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里练武的老人。
公园里跳广场舞的人们。
“以前,我总觉得老年人才锻炼身体,看到跳广场舞的,总跟朋友说那是老年人才干的事儿。没想到,到公园一看,嗬,跳广场舞、健身操的年轻人还真不少。”近日,太原市民杜女士给山西晚报记者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朋友圈里就经常有人晒健身,“有为了减肥的,有单纯就是要健身的,看着他们挥汗如雨的照片,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参与进去。”
全民健身,在如今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连日来,山西晚报记者走访了太原市大大小小各种收费的、免费的可以健身的场所,到处都能看到大家锻炼的身影。有市民反映,现在健身场所比以前多了,锻炼起来方便多了。还有人觉得虽然多了,但仍然满足不了需求,“晚上到公园健身步道走走吧,人多的,可以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了。”一位市民说。
那么,太原人都是怎么锻炼身体的?太原有哪些健身场所?未来是否会更方便健身呢?
公园里到处是健身的老年人居多年轻的也不少
秋高气爽,太原市龙潭公园里,到处是锻炼的身影,其中以老年人居多。他们有的一起跳着广场舞,有的跳交谊舞,还有的耍剑、打太极拳。
在西南角的一处,不少老人在跳扇子舞。一位姓刘的老太说,她今年68岁,刚从外地搬到附近的女儿家里。为了不让她闷着,女儿告诉她可以到龙潭公园早锻炼。刘老太说,这几个跳扇子舞的老姐姐里,最小的都75岁了,身体挺好,大家每天从7点锻炼到9点。另外一位老太太说,她们还会不定期参加各种比赛,所以这扇子舞一定要练好,不然出去跳让人笑话。而且扇子舞的编排也是比较舒缓的,没有太多快节奏的动作,比较适合老年人。
8月25日8时40分,太原市西海子公园里,跳广场舞的地方已经人满为患,每个人之间的距离仅能伸开手臂。这里同样有各种锻炼方法,有踢毽子、打羽毛球、练武术等等。袁保永老先生今年72岁,是太原市武协查拳研究会的会长,他从1955年开始练拳,已经坚持了63年,他还带着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徒弟们一起习武。只见他身穿白色武服,打着一套查拳,从起势到出拳踢腿,刚柔并济,姿势大开大合,赢得周围群众的阵阵掌声。之后,他又使刀、使棍各自演练了一套动作。“现在确实地方有点不够用,我们练棍之前,都要看好周围的其他人,别碰着人家。”
在迎泽公园,健身步道、藏经楼两侧的空地上,也到处都是锻炼的人群,这里也是老年人居多,不过,不管是走路的、跑步的,还是跳健身操、打太极的,记者都看到了不少年轻人、中年人的身影。
健身房里球场上则是年轻人的天下
“朋友圈里,好些人晒健身。”市民刘女士给记者翻看她的朋友圈,有自己跟着手机APP练习的,但更多是在健身房锻炼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比较多,“以前,我也办过健身卡,练了一年多,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没时间练了。”
山西晚报记者来到长风街浩泰、百胜健身俱乐部,看到健身的八成都是30岁以下年轻人,不过,健身操房里,女士居多,而器械区则以男士居多。某健身房负责人吴先生说,年轻人,对自我身材的要求和标准也高。不同健身房,年卡费用从一两千元到几千元的都有。“不管多大年纪,能有一个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这个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吴先生说。
在一家运动中心,记者看到有人在打篮球赛。比赛组织者告诉记者,参加比赛的大多数是35岁上下的人,有刚刚毕业的研究生,也有球龄20多年的中年人,大家为了共同的爱好——篮球而走到一起来。比赛结束后,记者采访了一些球员,他们表示非常热爱篮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室外硬地面对膝盖、脚踝的损伤很大,这才都转战到室内木地板打球。
而在长风桥下的足球场,记者看到,场上奔跑的足球爱好者多数在三四十岁。“我们每周都会踢一次,让自己彻底放松,然后再投入到新的工作生活当中去。”市民苏先生说,他从1998年上高中就开始踢球了,现在已经整整20年了。
想就近锻炼身体不少市民表示:不容易
市民刘女士住在双塔寺街某小区,以前经常和孩子在南内环街太原师范学院的操场锻炼。“后来师院搬走了,我们就开始找其他几个地方锻炼,有财大北校、有全民健身中心……”刘女士说,反正都挺费劲的,财大北校不让车进,门口不好停车。但因为家离这儿比较远,还是经常开车去,后来发现财大北校的后门可以凭门禁卡进出,“每次去锻炼都得跟人‘混’进去,回头再跟着人‘混’出来,搞得偷偷摸摸的,心里很不舒服。后来跟别人聊起来,才听说是因为来锻炼的人太多了,学校才想控制进学校锻炼的人数。”
最近,刘女士经常带孩子去全民健身中心跑步,因为马上要上初三的孩子要考体育,但是这里同样人满为患。
