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杰拉坯制陶。
始于唐盛于宋、延绵千年之久的洪山陶瓷远近闻名。为了求得生计,上世纪60年代初,介休市洪山镇运吉村的刘光辉开始入行陶瓷制作。从他,到儿子刘英杰,再到孙子刘忠国,半个多世纪,祖孙三代为守护介休陶艺,不断努力。一门手艺,成了三代人的牵挂。从最初的粗糙实用到如今的精致讲究,历经三代人的传承与坚持,如今,刘家人制作的工艺陶瓷、日用瓷皿,以其造型美观、精湛的技艺而久负盛名,深受远近百姓喜爱。
在手艺人的寒冬,他们坚持再坚持
“技艺是从父亲开始的。当时父亲在公社陶瓷厂工作,后来一次事故让父亲失去了右眼,这对本来就困难的家里简直是晴天霹雳。”刘英杰回忆说。
刘英杰的父亲刘光辉,十来岁就学习做陶瓷。上世纪50年代的洪山镇,大大小小的陶瓷作坊、陶瓷厂数不胜数。为了生计,60年前,只有10岁的刘光辉当学徒,开始学习制作瓷器。
失去右眼后,刘光辉并未停步。他一门心思做陶瓷,一间小房子、一个火炉、一双手脚。瓷器施釉、刻花需要很高的精确度,常人可能看两三眼就能上手的程序,刘光辉却要数十次才可以。就是在这样的艰难中,刘光辉守护着一门技艺,不断改进,让介休陶瓷在他的手中不断传承下去。
20世纪80年代后,粗陶日渐没落,转型细陶后,样式单一、知名度又不高,洪山陶瓷渐渐遗落在市场的角落里,销路越来越窄。很多传统手工艺人另择谋生手段。刘光辉说:“那是手工艺人的寒冬。为了在市场生存,我出去学习,不断增加产品的种类,努力适应市场的需求,挣的钱基本上又投入到生产中,家里的日子并不好过。”
一路走来,历时一个甲子,刘光辉守护着一门手艺,坚持再坚持。
秉持匠心,终于坚持到春天
苦熬40多年后,父亲刘光辉已年迈,家里的瓷器产业全由刘英杰来支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自然内敛之美,同时,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刘英杰的陶瓷迎来了“春天”。2015年1月,刘英杰被评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洪山窑”古陶瓷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英杰介绍,一件瓷器经过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制等十多道工序,花费半个多月时间才能做出来。最考验技艺的,就是最后一步的烧制了。“烧得好则圆满,稍出岔子,所有辛苦就要功亏一篑了。”烧窑时对温度的控制最考验技术,升温太快或太慢都难成佳器。烧制者需要根据陶器颜色的变化,及时调控炉温。比如,器皿的颜色是先变黑,再变红,最后变白,每次变化都要及时增减柴火。经过10多个小时的烧制后,一窑的陶器能有六成以上不碎裂,就算成功了。
从手艺到产业,凝聚三代人的希望
2018年8月19日,在洪山镇运吉村的一处农家小院里,刘英杰正在享受他的陶艺人生:他眼神专注,把一块沾水的泥巴置于转盘之上,用拇指先在泥块中间定出一个中心,随后双手顺着泥巴的边缘,紧握收拢,原本不成形的泥巴很听话地“扶摇直上”。伴随着手型的变换,泥柱开始长出光洁的“肚子”……此时他双臂运力,双手上提,泥坯子被拉出一个细长的“脖子”,花瓶之形乍现。瓶颈曲线灵动柔美,犹如仙鹤之颈。
让刘英杰感到欣慰的,还有他的儿子刘忠国。如今,刘忠国21岁,正在上大三,学的就是陶瓷专业。刘忠国时不时会打电话向父亲请教陶瓷技艺,而涉及现代技术问题,刘英杰也免不了请教儿子。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政策的利好,以及刘光辉、刘英杰、刘忠国祖孙三代多年的积累,如今,他们将养家糊口的这门手艺变成了一个产业。
“爷爷留下的手艺,父亲坚持了一辈子,在我这里不能丢掉。”谈起三代人的牵挂,刘忠国说,他到景德镇就是专门去学习陶瓷技术,准备毕业后回家继承父亲的“衣钵”。现在他已掌握了传统手工陶瓷制作的所有工序和要领,“加上正统的教育,相信陶瓷事业到我这一代会发展得更加辉煌。”刘忠国说。
“如果你去做一件你非常感兴趣的事情,再辛苦也不会觉得累,而且做好这件事情还能获利,何乐而不为呢?”如今,刘英杰的手艺已达纯熟境地,作品被平遥、太原、霍州等地多名民间收藏家收藏。更令他欣喜的是,传承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链接
洪山陶瓷:陶瓷业是介休洪山村的传统行业,洪山古有“陶村”之称。据史载,洪山瓷窑始建于唐贞元年间,源神泉水和洪山陶土为洪山陶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所产陶瓷,可与北方名窑相媲美。到了宋代,介休洪山陶瓷工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国内外都享有赞誉。如黑釉瓷,不但见火不炸,而且有黑如墨、亮如镜、质如玉、声如磬的美誉。独具洪山特色的洪山“黑釉瓷”产品还曾进入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荣获博览会金奖。
山西晚报记者 任俊兵 通讯员 王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