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迎八方客
开始新生活
学习新技能
住上新房子
畅聊好年景
有了新产业
8月8日,一条新闻迅速传播,我省右玉、吉县、中阳3个国定贫困县率先甩掉贫困县的帽子。脱贫县里的群众收入怎么样?他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对未来有什么期待和打算?8月8日至9日,记者赴右玉、吉县、中阳进行了采访,在大棚、在果园、在搬迁的新房、在热闹的集市……去倾听他们的脱贫故事,去感受他们开启新生活的喜悦。
生态饭、产业饭、旅游饭,脱贫户收入节节高
李达窑乡林家堡村海拔1860米,在右玉县最北部。一进村民王靖强的家门,他便笑着迎上来,黑瘦的脸上绽开了花:“我们家今年可是脱贫啦。”
对于今年55岁的王靖强来说,这两年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从只靠十来亩薄田养家到今天一年能收入3万元,他的满足之情溢于言表:“2016年下半年,我加入了村里的万福达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去年,我和合作社的伙计们在县城搞通道绿化,一季下来,就挣了4200元,今年我们合作社在庄窝坡村种了1280亩沙棘和550亩樟子松,又有4000多元入账,你说我能不脱贫?”王靖强的话语中透着开心。
医疗保障补贴、养老补贴、退耕还林补贴、产业帮扶收入……在王靖强的精准扶贫便民服务卡上,清楚地记载着他家的每一项收入,2017年人均纯收入高于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
中阳县车鸣峪乡刘家坪村的香菇种植基地,一朵朵的褐色让人心醉。这里,一排排大棚鳞次栉比,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浅褐色的香菇升柄展伞,圆鼓鼓沁香诱人,一派生机勃勃。60岁的刘爱英正忙着在大棚中采摘香菇。“香菇的菌膜已破、菌盖尚未完全展开时就是成熟的标志。这时采收的香菇,色泽鲜艳,香味浓,菌盖厚,肉质好。要是菌伞完全展开了,就肉薄、脚长、菌褶变色,卖不出好价钱了。”刘爱英一边利落地采摘,一边兴致勃勃地讲自己的采摘经验。
刘家坪村海拔较高,气候湿润,水源纯净,是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理想之地。“我摘一天香菇的工资是80元,老伴也在这里打工,一天工资120元,我们俩一年在这里能挣1万多元。”刘爱英是刘家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种地收入的千把块钱根本不够3个孩子开销,日子过得紧巴巴。
“去年,贷了5万元款入股我们村的香菇种植,现在已经分红了3000元,再加上我们的打工收入,早脱贫了!”刘爱英算着自己的脱贫账脸上乐开了花。
一旁的刘家坪村村委会主任任志明说:“明年咱们基地要把大棚承包给个人。老刘,你敢不敢干?”“敢!现在种香菇的技术我们都懂,只要有好政策支持咱,我就敢干!”大棚里传出了爽朗的笑声。
吉县壶口,气势磅礴的黄河水怒吼着倾泻而下。8月9日,30多摄氏度的高温挡不住国内外游客的热情。景区道路两旁,52岁的强稳山热情地招呼着南来北往的游客。忙碌的间隙,他笑呵呵地和记者聊着:“我这也算吃上旅游饭了。”
强稳山,吉县壶口镇中市村人。他告诉记者,到2000年的时候家里还欠着外债。以前的家出门就是六七十度的陡坡,每年收的三四百斤麦子用驴驮就得五六天。2014年,强稳山试着把家里的苹果拉到壶口景区卖,这让他看到了商机。此后,凭着辛苦顺利脱贫。
“现在路也修好了,我和城里人上班一样,早上七点多从家里出发十分钟到景区开摊,晚上六点多收摊。游客最多的时候,我一天就卖掉5000多元的货。现在的生活以前根本就没敢想。”更让老强得意的是,他还是当地非遗项目“搬卷”的表演人员,最希望的就是壶口景区发展得越来越好,自己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学技术、住新房、挣工资,老农民过上新生活
吉县苹果声名远播。在吉县,几乎家家都有苹果园。
吉昌镇谢悉村的贾换德今年55岁,8月9日记者在果园里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平整土地,准备在苹果树下种些油菜。他从旁边的树上摘下一个苹果递给记者:“这个品种是‘嘎啦’,已经熟了。”
“以前‘穷汉盼来年,一年又一年’,人家干啥咱干啥,人家上啥(肥)咱上啥。事实证明这样不行。”没聊几句,贾换德就和记者唠上了“苹果经”。以前家里有3亩果树,品种不好果子也卖不下钱。后来,他在山西极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指导下,换了新品种,给果树上肥料也有了讲究,再不是以前的“一炮轰”式上肥,而是一年四季分时施肥,去年又施上了水溶肥,施肥量变少了、苹果的品质提升了,他家的苹果因为品质上乘每年都被收购商抢先收购,现在他的6亩多果园,每年能产1.5万多公斤苹果,平均一年能收入五六万元。
