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钢铁之夏·2018——中国太原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创作营”完美落幕。来自中国十大美院及国际知名美院的42名学生在太原化学工业园区切磋技艺,创作了42件以金属机械和零部件为材料的钢铁雕塑。山西晚报记者寇宁摄
1
2
3
4
5
6
7
山西晚报讯 8月16日,“钢铁之夏·2018——中国太原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创作营”完美落幕。来自中国十大美院及国际知名美院的42名学生在太原化学工业园区(简称“太化”)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技艺切磋。经过28天的刻苦钻研,42件以金属机械和零部件为材料的钢铁雕塑创作成型。它们的诞生为太原老旧工业园区的转型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展现了太原作为一个工业城市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彰显出太原正用新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文化品格。
太原,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也是我国重要的早期工业城市,不少大型工矿企业为能源工业建设做出过卓越贡献。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方式的演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机械设备被闲置或淘汰。如何处理这些工业遗存?太原市政府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对工业遗存进行艺术再创造,将工业废弃物以一定顺序重组,成为了一座座社会性、观赏性兼具的钢铁雕塑。这种“化废为宝”的新路子,以“钢铁之夏——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创作营”为载体,实现了一次次华丽转身。
7月20日,“钢铁之夏·2018——中国太原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创作营”正式开营,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等知名美院的42名学生在太化工业园区开始了艰苦的创作之旅,厂区内废弃的金属机械和零部件就是创作材料。怎样“变废为宝”,还能彰显山西特色?青年艺术家们入驻太原后,相继参观了山西省博物院和晋祠,在了解山西本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寻求创作灵感和源泉。构思选材、绘制草图、拟定方案后,带队的专业老师就其学术性、可操作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逐一考量,方案通过,才能开始创作实践。为保证创作效率和质量,每位学生都会配备一名力工和一名焊工(均由太化集团临时招募,随机分配),“学院派”和“老师傅们”的工作方法相互补充,合力完成作品制作。
金属的敲击声、机器的轰鸣声……近一个月来,太化厂区内热火朝天。学生们头顶炎炎烈日,身着厚厚的工作服,头戴安全帽、防毒面具,辛勤创作。经历了切割、打磨、锻造、点焊、喷砂、着色等工序,一件件钢铁雕塑脱颖而出。那些沉睡多年的工业废弃物重新焕发活力,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8月16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大美院的专家学者对所有作品进行了“检阅”(点评);下午,他们又与这些青年艺术家汇聚一堂,就作品创作历程、心得体会等进行了互动、交流和探讨。17日上午,所有师生返程北京,创业营圆满落幕。“钢铁之夏——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创作营”作为全国各大美院每年的暑期活动,已成为一个学术品牌,目前共举办过8次,分别在内蒙古磴口县、大同、太原进行,共创作出532件作品。从2013年起,该活动连续在太原举行,已有6个年头。其中,已有17件作品矗立在太原(位于长风商务区内),供公众观赏。
太化集团一位负责人介绍:“太化集团是老牌国企,是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三大化工基地之一,1960年由苏联援建而成。2011年,为响应政府打造碧水蓝天绿色能源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我们厂整体搬迁至清徐化工新材料园区。就这样,位于市区的厂房便闲置了下来,宽阔的场地和丰富的废旧器材可以让学生们充分施展才华,一连6年,他们都在这里进行创作,他们打造的钢铁雕塑也将成为我们重要的企业资产。一直以来,太化都在转型发展,下一步,计划将老厂区建成为工业遗址公园,这样一来,这些作品就有更多机会走向公众视野,走进百姓生活。”
访谈
创作有社会价值的艺术品是青年应有之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孙璐,连续8年担任创作营的指导老师,山西晚报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山西晚报:想要参加创作营,对学生有什么要求?如果有幸加入,对其作品又有何要求?
孙璐:每次活动都以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为主,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美术学院进行招募,要求学生必须对金属雕塑有基本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这次活动中共有5名外籍学生,来自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希腊、韩国、日本,为保证顺利完成创作,大多数国际学生都配有一对一翻译。
进入创作营后,要求利用废旧钢铁材料,在28天内做出一件至少4米高的大型雕塑。雕塑创作营是联合打造的文化品牌,旨在通过对工业遗存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所以,学生们的作品必须与太原的文化主题相关,并具有原创性。以往我们要求学生“3米做两件”,这几年变成了“4米做一件”。虽然看起来只是增加了1米,但是整个雕塑的体量却增大了很多倍。而事实上,很少有人只做到4米,大多数人的作品是6米到7米,有的甚至更高,今年最高的作品是12米。
山西晚报:平时在学校,学生们也应该会进行一些雕塑创作实践吧?与那些课堂作业相比,创作营的实践有何不同?
孙璐:在学校里,学生们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也会有相应的实践,包括对不同层次的材料(如铜、铁、木头等)进行雕塑的初步探索,也会有递进式的创作实践,最后还有毕业作品这样的深入实践,但这些与创作营的实践都不一样。在这里,我们有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原料,而且还要用到很多大型机械设备,比如叉车等。更重要的是,还有很多操作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做助手,学生创意有余,经验不足,但工人师傅在安装、建构、焊接等方面都很有经验,这样组合可以取长补短,而这些资源在校园里是接触不到的。
这次的创作以阀门、管道等材料为主,想让它们以一种新的形式焕发活力,这并不容易。创作的过程中,除了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交流协作,对金属材料语言进行深入探索,将现有资源(包括人工、材料等)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对于学生们而言,这是从学院工作室到社会大工厂的跨越,是巨大的挑战。但这是一个学生从高端学院教育走向社会的必经过程,只有走出来接接地气,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才能为他们将来独自创作打好基础。
创作营是一种面向社会的教学实践,不仅要培养独立的艺术家,还要塑造一个有社会关切的人,一件好的作品必须考虑到与观众的互动,创作有社会价值的艺术品是一个青年应有之责任。
山西晚报:在太原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您带着同学们在烈日下创作,怎样形容这种生活?
