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影视集团山西广电音像出版有限责任公司纪录片摄制组,历时1年多,扎根岢岚县脱贫攻坚最前沿,行程3万多公里,拍摄视频2万多分钟——
阅读提示
从2017年7月至今,在岢岚县的贫困山区里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素质高、业务强;他们乐于奉献、勇于担当;他们团结协作、互助友爱;他们历时1年多,扎根岢岚县脱贫攻坚最前沿,行程3万多公里,拍摄视频2万多分钟,用镜头记录下山西扶贫战场上真实、生动、鲜活的故事,是山西扶贫战场上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别动队,是伟大时代的记录者。
他们是山西影视集团山西广电音像出版有限责任公司纪录片摄制组。
勇担重任,留下伟大时代的真实故事
伟大的时代,需要忠实的记录者。山西扶贫战场上那些生动、鲜活的故事,需要被真实地记录、传播。2017年7月,山西广电音像出版有限责任公司纪录片摄制组毅然承担起历史使命,在1年多的时间里,扎根岢岚县脱贫攻坚最前沿,牺牲所有节假日,克服重重困难,住在山庄窝铺,翻越沟壑梁峁。
说起拍摄初衷,山西影视集团董事长高晓江至今仍很激动,“2017年6月底,音像公司负责人提出,用两三年时间完成一部反映山西脱贫攻坚的大型纪录片,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
在省扶贫办、山西影视集团、岢岚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项目立项、资金筹措、人员集结、开赴一线、开始拍摄……这一系列举动只用了极短的时间。
摄制组2017年7月即开赴一线,在1年多的拍摄中,“真实”始终是记录的灵魂,也是摄制组拍摄的基本原则。
则堡塔村贾焕荣的母亲常年疾病缠身,每次发病,他都要骑摩托车带着老母亲翻山越岭外出看病。为了安全,每次上路,他都要把母亲跟自己用绳子绑在一起。摄制组非常希望拍到这样有冲击力的画面。就在贾焕荣即将搬出大山时,县城里有一次大型义诊,可免费为贫困群众看病。编导左宁提议告诉贾焕荣这个消息,让他骑摩托车带着老母亲看病,便可以在基本真实基础上完成想要的拍摄。导演最终否定了这个想法,他认为纪录片的第一生命就是真实,要尽量做到不打扰不干涉记录对象的生活状态和行动轨迹,要努力保证原生态。最终,贾焕荣搬进城里,拍摄计划只能成为遗憾。
面对这样为了真实的原则而产生的遗憾,山西影视集团和拍摄组领导劝慰成员们,“纪录片如果能实现无遗憾的全面,那就成了故事片了,尽量完整,但未必苛求。想要减少遗憾,创作思考就要更加缜密,坚守阵地就更加需要耐心。”
坚持真实原则、缜密思考创作、耐心坚守阵地,烈日下赵家洼拆迁全过程,大雨中赵家洼复垦建设的感人场景,阳坪乡乡长就着雨水吃工作餐的生动画面,岢岚县副县长迎着风雪督导工作的鲜活现场……都被真实记录下来。
截至目前,拍摄取得阶段性成果。6月,山西影视集团根据已拍摄素材与中央电视台深度合作,共同制作了新闻系列报道《山西岢岚:脱贫攻坚打硬仗》,于6月21日、22日、23日在央视《朝闻天下》连续3天专题播出,同时他们为央视《新闻调查》剪辑制作的深度报道《决胜最后的贫困村》,也于6月23日晚9:30顺利播出,在全国范围内颇受好评,为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克服困难,笑对扶贫一线的风霜雪雨
说易行难。摄制组深入扶贫一线,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困难重重。生活条件改变、自然条件恶劣、拍摄条件艰苦、拍摄强度增大……驻村拍摄、长期蹲点,这一切都得快速面对、适应。一年多来,在四季轮回、风霜雪雨中,摄制组以能吃苦、肯担当、团结协作的精神经受住了考验。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阵地就是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个贫困家庭。摄制组选定的3个记录对象是岢岚县典型的深度贫困村,有两个村更属贫中贫、困中困。在则堡塔村,一个窑洞一盘炕,6个人大通铺,非常拥挤。每天夜里,猫和老鼠上上下下折腾,几个年轻人在刚开始的几天几乎无法入睡。最为痛苦的还是跳蚤的侵扰,一晚下来,每个人身上都会留下一串串棋子大小的红疙瘩,不挠很痒、一挠生疼,万金油、风油精通通无效。拍摄组成员们每天都是在抓耳挠腮中度过,却都能乐观面对。
在另一个拍摄地点小化沟村,摄制组的住宿地没有卫生间和公厕。每天洗漱喝水,都需要去井边打。因此,每个人喝水就少了,洗漱简单了,几天下来有人开始便秘,有人痔疮复发。组里最年轻的李少楠因为胡子长得太快,村里的孩子们对他“哥哥”的称呼几天就变成了“大叔”。最后,他索性跟大家说:“古有愚公移山志,今有脱贫攻坚留须情。”把胡子当做激励自己坚持的动力。
