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乡不能只是捐款捐物,一定要和村干部商量村里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用资金、人脉、技术、资源、信息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7月13日,接受记者采访的河北“万促会”的孙贵峰激动地说。在万荣县“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动员会上,孙贵峰和其他企业家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进行了热烈讨论。
随着运城市委“凤还巢”计划的深入开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推进,8万名在外地的万荣人争先助力家乡发展。万荣县通过送政策、送关爱、送论坛、送服务、送职位、送荣誉和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专家人才团队推荐、产业扶持政策推送、企业用工信息推选、发展意见建议推出的“六送”“五推”活动,使在外人员与家乡的联系更加紧密、感情更加深厚。
“每次站在山上看到村子全貌,我的心里就有道不尽的千言万语,2016年脱贫摘帽、2017年建设美丽乡村,这些都不是我的‘军功章’,只有乡亲们的笑容是我最大的荣耀。”万荣县永利村村委会主任王靖博深情地说。王靖博原是在外经商的生意人,却在经营的饭店风生水起的时候选择了回到故乡,带着乡亲们把一个“穷山窝”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幸福园”。
目前,万荣在全国各大省会城市建立了28个党组织,还有“万促会”和商会,实现了关心关爱全覆盖;全国13个省会城市的“万促会”、商会企业家和万荣26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在外人员先后捐款5000万余元,脱贫攻坚走出了新路子;回乡创业人员达270余人,创办大小企业120余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3000余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86名本土人才回村任职,基层组织融入了新活力;为在外人员及家属办理各类实事好事7000余件,三级网络谱写出新的情谊;全民技能培训群众6800余人,为建设万荣、发展万荣加入新力量。
“我是万荣县南张人,在北京做月嫂已经有10个年头了,月薪从最初的800元到现在的1.6万元,是我们家里的‘半边天’。”年近50岁的薛秀娟在接受采访时难掩内心的喜悦。
万荣县人社局局长丁文斌介绍说:“今年我们围绕‘凤还巢’计划,积极创建特色劳务品牌,通过‘在外中心发布信息—乡村两级组织动员—培训机构精准培训—职业介绍统一输送—三级网络关心关爱’工作新模式,叫响‘诚信快乐万荣人,乐善好胜万荣工’口号,把‘万荣人’系列劳务品牌打造成亮丽名片。”
本报记者 史莉 本报通讯员 冯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