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节”如何带动“百业兴”?稷山县下王尹村做足“+”文章——
从位于太阳乡的高速公路出口一出来,一片金黄色的花海闯入视野,细小的花朵疏密相间缀满枝头,风吹过,摇曳多姿。放眼望去,稷山县下王尹村村口盛开的板蓝花,为田野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情。
近年来,下王尹村以板蓝花为抓手,从单一的种植农业,逐渐向乡村观光旅游、文化休闲度假等多领域拓展,带动了中药材的销售,更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多产业融合发展。
一朵小小的板蓝花,究竟如何撬动乡村“百业兴”?
板蓝花+百花——鲜花带火乡村旅游
谈起为什么会种植板蓝,还要从下王尹村的贫困说起。
下王尹村隶属稷山县太阳乡,全村6000多亩耕地全是旱地,分布在十沟八岭三坡上。从古至今,这里的村民以种植小麦、棉花、杂粮为主,十年九旱的气候,传统的农耕方式,地里的收成勉强能够维持生计。因为不甘心贫困,村里大部分年轻壮劳力都外出打工,3000多口人的村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儿童。
“明明是个人口挺多的大村,却逐渐成了‘空壳’。”谈到过去受穷的日子,村党支部书记卢建师连连叹息。
为了改变这种贫穷面貌,下王尹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动起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脑子。针对干旱、贫瘠、沟壑多的土地特点,村里开始种植以板蓝为主的各种中药材,3000多亩耕地上全部种上了中药材。下王尹村进一步放大中药材种植产业优势,打造一个“万亩花卉药材基地”,形成极具差异化特点的“板蓝花+百花”的乡村旅游经济。每到清明前后,板蓝花盛开在漫山遍野、沟壑坡地,金黄色的花朵将下王尹村装扮得生机勃勃、诗意盎然。
“板蓝花+百花”这一乡村旅游产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当百花开尽时,下王尹村中药材花的花期才刚开始。中药材的花期比苹果、梨等花期晚7天—10天,可以有效延续百花节的观赏热潮。并且,板蓝花并不常见,从稀缺性来讲,观赏价值尤盛。
“板蓝根喝过好多次,这板蓝花我还真是头一次见。”一位游客站在板蓝花田中感叹道。
现在,下王尹村成了一个被鲜花包裹着的村庄。每年清明前后到9月份,都是下王尹这片“万亩花卉药材基地”的赏花期。4月—5月有板蓝,4月—6月有地黄,5月—7月有黄芪,7月—8月有柴胡,还有药用牡丹、芍药、向日葵等等……
下王尹村的花是色彩斑斓的。金黄色的板蓝花、淡紫色的地黄花、紫色的黄芪花,还有柴胡的小黄花等,构成一幅幅美丽画卷。
下王尹村的花更是此起彼伏的。稷王山上的梯田层层叠叠,如带似线,黄灿灿、嫩微微的一大片挨着另一大片,几乎望不到边。泥土的气息和花的香甜弥漫田野,让人沉醉。
丰富的赏花资源,人性化的配套措施,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观光、踏青摄影。4月14日,这里首次举行了摄影活动,人们纷纷驻足花海,流连忘返。
板蓝花+度假——让农耕文化留住乡愁
花开了,游客来了。可如何留住这些游客,如何将赏花经济转化为更持久的经济价值?下王尹村使出“板蓝花+度假”的实招。
“五一”小长假。住在运城市的李阿姨带着5岁的孙女来到下王尹村游玩。一看见纺线车便一脸的惊喜,她轻轻地抚摸着纺线车,念叨着:“现在还有这个,小时候在家里就天天用它纺线,纺不完还得熬夜点个煤油灯继续纺。看见了纺车,真是感觉回到了童年。”在塬上的纺线车旁,阿姨教她的小孙女摇起了古老的纺线车,乡愁弥漫在“吱哟吱哟”的纺线声中。
下王尹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这里是农耕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地,村中至今还保留有历史上纪念后稷母亲修筑的姜嫄庙和千百年来清流不断的石佛沟山泉等。在村里的塬上,数十架纺线车一字排开,游客可以体验纺车流程;村里专门开辟了200亩耕地,使用传统工艺和传统农具进行耕种,让游客亲身体验农耕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下王尹村的留守妇女们,用世代流传下来的办法,一起泡黄芪茶、做紫藤花拌面菜、炸麻花油饼、煮臊子面、摊煎馍……游客在这里拜谒农耕始祖,品农家小吃,住传统窑洞,体验男耕女织,在游玩中领悟农耕文化。
“有的村民搬迁后腾出一些窑洞,我们把这些空窑洞重新进行了粉刷改造,在保留传统窑洞风格的同时,做到干净、卫生、宜居。”卢建师指着一排山上的窑洞说。
而对于村民郭迎斌来说,旅游经济的开发不仅让他家摆脱了贫困,还让他的家庭年收入达到4万元。他告诉笔者:“我以前是村里的贫困户,自从在村里开了早餐店,旅游季节每天能卖1000多元,顾客多的时候,还得找几个亲戚来帮忙。”
村里度假经济的发展也吸引了在外打工的村民返乡创业。见到郭辉的时候,他正在鱼塘忙活。郭辉之前一直在广州打工,看到村里的发展后毅然返乡,承包了村里的鱼塘,每年的纯收入能达到6万元,他笑呵呵地说:“现在的收入比外面打工翻了一番,而且还能照顾父母和孩子。”
“板蓝花+度假”经济模式带热了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同时,下王尹村特有的农耕文明和后稷文化,不仅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更为乡村旅游拓宽了空间。
板蓝花+功能农业——度假经济夯实产业基础
以板蓝花拉动的乡村旅游及农耕文化度假经济为下王尹村的种植产业增加了新的经济收益,种植产业又为乡村旅游经济及农耕文化度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着支撑,乡村旅游经济及农耕文化度假经济归根到底还得建立在产业基础上。
正所谓以花为媒,更要以花为金。
村民张官民告诉笔者,自从村里调产之后,家里十来亩地全部改种板蓝和柴胡。“现在平均每亩地每年收入2000元。”张官民说,他除了自家种地之外,还会组织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在全村收柴胡,解决全村药材的销售问题。这一部分年收入就能达到十几万元。
“现在我们村家家户户种药材,平均每亩年收入在2000元左右,每年人均增收4000元。通过中药材种植,去年全村已经脱贫,彻底摘帽。”卢建师介绍。
为带动产业经济发展,下王尹村不断完善中药材种植产业,并加快研发特色农产品。去年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解决产业前瞻性、规范种植和销售渠道等问题。在品种上,和科研院所合作正在开发种植更多适合下王尹村土壤的中药材种类。另外,还将依托土壤特点,打造特色面粉品牌,把小麦绿色种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之成为中药材之外的又一特色功能农业产品。卢建师说:“村里利用之前专门开辟的200亩耕地,采用传统耕种方式,进行无公害化种植,产品在实际功能方面满足了消费者需求,比如营养成分、功能性、口感、味道、色泽、健康生态等等。下一步我们要瞄准小麦面粉品牌化发展战略,走礼品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本报通讯员解世忠 朱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