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幸福观”专题研讨会发言摘要
核心提示
5月10日,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学习时报》),以及人民网、光明网,在太原市图书馆举办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研讨会。旨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进一步深化“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主题活动。中共太原市委副书记李新春致辞,在全社会倡导“在奋斗、能奋斗、爱奋斗”的时代风尚。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复旦大学、人民日报、中国改革报及省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二十余位省内外专家学者聚焦“奋斗”这一时代主题,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新闻舆论学、传播学、伦理学,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千千万万普通人立足本职的奋斗,深入阐释“奋斗幸福观”的内涵、意义和时代价值。今日,本报摘编刊登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敬请关注。
“奋斗幸福观”的深刻内涵(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侯惠勤)
奋斗是实实在在的,幸福观是五花八门的。要把奋斗和幸福观连在一起,我们需要有透彻的、开阔的理论视野。第一,“奋斗幸福观”是人类的幸福观。马克思在1835年,就是在他17岁高中毕业的时候,写下一篇很著名的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可见,“奋斗幸福观”是一种牺牲精神,它属于为千百万人的幸福而奋斗。第二,“奋斗幸福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幸福观。毛泽东有一句名言:“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这不仅是一种作风、一种精神,同时还是无产阶级的特殊品格。艰苦奋斗是共产党能够战胜一切敌人的特殊本领。毛泽东曾经满怀深情地回忆,红军过草地的时候有50天没有粮食吃,吃的是树皮、草根,还要坚持行军打仗,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能够做到。艰苦奋斗还是共产党人磨练革命意志的有效途径。所以毛泽东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第三,“奋斗幸福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幸福观。“奋斗幸福观”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地看待中国的发展、破解当前发展难题、正确把握时代大趋势都具有重大的价值。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是奋斗出来的。今天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进出口国,这是扎扎实实地奋斗出来的。另一方面,我们今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只能靠艰苦奋斗。第四,“奋斗幸福观”是一个综合的素质。奋斗是全面的,它包含着实干苦干,也包含着创新发展;它包含着踏踏实实地改变现状,也包含着不断地开拓创新;它包含着改变客观世界,也包含着改造主观世界,这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展现。太原在这方面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我真诚地希望这个活动能够有效地、持久地、深入地开展下去。
用青春诠释“奋斗幸福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等重要思想,这是新时代的“奋斗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最新表达。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斗幸福观”归根结底要落实在青年人那里。奋斗是有志青年的人生底色,这可以从我们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上探寻到答案。毛泽东同志回忆青年时谈到,“组织了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常常到山林中做长途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这一切都是为了锻炼自己”。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更是奋斗的践行者,回忆梁家河的知青岁月,他曾深情地谈到:“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奋斗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这是“奋斗幸福观”的价值落脚点。马克思在他中学的毕业论文里提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我们应该和青年马克思学习这种广阔的眼界和胸怀,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幸福是坚持“为人民而奋斗”,这是“奋斗幸福观”的现实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既要“志存高远”,也要“稳扎稳打”,用“为人民而奋斗”的标尺丈量我们前行的脚步。“为人民而奋斗”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只要方向正确、步伐稳健,我们所做出的每一点努力,都会得到大家的认同,也会由此而收获源源不断的幸福感。
青年“奋斗幸福观”的确立过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习近平总书记说,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一要加强对青年的思想引导,帮助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二要切实加强服务青年的能力,在青年出现实际困难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帮助。三要营造全社会关心爱护青年的氛围,同向同行,群策群力,青年的“奋斗幸福观”就会真正地生根发芽。
追求幸福需要激情和理想,更需要奋斗和奉献,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年轻的时候尽早确立奋斗的目标,用大写的青春诠释新时代的“奋斗幸福观”。
奋斗精神是时代新人的鲜明特征(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邢云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命题后,理论界对于什么是时代新人、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进行了深入探讨,尤其是去年以来,太原市举行的时代新人系列活动,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广泛影响,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时代新人的内涵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探索。新时代呼唤什么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贯穿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主线。历史地看,我们正处在一个从近代以来由“弱”到“强”,向由“富”到“强”的深刻转变中。正是由于这种历史方位和时代任务的转换,也要求我们在时代的精神层面有一个新的内涵、新的气象。而新时代的这种精神诉求,实质上包含了这样一种潜在的文化心理逻辑,即从对“他者”赶超的“紧迫感”转向超越自我的从容气度。就“强起来”的内涵而言,既包含以一系列核心技术指标所表达的国家竞争力,更源于我们文化深层的自我精神完善。