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街头的邮筒还能使用吗?
时间:2018-08-04
仔细粘住信封的封口,往上面贴上一张邮票,塞进邮筒……这一幕,或许很多年轻人会感觉陌生。书信曾是人们的主要交流方式之一,很多大街小巷都曾有收集外寄信件的邮筒。"太原街头的邮筒还在用吗?"昨日,读者张大爷拨打本报电话提出自己的疑问。对此,记者采访了市邮政部门得知,尽管写信的人少了,但是邮筒作为邮政的基础设施却不会消失,六城区现有的60余处邮筒也没有废弃,并且每天有专人逐个从邮筒取信,市民朋友们可继续使用。 书信时代渐行渐远 穿过马路,去给亲朋好友投寄一封信,诉说心中的酸甜苦辣,已经成为人们记忆里的一部分,现在绿色的邮筒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 “2004年上大学时,我会和一些在外地上学的同学写信联系,那时学生根本没有手机,只能用写信的方式联系。把信写完邮寄出去后,就等待对方的回信了。现在时代变了,很少有人再写信和同学朋友联系。”市民张先生说。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只有两人称偶尔还写信,其余市民表示已不再写信。“平时都打电话或者网上聊,有重要文件就发邮箱,哪还用写信呢?写信寄信既费时又费力,太不方便了。”谈起写信,市民刘先生说。 60余个邮筒“坚守” 杨茂勤从事邮政行业20年,她的工作,一直和绿色的邮筒有关。 “以前家信多,到外地打工的、当兵的,都是寄平信;一到逢年过节,邮筒里就有大量家信和贺卡。”她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的“黄金时期”,手机尚未流行的时候,街头巷尾的邮筒很多,几乎每隔300米就有一个。那时,一个邮筒一天能收300多封信件,基本上都是手写的信。尤其是临近过年,邮筒甚至会被信件塞满,投递员要使用大号邮袋才能装下。那时候,可说是一个“全民寄信时代”。 渐渐地,随着电脑、电话的普及,写信不再是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手段。几经变迁,我市六城区的邮筒还剩下60多个,包括壁挂式和立式。其中,25个设置在路边、38个设置在邮政网点门口。 现在,人们都习惯用微信、邮件等新兴方式联络,私人信件更少了,每天开筒时,近半是空的,其余的邮筒里只有两三封信。这样算起来,60多个邮筒一个月不到400封信,算下来一天也就十几封,其中大半是广告回执、账单等商函,街头邮筒越来越“闲”了。 每天两次开筒取信 信件少了,这些仅存的邮筒是否仍在使用?李宝鸿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太原市分投递局的一名业务管理人员,他说,虽然信件少了,但投递员仍要每天开筒两次。其中,上午最早8时、最晚10时30分,所有信件要在11时之前送上车运至分拣机构;下午最早15时、最晚16时30分,同样要在17时之前取完。具体到某一个邮筒的取信时间,邮筒外侧都有标注。 他说,由于现在邮筒的数量很少了,所以除去各个邮政网点门口的邮筒,其余位于道路沿线的邮筒每天仅靠2名投递员就能完成取信任务。每次取信后,经过“销票”,装袋,再送到邮区分拣中心,按照寄达地分拣处理后,再装进邮袋随邮政车送往目的地。 当然,邮筒的养护也在继续。每过一段时间,会有邮筒维护员去维护它们:平时发现油漆脱落的情况,会及时添补;邮筒上有“牛皮癣”,会及时清理;还会留意修路信息,如果有道路施工,要把邮筒暂时移开。 不仅如此,这些邮筒还要定期经受“试信”考验,比如往某个邮筒中塞入一封寄往指定地方的信件,从而检查取信、分拣、投递等各个环节的时效性。 邮筒不会消失 邮筒是否会彻底消失?李宝鸿说:“肯定不会的。” “虽然私人信件逐渐减少,邮筒属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它的服务效益要高于经济效益,它们不会消失的。这些年,人们用来表达感情的个人信件确实减少了,但各种各样的商业信件,如话费对账单、信用函、消费账单等却连年上升,邮筒仍然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他说,更何况仍有部分老年人还是会写信,因为逐字逐句间表达的是对亲人朋友的思念。所以,邮筒作为便民设施,即便常常“空箱”,也依然会保留。 目前,我市的邮筒主要分布在迎泽大街、侯家巷、青年路、五一路、西缉虎营、南内环街、府东街、旱西关街、解放路等处。这其中,省博物院和市图书馆附近的两处邮筒“吃”得最“饱”,最多的一天仍有百余封。这是因为,这两个地方经常举办一些活动,会寄递一些明信片等信函。 本报记者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