湾中华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 叶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