今天我们说的这个“强”,既包含近代以来我们一直所追求的“富强”目标,更蕴涵着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人生态度。由此,我们也就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奋斗精神的深层含义。新时代为什么迫切需要奋斗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深层,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既表现于深处困厄逆境的倔强顽强,表现了身处于顺境的居安思危与自惕自醒。习近平总书记讲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回想起当年异常艰苦的革命年代,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等一系列宝贵精神财富。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通过双手改变命运的奋斗精神,今天,在我们走向民族复兴的冲刺阶段,更需要新时代的奋斗精神。要用时代新人激活奋斗基因。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在民族复兴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依然是非常严峻的。从现在开始到本世纪中叶的30年,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冲刺阶段,需要整整一代人的奋斗。我们今天说培养时代新人,就是要让这一代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使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生力军。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发现新一代青年身上,与实现伟大目标相适应的可贵品质。这就需要我们在社会财富分配上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并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与此同时,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奋斗幸福观、奋斗价值观,培养他们许国担当、不懈奋斗、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要让一批时代新人成为青年的榜样,影响带动更多青年,逐步形成崇尚奋斗、勇于奋斗的社会氛围,以精神强健之青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伟大梦想。
“奋斗幸福观”的四重涵义(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伦理学教研室主任、中国政治伦理学会会长靳凤林)
读懂弄通、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丰富内涵,要求我们必须从习近平总书记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从其以往发表的各类著作中、从其不同历史时期的系列讲话中,探赜索隐,爬梳剔抉。
人生幸福与修身立德的精密契合。“幸福”是一个与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等问题密切相关的极其重要的伦理学范畴。在伦理学史上有一个备受关注的“德福悖论”命题,即有德的人未必幸福,幸福的人未必有德。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修身立德是人生幸福的前提和基础。他强调,人生的扣子必须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道德之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只有从人生和社会大势上看待幸福与德行的关系,才能打牢人生幸福的前提和基础。
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内在一致。社会生活是一个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决定了个人幸福和他人幸福乃至社会整体幸福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习近平总书记从梁家河担任村支书时起,就牢固树立起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始终把“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其幸福观的核心内涵,特别是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落脚点。
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共进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当前我们党的大敌,必须通过持之以恒的从严治党活动,彻底扭转“四风”盛行的局面。与此同时,他又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自觉追求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提高精神境界,真正做到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从中透射出他对精神幸福的高度重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统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任何伟大的理想只有通过现实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够得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个人只有通过积极开放和自由创造的人生追求,来确立、实践和完善自己的人生理想;要坚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实现任何伟大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必须深切地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和解决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传播正能量的有益尝试(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上海市媒体与文化繁荣基地研究员邓建国)
信息超载、注意力短浅和众声喧哗时代,我们如何传播正能量、好声音?太原市勇于创新,不断摸索,以“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讲述活动实现了主旋律从“做宣传”到“讲故事”的转化,取得了全市干部乐于推动实施、群众乐于参与传颂的渗透性和浸润性效果。我们过去的宣传工作,大多时候都是从“晓之以理”着手,将庞大的、抽象的、空洞的理论强加给公众,而忽视了公众的情感需求。太原市“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通过讲述故事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弘扬主旋律,这是一种让人眼前一亮、惊奇不已的新文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谁是“时代新人”?太原市“时代新人”讲述活动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响亮的回答——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那些通过自己踏踏实实的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的普通人。这些新人们就来自我们当中,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平凡真实、可感可触。
