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搞好垃圾治理改善乡村环境

时间:2018-06-07

夹沟村村民正在清理巷道两侧垃圾。

编者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生态宜居是基本因素。如何才能让乡村环境变得更宜居?这就绕不开对垃圾处理的问题。对于长期生活在乡村的人来说,垃圾污染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持续腐蚀土地,还会影响乡村的整体发展。鉴于此,很多地方也都开始进行乡村垃圾的整治工作,给村民讲环保的重要性,鼓励村民参与的热情。东韩岭村、西堡村、夹沟村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今日本版推出专栏介绍他们的好作法。

东韩岭村:干湿分离 专人收集

大同市云冈区西韩岭乡东韩岭村,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在2016年之前,东韩岭村可是另外一番“风景”,用村民委员会主任李善文的话说就是“遇到刮风下雨,沙土塑料袋满天飞,污水横流,环境脏乱差简直没法说”。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东韩岭村人到底是怎么做的?其实很久以来村里就想把垃圾处理工作做好,但是苦于资金短缺,一直没有付诸实施。2016年,村民委员会觉得这个问题已经刻不容缓,需要尽快解决。于是,通过集体自筹资金,因地制宜就近建设了垃圾处理的相关设施。全村先后埋设了22个污水罐、设置了32个垃圾箱,将村里一块闲置地块建成垃圾处理场,村里的垃圾终于有了固定的“居所”。同时村民委员会号召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门里门外垃圾及时清扫。

巷道垃圾箱里的生活垃圾,每天都有垃圾转运车定时前来收集,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如遇老弱病残不方便倾倒垃圾的村民,可以把垃圾集中放在自家门口,村里会安排专人收集,这一人性化举措受到村民的一致点赞。居民生活污水统一排放到污水罐里,村里每天安排专车早中晚定时去收集处理污水罐的污水,通过沉淀发酵,可以重复利用的用来浇地,不能利用的直接排放到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姚姬娥 赵超

  西堡村:垃圾分类 三方监督

西堡村是壶关县龙泉镇首批垃圾分类试点村。这里新鲜的空气、整洁的巷道、成排的篱笆、清澈的河流顿时让人眼前一亮。

“以前垃圾都是村民在自家房前屋后随意堆放,每逢夏季蚊虫乱飞。”村党支部书记秦长青说,自从实行垃圾分类,给村里的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家每户都发了一个带编号的分类垃圾桶,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分类,由保洁员定时上门收集,并进行二次分拣。“现在我们都已经习惯了,把蔬菜叶子、瓜果皮等可腐烂垃圾扔到可回收的绿桶里,不易腐烂的垃圾放到不可回收的灰桶里。”村民张胜利说。村民们亲身感受到垃圾分类给生活带来的好处,自然会用行动支持,现在扔垃圾前都会先想一下,到底该放进哪一个桶,分类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村民郭书强一边吃着西瓜,一边把西瓜皮攥在手里,然后扔进门口的分类垃圾桶,他说:“现在村里这么干净,不好意思扔地上。”

为做到垃圾清理常态化,西堡村建立起了村组干部、保洁员、村民三方监督管理机制。村里组建了卫生管理小组和村民代表卫生监督小组,村组干部人人都是卫生管理员,既监督村民,又监督保洁员;保洁员要达到常态保洁,会主动监督村民是否按要求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定点倾倒,监督村组干部有没有管理村民。除了互相监督外,村里还会针对村组卫生的检查情况进行奖惩。

姚姬娥 秦源

夹沟村:责任明确 四法联治

5月份以来,芮城县西陌镇夹沟村发动全体党员干部、村民,对全村巷道、通村路环境卫生按照“责任区划分”开展集中整治,使该村由原来的“脏、乱、差”变为现在的“净、洁、美”。

夹沟村的具体做法:一是宣传发动。每天早上6时村广播循环播放环境卫生整治内容,动员全体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并先后组织村组干部参观学习环境卫生整治先进经验。二是示范带动。村“两委”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领村组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率先整治自家门前巷道,进而引领村民参与。三是创新驱动。夹沟村“两委”班子与相关部门协调,将村民家门前的砖堆、沙堆、石灰堆等废弃建材以合理的价格做成乡村文化墙,既解决了村民家门前料堆无处放置的问题,还让他们得了实惠。四是辐射推广。先按照家家户户门前“无粪堆、无柴草堆、无垃圾堆、无建材堆”的标准集中整治两条模板巷道,然后按照“模板标准”在全村推广。

姚姬娥 曹飞摄影报道

  • 上一篇:推动“质量兴市” 中国出口法兰产品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落地定襄
  • 下一篇:阳泉中院集中学习最新评估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