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委书记加天山带领县级包乡镇领导深入田间地头,与乡村两级干部商讨产业扶贫工作。
永和县地处晋陕大峡谷,七梁八峁九面坡是永和典型的地貌特征。就在这贫瘠的土地上,永和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对标“绣花”功夫,勤俭节约,奋发图强,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
盘活机制,党员干部有活力
在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永和县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要求和整体部署,将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制定精准政策,为赢取扶贫攻坚战的胜利构筑坚强堡垒。
脸上总带着温和笑容,但做起事来却雷厉风行,这是县委书记加天山最突出的性格。他在来永和上任前,在黄河岸边的吉县工作多年,深知黄河沿岸老百姓的苦情。但到了永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老百姓的生存现状还是让他始料未及,超出了想象。
县委书记加天山深知,要想打胜仗,用人是关键。在2016年乡镇换届中,全县7个乡镇,其中有6名乡镇书记都是来自乡镇工作经验丰富、热情高、干劲足的乡长,年龄均在45岁以下;6名乡镇长均是从乡镇副书记中提拔任用,年龄在40岁以下。并为每个乡镇配备了专职扶贫干部,选拔使用优秀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28人;全县79个村党支部书记,吸收在外创业的“能人”48人,占60.8%;把党员中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培养成为脱贫攻坚的“能人”,建立了86人的村级班子储备库。“能者上庸者让”的用人机制,盘活的不仅是“位子”,更是内心强大的驱动力。
走进永和,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均是步履匆匆。他们或是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或是慰问孤寡老人,或是商谈产业发展大计……
永和的脱贫攻坚同样得到了中央、省、市的大力支持。国家卫计委胡小濛挂职县委副书记,省委从省农科院、省旅发委、省林业厅、省农发行选派4名优秀干部挂职该县副县长,7名省派下乡工作队长挂职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共78名,省派14名、市派36名,占到64.1%。他们带给永和的不仅是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更是老区人民脱贫的希望!
模范带头,贫困群众生动力
“我们都穷怕了,干什么都是挣得起赔不起!”贫困的老百姓都有这样的心结,面对这种情况,走在前面的就是党员。“别人怕赔,难道你们就不怕赔吗?”每当人们这样问时,他们都会笑一笑说道:“赔就赔了,谁叫咱是党员呢!”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党员的本色——为人民服务。
李永红是永和县桑壁镇堡则村人,现为华龙果业公司总经理,在永和县享有“苹果大王”的美誉。
从2003年到2007年间,他养过羊、开过饭店、种过核桃、贩过苹果……最穷时,参加不起亲戚家的喜宴,因为兜里掏不出100元礼钱。负债最多时有十几万元,村里人都躲着他走,怕他借钱。曾当过兵的他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再苦再难,他都咬牙坚持,直到2007年,他的苹果事业渐渐有了起色。
李永红富了,但这远没有达到他心中的目标,回想起刚退伍回到家时,村里人生产生活的景象,他为乡亲们还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感到心酸。2010年5月,李永红成立了永和县万森苹果专业合作社,到2014年的时候已经有社员134人,种植面积4000余亩,其中挂果面积1000余亩,产值1000多万元;2014年,李永红注资500万元成立了永和县华龙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并注册了“大美乾坤”苹果品牌,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运营,并在全县5个适合苹果生产的乡镇建立了标准化示范基地;公司还与一些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以保护价收购其生产的苹果,并免费提供技术支持等。2018年,阁底乡成立了“苹果产业联合党委”,李永红任党委副书记。李永红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吸收能人进党组织,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是永和县的一大举措,这样子的例子不胜枚举。
1983年出生的张琼,是省委组织部干部三处副调研员,积极响应组织号召,2017年4月,主动请缨到永和县阁底乡阁底村任第一书记。
由于长期靠天吃饭,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大部分村民形成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一入户就给张琼提出“你能给点啥?”的难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张琼紧扣贫困户、贫困村贫困根源,围绕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两个主题,依托“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多次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取经,制定工作方案,36头“扶贫牛”落地生金。村支部与36户贫困户签订协议,资助每户养殖一头西门塔尔母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以抓阄的方式分牛。贫困户仅需承担牛总价的35%就可通过繁殖小牛每年增收5000元。养牛户节省了一大笔资金,又看到了致富希望,一个个笑逐颜开,亲切地把她称作“牛书记”。
通过项目实施,输血更造血,调动了更多村民发展养殖的积极性,激发了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目前,阁底村正着手成立养殖合作社。
张琼说:“刚来阁底村时,村民干啥我干啥,现在我干啥村民干啥。”现在的阁底村,各项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
通过省委组织部领导积极协调,电力部门施工队在全乡率先实施并网作业,72户个户光伏于6月30日前并网发电,预计每户每年可增收5000元;通过与省科协和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积极协调,全省首个全智能食用菌大棚计划在阁底建成投入使用,带动贫困户增收;创新“支部+ e站”的形式,把主题党日活动也开到了e站,收到了双带动、双促进的良好效果;“一村一品一主体”工程大力推动,党支部与山西澳坤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土地流转模式示范种植黑枸杞400亩,每年每亩地200元,村民在种植、管护、采摘环节还可获得劳务报酬。
这些政策、项目的顺利实施都依赖于张琼踏实肯干的务实作风,转变了村民的思想观念。
张琼说,“老百姓不看你说了啥,要看你干了啥!当好领路人是我的职责使命。”
辛清平生活在地处黄河边缘的永和县南庄乡,是一个天然产枣的地方,这里家家都种植着红枣树,少则几十株多则几百上千株,世代靠着红枣生活。
依仗这块土地上的枣林,靠着自己辛苦拼搏,辛清平不仅让自己脱贫致富,还带动了本村和邻村的51户人家,每年为百姓们创造200多万元的收入,仅去年一年净收入就达50多万元。
辛清平从事红枣收购已经21年了,这是生在枣乡、长在枣乡的他能想出的唯一方法。2005年,他学习红枣加工技术、企业管理经验。2006年,投资30多万元,创建了一个700平方米的浩民红枣加工厂,为本村40余名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
所有事业都不会那么一帆风顺。2009年,由于市场调研欠缺,连续几年的阴雨天灾,害得红枣产量大降,加工好的蜜枣出现了滞销,辛清平不得不思考自己和村民们的出路在哪里?