43岁的罗先生的烦恼跟刘女士略有不同,他喜欢打羽毛球,即便打球场地每小时要收40元到60元的费用,也是人满为患,他经常等不到场地。“我以前一周要打羽毛球三次,现在能保证一周两次就偷笑了。”罗先生说,以前能在小区空地上打羽毛球,现在小区里连一个车位都紧张,别说有空地打羽毛球了。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越是靠近市中心,锻炼场地越少。但在远离市区的地方,虽然有体育场馆,但人很少,体育场地使用率很低。
很多市民表示,他们都希望能有一个离家近一点的,可以散步、跑步的场所。如果能够有块开阔场地,可以踢毽子、打羽毛球、打篮球,就更好了。还有一些老年人说,想找个不扰民的跳广场舞的地方太难。
不过,有些小区现在也开始重视配套健身场所,太原市民刘先生最近在朋友圈里晒了一张健身场所的照片,有健身步道、有篮球场,当大家问他是哪个公园时,他回答:“我们小区。”这引起了不少朋友的羡慕:小区里有这样的健身场所,真幸福。
太原市园林局:近些年建了很多可以锻炼的公园
很多市民为健身场所犯愁,不过,大家也觉得近些年来,能健身的公共场所比以前要多了。“和平公园刚建起来时,感觉挺好,有点远,我就经常周末骑电动车去那边,后来,迎泽公园也修了健身步道。”家住双塔西街并州路口一小区的刘女士说,其实,南沙河坝堰上现在修得也挺好,适合走路锻炼,就是遛狗的人有点多,让她觉得烦。最近,她发现,有人在并州路与双塔西街交叉口的街心公园里跳广场舞,“就在家门口,挺方便,还不影响附近居民,可惜小了点。”
太原市有多少可以锻炼身体的公园呢?太原市园林局相关处室的负责人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目前,他们管辖的和平公园和迎泽公园,都有新建成的塑胶跑道,对于锻炼的市民来说,能够最大程度保护膝盖和脚踝等部位。至于街心公园,“我们给六城区下达每年5个小游园的任务,有的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有些还在建设中,所以数字暂时无法统计出来。”
据了解,晋阳街公园有沥青跑道,虽然不如塑胶跑道好,但是也比水泥、石块等地面要好。而且,汾河公园的塑胶跑道正在建设当中,据说有十多公里,可以很大程度上方便市民锻炼。
除了2016年前后建成的和平公园和晋阳街公园,山西晚报记者从尖草坪园林局获悉,新村公园试开园,占地3.27万平方米,有活动广场和塑胶地面的儿童游乐区,给周围居民多了锻炼的好去处。而且,小东流公园也在紧张准备中,也将试开园。
体育部门:热衷锻炼者呈井喷式增长
省体育局群体处的张文智处长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最近一两年,热衷于健身锻炼的市民越来越多,呈井喷式增长。与此同时,带来的就是体育设施和场地的瓶颈问题,尤其在省城多家高校迁址到榆次大学城以后,这个矛盾越来越显现了。不过,在政府部门牵头下,新建了很多公园和小型街心公园,来弥补锻炼场所的不足,“很多街心小公园都建设有300米的微型环形步道,由于它是封闭性的,也相对安全。”
张处长说,这两年,很多足球场和篮球场都充分利用起来了,很多地方还新建了门球场和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方便群众锻炼。针对一些市民提到的家附近难以找到锻炼场地的问题,张处长坦陈,体育场所是纳入城市建设规范的,有些地方想要新建可以锻炼的场地,的确存在困难。
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体育局了解到,根据上一次(2014年)体育场所普查情况,太原市各类室内室外场地共有5209个,其中市内场地613个,室外场地4596个。按照分类,体育馆、田径场、游泳馆、体操房、击剑房、排球场、足球场等等几十个种类。总面积为6342628.59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为1.48平方米。
针对市民普遍反映的体育设施和场地紧缺的情况,太原市体育局的任处长也表示,如果要规划新的体育场地,需要规划、配套等多部门来合力执行。比如,往哪儿盖、有没有地址,是否属于旧城改造等等。“按照国务院的相关条例,要求新建小区有人均0.3平方米左右的体育用地,老旧小区参考上述标准。在恒大、万科、富力等相对较大的小区内,都配备有室内、室外的运动场所。”任处长说,他们也多次走访老旧小区,想给小区配套运动器材,虽然老百姓的呼声很高,实际配套却有困难,“老旧小区以前没有规划停车位,现在但凡有点空地都成了停车位,想设置一块健身区,的确有难度。”
不过,体育部门近几年跟园林部门配合修建了不少健身场所。任处长表示,只要有新公园建成,体育局就会去配套体育设施,已经建好的包括晋源区的体育公园、和平公园等等。此外,太原市政府有一项专门针对小区的惠民工程,即在100个社区内建成一个多功能活动场所,既能打篮球还能搞其他体育活动,这项工程在2017年已经收尾,老百姓的反映很好。政府还投资在滨河西路的中隔堤上建成一条长14.3公里的塑胶跑道,从胜利桥一直到长风桥,目前已经建成2公里,剩余的12.3公里预计在今年年底完成。汾河景区摄乐桥附近,则新建了12块篮球场地,以供篮球爱好者使用。
本版采写/摄影:山西晚报记者 宋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