孙璐:锻造。雕塑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艺术,包括生活阅历、艺术实践、思维认知的积累。每天要在高温下作业六七个小时,烫个泡、划个口子,这些小意外在所难免。整个创作过程劳动强度很大,不仅考验体力,更考验思维、心力和毅力。从构思到实施,时常会出现很多不可控因素,方案需要不断地调整改进,这是一个从“痛苦”到“痛快”的过程。锻造钢铁作品的同时,也在磨炼学生钢铁般的意志。活动举办数届,很多学生经过创作营的培养,已经在艺术道路上颇有建树,每每谈到创作营,都觉得那是他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
这次活动,包括指导老师、后勤保障人员等在内共有200多人参与,大家都在配合我们的创作,感谢大家的付出,也感谢太原市政府对我们的支持!
炎炎夏日 享受创作的快乐
17日上午,山西晚报记者走进太化,欣赏了此次创作营的所有作品,有以矿斗为基材的作品《铁瀑》,还有以传统古建为灵感的作品《不周柱》……矗立在园区内的作品,与这里的气息相呼应。山西晚报记者特别采访了3名创作营中的学生代表,倾听他们的创作构思和感受。
陈啸东:《工业·树》中央美术学院研二
这件作品的创作初衷来源于晋祠里高大奇崛的树木和古太原“晋阳八景”之一的土堂神柏。人们常说山西是“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我们在山西博物院等地,通过文物、文献等切实感受到了文化强大的生命力量,而晋祠的柏树就是这种强大生命力的象征。所以,我想用太化工厂里的废旧金属工业材料来创作一棵树,希望可以给这些已经废弃的工业材料,注入一种文化或自然的生命力量。当这些机械失去其原本的使用功能后,通过雕塑将其转化,带给人审美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甚至能引发人们对自然、工业的一点思考。
收获和感受:创作过程离不开老师的指导,离不开与同学的交流,也离不开太化的工人师傅张春生。说起张师傅,我打心眼里佩服和感激他。他常说,学生们凭空构思一件作品不容易,能帮你实现的话,你一定很有成就感。他不单理解我们的情怀,而且技术非常好,焊工、电工、钳工样样都行,帮我解决了好多焊接难题。这是我第3次参加创作营,也是最放松、最享受的一次。也许是因为有了前两年的创作经验,有老师和工人师傅的鼎力相助,这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一直贯穿了整段“钢铁之夏”,也贯穿了我2018年的整个夏天。
吴爽:《无尽之柱》中央美术学院研一
山西,我来了两次。第一次是下乡考察,感受到了山西的地大物博;这次来,更多感受到的是这里的生活状态、经济增长等。在铺天盖地的材料中,当我看到煤矿矿斗车时,我兴奋了!矿斗车作为运输工具,它运输的是煤,也是整个山西的命脉。于是,《无尽之柱》诞生了。废旧的矿斗一个接一个往上不断重复延伸,这种无休无止的简单重复,让人的意念净化集中。作品所表达的是我对雕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关注,同时线形的结构把人们的视线和哀思引向无尽的苍穹。最后以蓝色为主色调,金色、黑色为辅,体现山西人民对美丽蓝天这一生活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收获和感受:第一次参加创作营,第一次接触直接金属雕塑创作,整个过程有些吃力。制定方案时,老师一次一次地否定,直到第五天,我的方案才通过。在创作过程中,从理论到实际操作的各种方式方法,从方案的考虑与老师的交流,再到现场与工人师傅的交流,一点一滴都让我受益匪浅,这些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很珍贵。作品制作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让我充满了无限激情,不断地打磨作品,磨炼自己。
刘童:《荒原》中央美术学院大三
大多数雕塑作品,观者都是围着作品观看,而我,想创作一个可进入的场域,这就是《荒原》的出发点。竖直向上的部分和向下的延伸,以及沉卧的地面共同构成了这个完整的作品。在去太化园区的途中,一路上都是拆除与重建并置的景象,在这样剧烈的新旧交替中,我希望保留那些被弃置的痕迹,建立一个老旧的、工业的、凝固的氛围,而材料本身恰恰就带有浓重的工业时代气息,这与创作主题不谋而合。
收获和感受:我的创作完全不按草图来,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也尝试过这种方法,不过作品比较小型。可是,一件大型雕塑的创作并非小雕塑的放大,创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一直在材料堆里转,边想边做边比对,整个制作过程比较即兴。操作现场有大量庞大沉重的器械零件,面对它们,时常感到难以控制。跟学校那些“听话”的材料相比,想要改变它们的形状,并不容易。或许,这正是有趣的地方,让我最后呈现的作品出现了许多意外之喜。相信这次经历,会让我受益终生。
8、9版采写:山西晚报记者 冯华
8、9版摄影:除注明外山西晚报记者 寇宁
1、朱仲鱼作品《城堡》。
2、张一冉作品《终》。
3、王川作品《相·物》。
4、缑晴徽作品《我们住在一艘黄色的潜水艇里》。
5、刘童作品《荒原》(中),吴爽作品《无尽之柱》(左)。
6、创作营结束之际,大家合影留念。图片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提供
7、陈啸东作品《工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