太原市“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讲述活动实施半年多来,为太原市市民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参与式和浸润式体验。这与融合传播方式分不开:立体、全方位、多信道、多媒体。人际传播上,讲述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发动基层群众讲你、讲我、讲大家。大众传播上,太原日报专门开设“学习讨论会”栏目,连续刊发28期,采访各界人士360余人,在太原市市民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新媒体手段运用多样,包括邀请自媒体人参加策划会、开通微信公众号“时代新人”、网上直播(“乐直播”)、网络投票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太原市“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讲述活动的决策者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在阐释、传播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幸福观”上新意迭出,举措不断,全面和准确地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和“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讲述活动展现的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立足本职的奋斗实践,而这一活动本身也正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和“知行合一”的精神。它在主旋律宣传的理念、途径和机制、干部优良作风培养、干群鱼水关系、群众动员和激励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值得总结、学习和推广的新路子。
“奋斗幸福观”的科学性(人民日报社会版主编、主任编辑李智勇)
世界上有很多幸福观。只有“奋斗幸福观”是最科学的、最优越的。因为它最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最能体现人的主体性,它最能塑造大写的人,它才能带来社会福祉的长期恒定的提升。从人类进化的历史进程看,不确定性引发奋斗心理,奋斗创造了人类历史,而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国家和民族的明天同样充满了不确定性,为了国家明天会更好、人民明天更幸福,我们今天添砖加瓦、夜以继日,去拼搏,去奋斗。奋斗是人类在进化中掌握的一种应对不确定性的最有力的工具。奋斗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使我们成为更有主体性的人。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奋斗缔造了当代及现代文明,奋斗使人类进入了更高层级。在资本主义框架下,这种“奋斗观”副作用非常大。人的主体性建立起来了,改天换地大有作为了。但是,却带来了这样的状况:把自己当主体了,把弱小民族、欠发达国家的人民作为客体了。而在中国的语境下重新讲奋斗哲学、讲“奋斗幸福观”,首先要有一个大局观。在国际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家合作共赢,携手谋和平、谋幸福。在国内,我们的奋斗讲的是共同富裕的幸福观,是整体幸福观,是每个人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同时在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幸福,这是我们的幸福观。最后,还想说的是,奋斗不容易。物理学上有个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个定律怎么描述的呢?它说,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面,如果说没有能量输入,它的熵值会减少。熵是描述物体无序性的指标,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房间,打扫就是输入能量。要是不打扫,它只会越来越乱,它不会变得干净,对吧?很好理解。那么,奋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往你想改善的状态里边输入能量的过程。而宇宙能量是守恒的,你输入多少,你就得从别的地方转化过来多少。这个过程一定是艰苦的。你想拉动的车有多重,那么你的拉力就得有多大,这个力量你得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攒出来,没有别的捷径可以走。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奋斗的时候,说奋斗是艰苦的、奋斗是长期的、奋斗是曲折的、奋斗需要奉献。我们每个人要从自身做起,走出自己的舒适领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能敲着锣打着鼓、轻轻松松就实现,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什么时候觉得难了,说明在上坡;我们每个人都在上坡,都在奋力地攻坚克难,就能拉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艘大船。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奋斗(中国改革报副社长、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杨禹)
“奋斗幸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践行“奋斗幸福观”,对8900万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使命、责任;对于13亿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次全民动员。去年我参与了中央组织拍摄的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创作。整个创作中,起个画龙点睛的片名,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我们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时发现,2016年12月30日,他在参加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时,意味深长地讲了两个历史典故:71年前,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毛泽东同志发表了演讲《愚公移山》;68年前,1949年元旦,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毛泽东同志在新年献词里号召全党“将革命进行到底”。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才能继续前进。我们想,改革就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妨就把片名叫做《将改革进行到底》。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很多新的重要讲话,讲话中有五个方面的着重点:强调居安思危,强调艰苦奋斗,强调革命精神,强调人民立场,强调新的突破。今年1月5日,他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概括了“四个不容易”: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今年4月10日,他在博鳌亚洲论坛的主旨演讲里讲了一句话:“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1月5日谈到的“四个不容易”,就是“历史前进的逻辑”的一种深刻总结。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奋斗,有五个关键点:第一,前进的方向一定要正确;第二,前进是持之以恒、永无止境的;第三,前进是有合力的,大家一起奋斗的前进;第四,前进一定要有引领者,这个引领者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五,在前进的征途上共同奋斗,能带来幸福感,能增加获得感。过去我们常讲,奋斗是付出、奋斗是奉献、奋斗是牺牲。今天,我们不妨把奋斗也当做一种获得。我们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奋进的时代里,拥有更多奋斗的平台、奋斗的机会。
