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某在建房地产项目。 本报记者 王蕾 摄
上半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1.7%,比全国平均增速快18.4个百分点;去化周期比2017年末减少1.2个月 ——
限购政策、人才政策、公积金政策……今年以来,全国楼市换挡进入快车道,我省乘着这股“疾风”也是一路“加速度”,楼市销量持续上升,商品房库存迅速下降。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省商品房去化周期是4.9个月,比2017年末减少1.2个月。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先行指标开始呈现疲态,全省楼市普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等问题。
全省楼市呈现量稳价涨态势
上半年,我省商品房市场呈现量稳价涨的态势。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101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7%,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快18.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725.3亿元,同比增长53.2%,比全国平均增速快13.8个百分点。
商品房待售面积也在继续减少中。截至6月底,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993.1万平方米,比2017年末减少228.7万平方米。今年各月商品房待售面积减少量分别为:1至2月减少144.1万平方米,3月减少4.0万平方米,4月减少33.9万平方米,5月减少10.7万平方米,6月减少40万平方米。以2017年月均商品房销售面积为基数,商品房待售面积去化周期为4.9个月,比2017年末减少1.2个月。
此外,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项目房屋施工面积15139.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2.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093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4.3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206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8%,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50.8个百分点。
省统计局投资处专家认为,牢牢把握住房居住的属性定位,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积极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型发展,将是全省楼市后市发展的主基调。
住宅投资增量比重过高
要想客观准确地分析情况,不仅要和自身比,还要和其他省份进行横向比较。记者了解到,在轮动效应的作用下,中部六省大中城市成为楼市热点,开发商投资意愿强烈。2018年上半年,中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4%,2018年以来持续位列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中的首位。
不过,按照上半年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额排列,我省的投资额为642亿元,位于中部六省的末位。不过,从同比增速来看,我省和安徽、江西增速比前五月有所扩大。
“中部地区楼市高潮尚未完全过去。”省统计局投资处专家表示,相对于东部,中部地区的楼市周期靠后。在东部一线城市进入楼市相对低谷状态时,中部地区仍处在从市场火热传导到投资活跃的过程中。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省住宅投资与非住宅投资均处于同比增长态势,但住宅投资增量占整体房地产投资增量的比重超过80%,远高于东部省份平均水平。
“这与本地市场结构有关。”省房地产业协会有关人士指出,对于东部城市来说,部分已经进入到存量市场,而中部城市这两年住宅市场快速崛起,去库存的速度明显较快。“对于中部城市而言,住宅投资比重大是市场机会,但后续也要防范住宅市场面临政策管控,进而出现波动等风险。”该人士表示。
调控政策需因地而异
销量上升,库存下降,我省房地产开发市场中主要指标在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的同时,也暴露出部分先行指标下降、区域发展不平衡、房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等问题。
“比如项目储备的土地购置面积89.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4%。待开发土地面积549.4万平方米,虽然保持增长态势,但比今年上半年新开发的土地面积640.4万平方米少91万平方米。还有投资进度的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91.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下降371%。”省统计局投资处专家告诉记者。
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全省11市固定资产投资呈“9增3降”,增速最高的大同比增速最低的晋城高73.1个百分点。11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则呈“4增7降”,增速最高的大同比增速最低的阳泉高114.5个百分点。
对于市场显现的新问题,上述专家分析称,由于房地产开发业发展水平不平衡,房地产调控政策需因地而异,确保全省房地产市场供需总体平衡、健康发展。
“对经济发展较好、吸纳劳动力强的地区要加快增加住宅用地供应,适度扩大房地产投资规模,坚决打击炒房炒地产等投机行为,坚决防范房地产泡沫和金融风险;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或吸纳劳动力较差的地区要适度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着重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房价收入比、商品房库存量等情况进行宏观调控与微观调节,确保房地产开发业与经济社会均衡发展。”这位专家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调控政策持续偏紧、开发成本持续走高的大环境下,企业之间业绩持续分化,行业竞争程度更为激烈,转型升级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继万达放弃房地产之后,万科、恒大、保利、碧桂园等龙头企业也开始在业务领域、经营模式和房地产金融等方面进行实践创新,缓解企业未来发展压力。
本报记者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