种苹果是个辛苦活,锄草、拉枝、修剪、摘叶、转果、套袋、下果,在苹果需要套袋、脱袋、下果的时节,自家人手不够用,老贾还要雇人到自家果园干活。如今,村里、公司、县上搞的多次培训已经把老贾培养成了侍弄苹果的“把式”。冬闲的时候,总会有外地果农请老贾去修剪果树,一天能挣150元呢。最近,老贾的女儿买回一台电脑,老伴张榜燕迷上了网上的广场舞。
在郁郁葱葱的群山环绕中,一排排设计别致、独具特色的小楼院落映入眼帘。这里是中阳县车鸣峪乡弓阳村的移民搬迁工程——弓阳新村,51岁的郝贵珍正在新居院门前照看外孙,孩子们在门前的小花园里玩耍嘻闹,大人在一旁闲话家常,一派其乐融融的场景。
郝贵珍的新家是一个不大的小院,正房一厅两室,侧房是卫生间和厨房。“这套新房有79平方米,按照标准和国家的各项补助算下来,我自己只掏了1万元。”说起搬迁,郝贵珍难掩兴奋:“我们村以前的房子都在山沟里,手机也没信号。现在的房子不比城里人差,孩子们都想回家住呢。”
在郝贵珍家卧室墙上,贴着“贫困户帮扶明白卡”:享受粮食直补2544元,煤补200元,合作社分红3000元,享受贷资入企(中钢)金融扶贫政策分红3000元……“现在的政策真是好,下一步村里还要搞乡村旅游,我儿子和媳妇已经不打算去北京打工了,准备回来创业!”谈起未来,郝贵珍充满了期待。
和郝贵珍家一样,右玉县威远镇玉成庄村的陈喜和爱人刘贵今年春节前也搬进了县城边上的康平移民新村。见到记者来访,好客的陈喜打开了话匣子:“如今的新房水暖电齐全,我和爱人还就地找到了工作、挣上了工资。”陈喜告诉记者,他在城边的高速公路工地上干活,每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爱人在右玉县图远农业开发公司打零工,每天也有100元的收入,再加上粮食补贴、资产收益、光伏扶贫电站分红,家里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有梦想、有机会、有干劲,新农人有了新追求
走进绿树成荫的吉县屯里镇桑峨村,宛如进入世外桃源,小桥流水、鲜花吐蕊、曲径通幽。这里还是山西汾河牡丹产业公司的基地之一。
年轻时尚的郭丽曼让记者眼前一亮,她麻利地招呼着大家:“快尝尝我们村的牡丹茶”。今年32岁的郭丽曼是石家庄市赞皇县郭家庄人,几年前和老公在石家庄打工相识相爱嫁到了桑峨村。
如今,村里560亩的光伏发电板和油用牡丹是桑峨村人的最大期盼。“2016年我们村的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一年一亩地的流转费是700元。”郭丽曼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有了光伏产业和油用牡丹项目后,她就再也没有出去打过工。因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的牡丹园宴会厅优先录用了她。现在家里脱了贫,还盖上了新房。这不,村里现在正在发展乡村旅游,郭丽曼家也腾出一间新房搞农家乐:“以后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了。”
右玉县杀虎口村有名,村民李四红的凉粉也很有名。“这几年,我在景区摆摊卖凉粉收入增加了不少。”李四红一见到记者就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在当地,因为李四红制作的凉粉可口,价格公道,生意出奇得好。“今年的五一小长假,3天就挣了3000多元。”李四红说,“我计划再增添一些经营品种,满足天南地北人的各种喜好,把我的凉粉打造成杀虎口景区的一张新名片。”
当李四红在规划自家凉粉事业的时候,山西极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殿臣也在规划着自己的苹果版图。朱殿臣是吉县吉昌镇山阳村人,从经营自家果园到成立合作社联合周围果农抱团发展,朱殿臣的眼光已经翻越过了吉县的几座大山,瞄准了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2017年他的公司共销售苹果500多万公斤。今年,他又有了新的打算,针对吉县干旱少雨的状况,重点推广肥水一体化技术,建立示范园,引导果农向节肥节水高质的方向发展。
记者来到右玉县威远镇进士湾村的田凤兰家时,他正和村党支部书记孟磊商议扩建牛舍的事情。2015年,在孟磊和帮扶单位的帮助下,田凤兰开始养牛,经过3年的精心饲养,夫妻俩硬是把2头牛发展到7头,看着牛圈里的牛多了起来,田凤兰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我现在是一门心思养牛,责任田里种的不是玉米,就是青贮饲料,是喂牛吃的。”田凤兰的眼神里闪着希望的光。
“脱贫仅仅是第一步,只要有国家的好政策,我们基层干部积极作为,群众辛勤劳作,我们的日子就能越过越好。”离开进士湾村时,年轻的女书记孟磊对记者说,村里的养牛户多了,正筹划着建设一个养殖园区,彻底解决养殖户的场地问题,争取早日让村民致富奔小康。
时令虽已立秋,但天气依然炎热。采访中,脱贫县里那一张张笑脸,那发自心底的笑声感染着每一个人。
本报记者 王秀娟 范珍 李全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