把握奋斗与幸福的辩证关系(山西师范大学校长卫建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论断,吹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奋斗号角,体现着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生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值得我们仔细体悟、全力践行。新时代是奋斗和奋斗者的时代。奋斗就是拼搏,就是创新,就是改革;奋斗者就是新时代的拼搏者、创新者、改革者。关于奋斗的意义和价值,第一,奋斗对于人类发展进步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价值。人类发展史证明,没有奋斗、没有拼搏,社会就无法进步。第二,奋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有巨大意义和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进入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近40年的接续奋斗、努力拼搏得来的。第三,奋斗也是个体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和杠杆。不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汗水、不经受千锤百炼的磨砺,就不会有一个人的发展进步。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其核心要义是:第一,奋斗是幸福的源泉,奋斗的过程就是创造幸福的过程。纵观人类历史发展,一个人的幸福要靠奋斗获得,一个民族的幸福也要靠奋斗创造。第二,奋斗是一切成功、收获、伟大、神圣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本身就是幸福的”“奋斗者最幸福”的论述,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动员或道德价值倡导,而是一个具有深刻哲学意蕴的关于奋斗和幸福关系的重大命题和论断。深刻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与幸福关系的理论,需要把握以下关系:一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应当为个人奋斗,但从行为价值的评价上审视,为人民、为国家奋斗,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和伦理价值。二是个人幸福与人民幸福或大众幸福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与幸福关系的论述,更突出地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三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人类生活中,奋斗本身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幸福的实现也不是轻轻松松、没有风险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奋斗是曲折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要始终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时代新人践行“奋斗幸福观”(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璐)
党的十九大后,中共太原市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率先开展“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主题活动。半年多来,在太原,争做时代新人蔚然成风,涌现出一大批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的奋斗者,为整个城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太原市召开“奋斗幸福观”研讨会,不是务虚,而是务实。所谓务实,是如何在“奋斗幸福观”的指引下培养时代新人,把我们的目光紧盯在实践上。这里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才是时代新人?二是怎样培养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幸福观”都给出了答案:时代新人就是新时代的奋斗者!带领人民一起奋斗,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最好方法!回顾总结太原的实践,关于时代新人和奋斗,有四点启示:时代新人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时代新人,有着自己特殊的使命,那就是为民族复兴大任而奋斗。所以,具备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所需的思想、精神、能力、素质和气魄,是奋斗的前提,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方向。从太原涌现出的时代新人中,我们初步归纳了时代新人作为新时代奋斗者所具有的六个品质:热爱、自信、担当、创新、专业、坚韧。时代新人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一句话,道出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真挚的人民情怀。时代新人的奋斗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平凡人,立足本职、脚踏实地的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讲,时代新人其实触手可及,他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目标是在新时代,让每个人都能通过努力奋斗而成为时代新人。时代新人的“打开”方式:让普通劳动者做新时代的主角,站在舞台中央,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讲他们自己的奋斗故事,可以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最好的吸引群众、让群众参与、并在参与中受教育的方式。培养时代新人,就是要“给平凡人一个绚丽的舞台,让劳动者唱响时代之歌”,这应该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这是新时代最有效的动员。时代新人的奋斗:时代新人的奋斗是这个大时代下的奋斗,因为这个伟大时代才让平凡人的奋斗这样有力量。祖国是个人成就的放大器,借时代之力才能实现自我突破。时代新人的奋斗不是仅仅为了小我的奋斗,是小我与大我的统一,是自我实现和社会实现的统一。时代新人的奋斗不是一个人的奋斗,是大家一起共同的奋斗,这样的奋斗才是幸福和快乐的。
为什么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室主任张建云)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幸福观”引起强烈共鸣。
幸福有很多种定义,但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幸福就是人们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愉快的情感体验。人满足需要的活动方式是劳动创造。劳动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也就是说,“人是什么样”是由劳动造就的。对于“幸福是从哪里来的”“如何才能获得幸福”等问题的探讨,要到劳动创造中去寻找,幸福的秘密就在劳动创造中。
