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瘫痪在床的吉县窑渠村贫困户刘海鹏近日卡上收到了1327元钱。这是该村100KW村级光伏发电站建成并网发电后,向村里特困人口派发的收益分配。目前,全县79个行政村均建起了100KW光伏发电站,这在全省是第一家;建成了两个总计40MW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今年正在实施一个9MW多村联建光伏电站项目,预计6月份建成并网发电。据悉,该县村级电站累计发电747万度,结算电费285余万元,30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了收益和救助。该县依托土地资源优势,结合脱贫攻坚的现实需要,因地制宜、多元融资、分类实施,走出了一条“一次投资、循环发展、长期收益”的光伏扶贫开发新路子。
位于壶口岸畔的吉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海拔高、光照强、可利用土地多,拥有发展光伏发电的优越条件。2015年以来该县把光伏发电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项产业载体,采取3种模式发展光伏发电。一是建设村级光伏电站。按照“村委申请、合理布局、规范运作、统一管理”的原则,按照先贫困村、后非贫困村的建设步骤,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建设100KW村级光伏电站,实现光伏电站行政村全覆盖。项目用地由村集体自愿无偿提供,项目投资财政扶贫资金70万元,不足部分从项目收益中分三年解决。二是建设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在可利用土地面积大的区域建设10MW以上大型地面光伏发电;通过招商引资,由企业投资建设。屯里镇30MW电站总投资2.2亿元,用地采取租赁方式,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900余亩,实行油用牡丹育苗、种植、加工和光伏发电综合开发,2016年12月已全容量并网发电;赵村垣10MW电站,总投资8000万元,用地利用厂房屋顶及周边闲散地、边角地,2017年12月竣工。三是建设多村联建光伏电站。在土地利用空间有限、集体经济薄弱的区域,实行多村联建光伏电站。项目资金由建设企业自筹,用地采取租赁的方式。今年,该县在屯里镇、东城乡等地,规划在建了多村联建9MW光伏发电电站。
光伏发电项目在吉县能快速推进,得益于该项目得到了政府、企业、群众的多方支持,兼具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县政府出台了《吉县光伏扶贫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光伏电站收益,重点帮扶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智障、大病等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和受灾人口。从运营效果看,每个村级光伏电站,每年平均收益10-12万元左右,剔除偿还质量保障金和日常运营维护费用,20%用于扶持无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人口,40%用于救助本村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意外伤害等原因致贫的农户,4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贫困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公益性事业及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同时,光伏发电还保护了农村环境,推动了绿色农业生产及美丽乡村建设,大型光伏项目间种油用牡丹等经济作物,成为了新型的乡村旅游景点。
本报记者 王媛 通讯员 王彦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