由于纪录片的工作属性,为了减少对现场的干扰,合理控制成本,摄制组人数要求严格。在岢岚,人手不够的情况是一种常态。有时候因为两地作战导演分身乏术,编导就主动承担责任;有时候拍摄量突然增多,导演就亲自上手掌机;有时候摄像助理兼起场记的工作;有时候摄影还得承担司机的义务。
一年来,摄制组在工作中建立了一种和谐信赖的关系,大家相处融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样的工作环境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更好地发挥着各自的聪明才智,记录下了许多平日难以拍摄到的画面和故事。
2017年秋,赵家洼村的搬家、拆房工作在同一天进行,摄制组要同时跟踪四组对象搬家进城,另外还要有一组留在村里对拆除工作进行拍摄。既要捕捉到搬迁村民的情绪,还要拍摄扶贫队员的工作状态。这就要求5个机位既要有分工,还要有协作。那一天,大家打破了往日的分工,尽可能补充到每一个岗位上,像上了发条一般,整个拍摄现场忙而不乱,虽然都累得筋疲力尽,但没有一个人掉链子、有怨言。
摄制组在小化沟拍摄村民收秋时,由于拍摄对象分散,造成了拍摄工作时长超出计划,午饭便没了着落。为了不耽误拍摄,摄制组就地取材烤土豆烤玉米,由于经验欠缺,土豆玉米烤得半生不熟,难以下咽。他们从行李中找出的两袋榨菜,成了好东西。两小袋榨菜,好几个人分,大家都自觉为正在工作的同事们留着,直到最后,夹生土豆都吃光了,榨菜还剩了大半,摄像指导曹辉打趣说:“看来还是生土豆比榨菜好吃。”
越是大事难事,越要勇于担当;越是条件恶劣,越要挺在一线。在这样积极乐观、高度配合、协同作战的团队精神支撑下,摄制组才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行程3万多公里,拍摄攻坚扶贫珍贵视频2万多分钟。
付出真情,换来拍摄对象的心心相印
一年多来,摄制组走遍岢岚全部的乡镇,每走进一个贫困村,都会接受一场心灵的洗礼,他们目睹了许多超乎想象的疾苦,也感受到了许多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在拍摄的过程中,每一个被跟踪拍摄的对象,尤其是基层干部,他们的工作作风不断地感染着摄制组。
在跟踪拍摄小化沟村包村干部孙永平时,摄影郭梁就问:“村里的人对你这么凶,你就不恼火?”孙永平回答说:“都是为公家办事,恼啥火?”当他在会上反映群众的想法遭到批评时,郭梁问他委屈不委屈,老孙说,我又没私心,会上吵吵闹闹很正常。
黄土坡村的第一书记赵瑞英,长期驻村帮扶,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聚少离多。空闲时间,她常拿出手机看看孩子的照片,看着看着就泪流满面。她说作为母亲,感到愧疚。
……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每一个基层工作人员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摄制组经常遗憾不能把每一个故事都完整记录下来。当然,力争全面记录这场特殊的战役便成了摄制组努力的方向。
斗转星移,潜移默化,摄制组成员们都自觉地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带着孙子孙女在小化沟村艰难度日的贫困户王秋生,家里电视坏了,没钱买新的,俩孩子失去了娱乐工具,整天闷闷不乐。摄制组申义答应下次回太原从家里带一台电视送给孩子们。可是,再次来到小化沟村时,由于器材太多装不下电视,孩子们顿感失望。为了践诺,申义往返几百公里路程,专门又跑了一趟,把电视送到王秋生家中。后来拍摄的日子,这一家人一直视摄制组如亲人一般。
则堡塔村的贫困户薛花女年过七旬,一个人生活。看着老人过得艰难,摄影指导曹辉留下200元慰问金,让她买点肉和菜。结果第二次再去时,薛花女说她没舍得花。最后,摄制组决定每次去的时候都直接送些菜或肉,老人感动地说他们跟亲生儿女一样。
岢岚贫困家庭的春节和平常是一样的,没有年夜饭、没有新衣服,上年岁的老人在年三十会穿着寿衣入睡,他们希望自己如果要走的话能够干净些……这些被摄制组记录下来的生活细节让摄制组成员难过。春节那天,大家自发凑钱给每一个拍摄的对象准备了慰问金,给孩子们准备了压岁钱。大家觉得能用绵薄之力为他们输送一点温暖,也算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做了一份贡献。
摄制组的行动获得了岢岚百姓的认可,他们走在大街上人们会用“影视家的”“摄像机家的”等各自喜欢的称谓来表达自己和这个团队的熟悉程度。这种称呼让所有摄制组成员骄傲,那是对他们坚持和努力的认可。
摄制组负责人路广华表示:“一路拍摄,一路感动,我们接受了一场洗礼。拍摄仍在继续,2020年,我们要向全世界讲出真实生动的山西扶贫故事。”
本报记者 孙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