在占有和享受劳动产品的过程中,人看到了自己的现实的主体性和主体力量的实现,感受到自己的意志、愿望和理想变成了现实,主体享受到一种自身的力量得到自由展现的愉快,这是一种创造的愉快,是高级层次的幸福。从劳动、实践出发,马克思第一次揭示了幸福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人类的幸福是人类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产物,是人在占有和享受劳动产品、实现主客体统一基础上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升华。在实际生活中,幸福的实现是很复杂的,它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也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创造的产品不属于工人所有,工人没有办法从人化自然中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和能力,无法理解到主体创造力的实现给劳动者带来的愉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劳动者创造的产品属于国家、属于社会、属于人民自己。一方面,人民有理想、有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是激励人民奋斗的动力。另一方面,人民创造的成果归人民占有和享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人民奋斗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由人民自己占有和享受,人民才能真正体验到自己的主体力量得到实现的快乐。这是更高级别的快乐,是高级层次的幸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时,很快就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和赞赏,引起人们强烈的心理共鸣。
奋斗幸福的哲学意蕴(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钟君)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幸福”的这些重要论述,生动阐明了奋斗和幸福的辩证关系,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人生奋斗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案就是追求幸福,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幸福又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人生观认为,幸福的内容不应该是碎片化的,而应该具有完整性、广泛性和人民性。幸福的本质应该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整体生活的美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响亮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此,我们为之奋斗的幸福应该是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的、属于千百万人的、无私的、长远的、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幸福是劳动的创造,是奋斗的成果。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也是幸福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从哲学上讲,奋斗就是积极的劳动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人生观认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只有通过不懈奋斗才能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唯有奋斗,才能实现幸福的完整性。奋斗的过程就是积极进行劳动创造的过程,积极的劳动创造不仅为幸福的实现提供物质条件,而且劳动创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体验;积极的劳动创造不仅能为个人创造美好生活,也能给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实现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积极的劳动创造不但满足了人们眼前的利益需要,更有利于为满足长远的利益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时代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实现奋斗和幸福的内在统一。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在努力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活动中,不仅仅创造了价值、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满足了自身的精神生活,使心灵空间变得充盈而温暖,真正体会到劳动创造带来的属于自己的幸福。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辟未来,奋斗成就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唱响了建设美好生活的时代主旋律,发出了奋斗创造幸福的集结号。
新时代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一环(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廉如鉴)
马克思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意识形态关系到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维系着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意识形态理论框架不断完善,奋斗幸福观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框架也包含价值体系、社会理论、人的理论三大板块。在价值体系方面,坚持人民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这方面的体系化表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在社会理论方面,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基础,对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当代道路进行了新的阐说。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科学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理想社会目标,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社会价值追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作为实现伟大目标的具体方略和路径。在人的理论方面,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并给予其时代内涵,最突出的内容就是“奋斗幸福观”。按照“奋斗幸福观”,人的本质是实现社会价值;当代中国人的使命是为民族复兴作贡献,以此实现每个人的社会价值,获得生命的意义、出彩的机会。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人格是“时代新人”,其最主要的内涵是“奋斗的人生”,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达成理想人格的路径也是奋斗,在奋斗中获得自身幸福,实现人生出彩,成就“时代新人”。“奋斗幸福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一环,在整个意识形态框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奋斗幸福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重要补充,对“人民利益”做了深入阐发,指出人民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而奋斗本身就是幸福;“奋斗幸福观”对新社会发展观也有重要支撑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是几代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奋斗出来的。我们的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全民有幸福感、全民奋斗的社会状态。因为只有在全民奋斗、全民幸福的状态下,民主富强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