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如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时间:2018-08-28

对许多传统优势产业而言,纵然有产业资历长、产品有一定市场基础等优势,但在新兴产业的追赶下,昨日的优势有可能成为今天的劣势 ——

在临县青塘村的几位老人用生长粽叶的芦苇秆外皮现编现卖席子。这种外皮编成的席子舒适凉快,在网上可以卖到100元到300元。

“小时候,特别是夏天土炕上铺张芦苇席子睡在上面凉嗖嗖的,舒坦得很。酷暑正午时节芦苇席子也常常被人铺放在大树下一群人席地而坐,乘着凉吃着西瓜,聊着天,那个凉爽劲没法说!”吴桂珍回味着过去的时光。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高,即便是农村已逐渐被各种柔软的床上用品代替了土炕上的芦苇席子,但这些老人们使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生机,让那些遗忘的过去,重新找回了回忆……

市场化:拓展多元化推广渠道

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传统老字号如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面对年轻的消费者,老字号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内涵?闻喜县的叶菊英用一双巧手给出了答案。普通玉米皮经过叶菊英用手穿、插、抠、压编制出来的挂画、鞋垫、枕头、挎包等物件。

玉米皮在农村随处可见,除了当柴火烧、几乎没有其它用途。闻喜县的下岗女工叶菊英,把这些不起眼的玉米皮搜集起来,利用自己掌握的一门手艺,加工制作成环保美观的草编工艺产品,既让这些废弃的玉米皮得到了再次利用和升值,也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创业梦想。

叶菊英是闻喜叶氏家族草编的第四代传承人,从小就跟随爸妈用玉米皮做一些草编工艺品,中学毕业后有机会进入县里的草编工艺厂上班。

草编厂停产以后,叶菊英和她的姐妹们只好下岗自谋职业。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坚持做草编,从来没有放弃过这门手艺。让叶菊英感到欣慰的是,县上这几年对草编工艺比较重视,在2014年7月,闻喜县成立工艺美术协会,聘任叶菊英为编织分会会长,这让她信心倍增。“办好合作社,开发新产品,把草编技艺传承下去,这是我最先想到的。”叶菊英说。她带领来自16个村的50余人创办闻喜县篷笠草编专业合作社,草编品种由原有的背包、坐垫等简单工艺品,发展到现在的挂画、人物、牌匾、鞋垫等10大系列2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花样,产品畅销国内外。叶菊英也被7个省39个市县68个乡镇近150个村庄邀请去培训,合作社培训出来的草编人员多达3.5万人。

精品化:提升艺术经济价值

一把剪刀,一根钢针,一个拧麻绳用的铁搓搓,还有几块削成人脚形状的木头,几乎就是制作千层底传统布鞋的全部设备。工具虽然简陋,工序却不简单,前后加起来有十几道。孝义高阳镇村高阳正在制作布鞋的几位高阳村村民介绍说,她们的年龄大部分都超过了60岁,年纪最大的已经78岁,童年时跟着母亲学会了做布鞋,不过近三十年都没再做过。如今虽然是重拾老手艺,但对手法、工序、原料选择等依旧很熟悉。

手工缝制布鞋,如今在我们身边是很难看到的场景,这种民俗技艺也似乎销声匿迹。不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对乡村文化传统的深入挖掘,高阳镇高阳村村民重拾老传统,选择以手工制作千层底布鞋为方向尝试创业,传承民间技艺的同时拓宽了妇女就业渠道。

制作好的布鞋会打上“王家布鞋”的标记,因为这家布鞋作坊的负责人叫王建平。据王建平介绍,自己因为脚不舒服想找一双布鞋来穿,但市场上买不到地道的布鞋。为此,他专门请村里的老人来做,并由此萌生了开设布鞋作坊的想法,于2017年7月开始集中村里的妇女制作布鞋然后出售。

“做鞋也不是为了赚多少钱,主要是为了以前失传的东西能传承下去,以后年轻人这种活计也就不会做。如果以后做鞋规模大了,赚点零花钱没有问题。”村民王艳红说。

凝聚着前人智慧的优秀老传统重新走进现代生活,目前王家布鞋作坊正根据客户需求逐步丰富产品样式,进一步拓宽市场,期待在传承、保护民俗技艺中给村民带来更多实惠。

产业化:植入现代管理理念

在这电子信息的时代,我们很难听到木兰那唧唧复唧唧的织布声,农家大院那久违了的手工织布机、纺棉花、穿布衣,“襄子老粗布”带给我们一片难得的农家情怀。

襄子老粗布有限公司位于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襄垣县,此城因战国时期赵襄子筑城而得名。

“公司+农户”是襄子的经营模式。公司生产,农户织布,“织女”遍布上党地区,长治的十几个乡镇都有织布工。同时在晋城市、介休市、长治市及襄垣县、武乡县、屯留县、潞城县、平顺县、沁县、沁源县、长治县等多个县区建立了“襄子老粗布”生产基地。公司免费提供技术、设备、优质服务,让更多农民朋友足不出户要利用农闲时间就可以赚钱,也创造了就业岗位。

襄子老粗布以挖掘中国传统纺织技艺为主导,以研发、生产具有原生态品质的老粗布系列产品为重点,以提供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崇尚健康的贴身粗布用品为特色,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品牌为目标,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普遍支持和认可。该公司两次受邀参加并入驻上海世博会,为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客商和消费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品牌的风采,受到海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客商的好评。襄子的织布技艺已经被列为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丝绸之路走出的“襄子老粗布”,正让古老的手艺,焕发出市场的新彩。

本报记者张云

  • 上一篇:天脊建筑:用行动擦亮“一流”金字招牌
  • 下一篇:阳煤集团二矿红十字会组织职工无偿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