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张锦义养牛脱贫记

时间:2018-07-23

早就听说张锦义养牛是把好手,乡亲们都说他是马山村里的养牛第一人。记者见到张锦义时,他正在同前来买牛的两位客商商量价格,“老张的牛养得可真不赖,你看这毛色、这体型……”一位客商说。

张锦义是广灵县蕉山乡马山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通过小额扶贫贷款购买了5头肉牛,开始了他的养牛脱贫路。

张锦义指着一头小牛犊兴奋地对记者说:“这头小牛犊刚出生40多天,别看它小,可值钱了,有人给8000多元,我都不舍得卖,这牛可是纯种的西门塔尔牛。”

谈及将来的打算时,张锦义有些腼腆地说:“我现在养了20多头牛,想扩大到100头左右的规模,到时侯,我的两个儿子就再也不用到外面辛苦地打工了,他们就能够安下心来跟着我一起养牛了。如今,最大的困难就是缺资金,建牛舍需要钱、买牛需要钱、购买饲料也需要钱,没钱就建不成牛棚,牛长期在室外养,难免会生个病啥的,那就麻烦了。我养牛已经多年了,对牛的习性很熟悉,我坚信,养牛是一条很好的路子,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脱贫。”

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脱贫才会有希望,摒弃“等靠要”思想,发挥个人专长,依托本地资源,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思想观念的蜕变,充分发挥广大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思想转变了脱贫就不再是件难事。张锦义就是这一理念的积极践行者。

如今,在全省上下聚焦深度贫困,全力以赴实现脱贫攻坚再战再胜之际,引导好像张锦义这样依靠个人内生动力主动甩贫帽、拔穷根的脱贫典型,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在脱贫攻坚中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只有不断涌现出更多像张锦义这样不等不靠的贫困户以时不我待的勇气和精神战胜贫困,才能真正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本报记者 翁剑 通讯员 王春喜

  • 上一篇:让村民在乡村治理中唱“主角”—— 盂县仙人乡实现“一约五会”全覆盖
  • 下一篇:大同云冈文化旅游活动季启幕 73项活动点燃古都文化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