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聚焦重点工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依靠改革创新增进民生福祉,特别是要以落实政策促进就业、以支持创业促进就业、以优化服务促进就业,让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8月3日下午,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卢建明在全省人社系统年中工作推进会上所讲,事事关乎全省人民的民生福址。
就业、社会保障、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等等政策的落实,件件触及每个家庭和个体。那么,下半年,全省人社工作将有哪些重点呢?
以改革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据了解,预计今年全省需要就业的城乡劳动力近80万人,求人倍率低于全国0.26,城镇调查失业率高于全国约1个百分点,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各级人社部门将把促进就业作为人社系统第一位的任务,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持续以落实政策促进就业、以支持创业促进就业、以优化服务促进就业。今年的重点是全面推行实名制就业管理服务,要紧盯失业率最高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群体性事件风险最大的去产能职工安置、攻坚任务最重的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三大任务,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培训”、“为开发区项目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两件实事的落实,确保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坚持市场导向、就业导向,注重提高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培训实效,突出“持证”“考级”,以就业率为核心指标,建立对培训机构的激励机制,强化对培训机构的考核;创新“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加快职业培训信息平台建设,对所有参训人员实行实名制登记管理,对所有培训机构实行培训过程实时监测,确保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力争培训后就业率达60%以上。
多缴多得机制提高待遇水平
今年以来,我省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用新办法计发退休待遇。公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中人”视同缴费指数,出台职业年金基金实施办法;研究出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实施意见。建立个人缴费档次标准调整机制,缴费档次由12个减少到10个,缴费标准由100-2000元提高到200-5000元。实施高龄居民基础养老金倾斜政策,加发缴费年限基础养老金,完善缴费补贴调整机制。通过建立多缴多得机制,鼓励城乡居民早参保、多缴费,增加个人账户资金积累,提高待遇水平。
与此同时,研究出台了对被征地农民实行基本养老保险补贴的指导意见。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发挥失业保险支持贫困地区稳定就业的作用,使失业保险不仅能满足于“保生活”,还在“促就业、防失业”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发挥更大的作用。据了解,我省正探索失业保险支持深度贫困县退出摘帽的扶持政策,将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90%,降低因失业致贫、返贫的风险;将稳岗补贴标准由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提高到60%,激发企业稳岗的积极性;将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由累计参保缴费满3年放宽到满1年,激励深度贫困地区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增收脱贫。
人才体制机制更贴合实际
下半年,我省将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针对评聘分离后出现的聘用竞争加剧情况,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条件,改进人才评价方式,科学设立人才评价指标,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使用导向,强化用人单位人才评价主体地位,加大对优秀人才和团队的稳定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潜能和活力。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快研究制定《山西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依法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活动,积极培育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推进综改区和太原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
同时全面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对承担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加大薪酬激励。建立科研人员工资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制度,探索构建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和科技成果转化性收入三元薪酬结构。打造更具优势的人才引进保障政策。推动出台《山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育实施办法》,努力使山西首先成为吸引天下英才聚三晋的“人才洼地”,继而向“人才高地”进发,实现完美的“两级跳”。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制定出台《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通过提高技术工人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增强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对劳动者吸引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农民工工资就是活命钱,各级人社部门要带着感情抓好这项工作,着力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欠薪源头治理,加大对欠薪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绝不允许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形,特别是政府工程不能再发生拖欠。”卢建明还对全力做好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