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市晋源区首届晋之韵插秧文化节上,现场表演的极富乡土气息的民歌小调,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 本报首席记者 栗美霞 摄
6月2日,以“千年厚礼 晋祠大米”为主题的太原市晋源区首届插秧文化节盛大开启。用该区相关负责人的话讲就是,希望通过“一粒米”带动当地全域旅游发展。
“晋祠大米”古已闻名天下,如何让“晋祠大米”重放光芒,并带动旅游业发展?毋庸置疑,“插秧文化节”把二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由此可见,为了发展旅游,晋源区政府可真是动足了脑筋。
目前,我省正举全省之力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乘着全省旅游业大发展的东风,从市到县,从景区到乡村,大家都铆足了劲,推出形式多样的活动,晋源区插秧文化节便是其中独特而典型的代表。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通过经营机制、商业模式创新和农业文化创意,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旅游业在促进全省转型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凸显。可以说,全省旅游业散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独特魅力,“全域旅游之花”在我省越开越盛。
“节日”引来八方游客
6月2日上午,记者在晋源区“插秧文化节”上看到,一边是十几名村民喊着号子,奋力将秧苗抛入稻田;一边是许多慕名而来的市民卷起裤腿与村民上演插秧比赛……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游客不仅有太原市的市民,还有忻州、晋中等地的,带着女儿参加插秧比赛的张华就是从忻州市专程赶来的。她对记者说:“撸起袖子,挽起裤腿,下水插秧还是第一次……这不仅让孩子体验了农耕文化,还领略到了这里独特、久远、丰富的稻米饮食文化,真不错!”
据悉,除了插秧文化节,晋源区贯穿全年的围绕晋祠大米保护恢复和品牌重塑的各项活动还将陆续举办。如:通过晋之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晋源稻田行、晋之情——摸鱼节采莲子节、晋之乐——晋祠大米庆收品鉴推荐会等活动,让游客体验晋源农耕文化的同时,亲身感受晋祠大米从稻田到餐桌、从产品到商品的衍变。
晋源区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希望通过‘一粒米’能带来更多的游客,更好地激活我区旅游市场。”
近日,昔阳县第四届石马寺文化旅游节落幕。节日期间,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此观光旅游,感受传统佛教文化内涵。同时,节日还带动了石马寺周边的乡村旅游,潘掌生态园游、南郝峪幽谷叠瀑徒步游很受游客青睐。
今年,太谷县按照“每月一主题、每月一活动、节日掀高潮”为目标,打造一场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文化旅游盛宴,旨在吸引四方游客、八方宾朋。
景区旅游内容日渐丰富
“为了吸引大量游客,促使景区进一步发展,景区不能墨守成规,必须有创新之举,必须不断丰富旅游内容,才能使景区在发展中一路高歌!”6月3日,大禹渡景区总经理王晶对记者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位于芮城县黄河边的大禹渡风景区,眼下迎来送往的都是天南海北的游客。除了黄河观光,景区别出心裁地推出了河心洲踩泥、汽垫船、羊皮筏子等特色游乐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
今年三、四月,在第五届大禹渡古庙会上,大禹渡景区还推出了祈福法会、戏曲表演、舞狮表演、广场舞表演、大秧歌、跑旱船等系列活动,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尝试体验感,增加了参与感,同时现场的各类当地美食,也让游客大饱口福。
“很早就听说过大禹渡,这里流传着许多大禹治水的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从史至今,万里黄河两岸唯一以大禹冠名的千年古渡仅此一处。当落日余晖映照在黄河水面上,那种端庄宁静、风姿万千,更显黄河母亲的温柔和博大胸怀,这里是观赏黄河景色的最理想之地。”6月1日,北京的白伟在游览了大禹渡景区后,在朋友圈发出这样一段话,引来了不少人点赞。
在我省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之际,大禹渡景区也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目前,该景区已成为集黄河文化、大禹文化、佛教文化、现代水利文化为一体的黄河风景游览区。
而作为晋中旅游第一方阵,近年来,榆次区旅游业蓬勃发展,尤其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榆次区旅游突破了“老城、庄园、古村、森林公园”,形成了以城区文化旅游资源为主体,城区环城东路和环城西路及延长线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旅游格局。云泉谷景区是榆次区着力发展全域旅游的新亮点,也是榆次区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以及构建都市休闲度假区的重要举措。
“未来,云泉谷景区将不断提升各项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开发更多特色旅游项目,举办多种特色活动,让景区旅游内容越来越丰富。”景区负责人表示。
“旅游饭”鼓了村民的腰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乘着全域旅游发展的东风,我省各地不少村镇变了模样,游客多了,村民的收入也高了。
位于原平市子干乡境内的天涯山景区,是原平市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培育旅游文化产业的重点开发项目。近年来,景区周边的停旨头村、子干村的不少村民搞起了摄影、住宿、餐饮等行业,吃上了“旅游饭”。
游客逛完天涯山景区后,还要到附近的采摘园,摘草莓、采蘑菇、摘黄杏……因此,“农家乐”经常是宾客盈门。
在停旨头村村民栗文田的“农家乐”里,记者看到,高粱面鱼鱼、荞面饸饹、莜面窝窝等粗粮面食应有尽有,而甜苣、马齿、玉谷等野菜,更是让游客垂涎欲滴。
“现在天涯山景区的基础设施越来越齐全,多条柏油马路四通八达,来旅游的的人多了,吃饭的人也就多了,生意也就更好了!”说起这些,栗文田满脸是喜。
省旅发委主任盛佃清表示,今年,我省将推动一批特色农庄、精品客栈、休闲庭院、农家乐和森林人家,作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切实提升全省乡村旅游质量和水平,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信,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吃上“旅游饭”的农民朋友会越来越多,他们的腰包也会越来越鼓。
本报首席记者 栗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