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的一首《清明》让山西杏花村酒闻名遐迩。杜牧来过山西,史上有不少记载。他的《并州道中》道出他当时在太原的点滴行踪。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戍楼春带雪,边角幕云吹。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这首诗和并州、和山西的酒有关。杜牧对酒情有独钟,不管表达什么情绪,很多诗总是离不开酒。晚唐时期,由于长年藩镇割据使唐王朝的统治名存实亡,战乱不停,国力因此每况愈下,一蹶不振,盛唐景象再难恢复。这时,官场上充斥着尔虞我诈,民间经济、文化等都在急速衰退,整个时代一派落寞颓废之象,这让踌躇满志的杜牧难以接受。他出身于诗书之家,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深厚的史学见解,使得他能够在历史烟尘深处,俯瞰端倪。杜牧期望在时代的大潮中有用武之地,可惜他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一去不返,换了几茬的皇帝都是庸才,“房谋杜断”式的智囊决策人物已经成为墙壁上贴着的寂寞画像;宦官专权、党羽纷争,“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的精神湮灭,熟读史书、看透时局的杜牧无法力挽狂澜,只得将一腔抱负交于酒肆。他借酒消愁,《并州道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并州,指太原。诗中“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一句,表明杜牧确实遇到了麻烦,行役、方倦、苦吟,无人“闻”,有点像白居易做了江州司马的样子。从后面的“戍楼”和“边角”可看出,诗人正征战在“并州道”的途中。也许是某种际遇触动了杜牧,让这个身着戎装的诗人大发感慨。他的困惑在于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方向。“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表达出杜牧在征战途中感到了前途渺茫,许多士兵和他一样,没有了前进的方向,只能“回头”眺望远离的家乡,并寄以沉沉的思念。“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这里的“醉”不是对美好事物的陶醉,而是对无奈的逃避,对迷茫自我的安抚。杜牧在“并州道中”再次与酒相逢。也许上次是因为酒而“慕名”寻来,这次却是为麻醉自己的情感而独饮。诗人两次发问,“苦吟谁复闻”“如何遣公子”,却无人相应。在并州道中,满是孤独和寂寥。将历史的悲哀化在杯酒之内,把人生的体验融在“醉卧”之中。《并州道中》的征尘无法和“清明时节雨纷纷”相媲美,但是杜牧对山西美酒、对并州大地的感怀,道出他对自己所处那个时代的悲哀。
郭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