2011年,辛清平与一个朋友合伙在新疆租种了280亩枣林,4年间产枣500多吨,获得了丰厚的收入。离开的4年里,辛清平人在新疆,心在家乡永和,离乡使得他更加眷恋家乡的山水与土地,家乡浓郁的枣香味是金钱所不能替代的。
2015年底,他回到了家乡,辛清平发现这4年里,实际情况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厂子太小,远远装不下过量收购的货物。大批收回的红枣堆积在院子里,急得他夜夜难眠。
乡政府了解到这一情况,积极为他提供场地、资金贷款,支持他增加设备,把工厂扩建到3000平方米。看着建成的厂房,辛清平的内心感慨万千,他把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默默地埋在了心底。辛清平通过学习提高管理经验,制定出了一套简单易行的管理模式:收入计件,多劳多得。他也不断向员工们灌输新的理念,提高红枣质量,让他们站在用户角度去思考问题。
如今,辛清平的浩民红枣加工厂通过淘宝、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网络销售,销售范围已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去年,辛清平的浩民红枣加工厂就为全乡枣农销售100万公斤,占全乡红枣销售总额的40%,成为全县带领农户脱贫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红枣加工企业。他以实际行动回馈了党和政府的信任,更让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
特色产业,脱贫攻坚添实力
永和地方不大,信息传播快,这一件件脱贫致富的事迹,触动着每一个贫困农民的“贫痛”神经,也让他们的思想观念悄然发生变化,农民们知道党和政府是想让他们脱真贫、真脱贫、奔小康。只要跟着党和政府走,他们过去的生产生活方式就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永和县政府县长范洋平介绍,脱贫攻坚关键靠产业,产业发展不能停留在种植和销售初级农产品层面,也不能完全靠政府“输血式”扶持,必须依靠党支部的核心凝聚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入或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提升农业效益,激发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产业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各种农村产业协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让这些合作社更好地带领农民群众发家致富呢?永和县积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组建形式,以产业为依托,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逐步形成“村村有产业,业业有组织,户户有帮扶”的党群共建产业发展格局。
到2017年底,永和各乡、镇、村逐渐形成自己的脱贫主导产业。阁底乡以乾坤湾4A级景区创建和发展全域旅游为抓手,不断提升景区服务功能,推动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引入“公司+农户+扶贫”运作模式,投资1684万元,建设民俗旅游村,现完成了阁底、东征、石家湾、马家湾等村80个农家乐建设。成立以阁底村、东征村、马家湾、十家湾、奇奇里村党支部为骨干的旅游产业“联合党委”,由省委组织选派工作队长慕建伟担任联合党组书记;采取“支部+旅游(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了红色东征综合服务中心(公司)和锦绣东征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桑壁镇、交口乡以苹果、核桃等经济林种植为龙头产业,李永红、郭彦青等致富能人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南庄乡、打石腰乡以红枣加工、肉鸡养殖等为主导产业,加工出马牙枣、烤枣、蜜枣、枣加核桃等红枣产品,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南庄乡的郭家村与临汾市尧都区亨贞畜禽屠宰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采取“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了“麻红”、“芦花”、“三黄”等笼养肉鸡4万只,由党支部引导贫困户组建的麻红公鸡合作社负责养殖,公司负责销售,带动有养殖愿望而无能力的贫困户10户,70天出笼,去年一年,10户贫困户仅靠养鸡就收入达到2万元;坡头、芝河以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养殖业为主导产业,坡头乡索驼村党支部牵头组建了“党旗红农副产品加工合作社”,村民以土地等资源入股,通过养殖肉牛、种植巨菌草等。在村党支部和第一书记李之炜的倾力支持下,李亮牵头成立了索驼生态农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可带动13户贫困户每年增收3000元到5000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短短的三年,全县30个村委,3539户,10261人就实现了脱贫,到2017年,全县贫困发生率已由过去的35.8%下降至17.87%。这个从未有过的变化,正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结果。永和人民踏着时代的节拍,在党建引领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脱贫之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本报记者 靳淑琴 通讯员 靳蕾 莹超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