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右一)在高月圆同学家做家访。
山西晚报记者(右一)帮夏先生(左一)给小月圆家送面粉。
9月1日,朔州市第七小学微信公众号推出的一篇文章《一次揪心的家访》,引爆了朔州市的朋友圈:一位9岁的女孩,3年前父亲患癌症去世,患脑积水的母亲双目失明,19岁的哥哥在学习厨师,她一个人照顾患病的母亲……
一石激起千层浪,爱心,正在向这个贫寒的家庭汇聚。
了解了高月圆的家庭情况后副校长潸然泪下
8月31日,周五,早晨。
朔州市第七小学校长谢飞,一如既往地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们。
预备铃响起,谢飞突然觉得哪里不得劲儿:以前经常在校门口“依依惜别”的那对母女好几天没见了。怎么回事儿?
他找来女孩所在的三(2)班班主任杜老师。杜老师说,女孩叫高月圆,这孩子自从8月24日开学以来,总是来一天不来一天,问她为什么,她也不说。
“她不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吗?怎么会不按时上课?”谢飞觉得事出有因,就让杜老师去家访:“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情,给耽误了?千万别是路上有啥事。”
杜老师打通预留的手机号码,接电话的正是女孩高月圆。“我妈妈这几天病得厉害,我走不开。”
蒙蒙细雨中,杜老师和副校长张美珍打上伞,踏着泥泞,到达神头镇自由市场背后的小平房里,找到了高月圆家。张美珍回忆说:“一进门,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只见一片狼藉的小屋里,高月圆同学一会儿拿起扫帚扫地,一会儿舀水洗锅,一会儿又搀扶着母亲,俨然一个小大人的样子。她的母亲牛艳花坐在土炕边,双目失明,衣衫不整。”
原来,3年前,在某水泥厂打工的丈夫患癌症离世后,牛艳花也得了脑积水,因无钱医治,病情恶化,导致双目失明。一家三口就靠19岁的儿子在大同学厨师养活,“他才挣1000来块钱,每月能贴补我娘儿俩两三百块钱。”
听了牛艳花的哭诉,看着这贫苦的家庭和懂事的高月圆,张美珍潸然泪下。她忙不迭地和杜老师帮助高月圆把炕上、地下收拾得干干净净才离开。
9月1日,张美珍把她的见闻在学校的公众号上推送了出来,《一次揪心的家访》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热心市民向山西晚报记者讲述建议帮扶小月圆一家
9月2日,山西晚报记者在朔州市民冯国山朋友圈转发的《一次揪心的家访》知道了此事。
电话里,冯国山说:“我昨天去她家里看了,真的很可怜。实际情况更糟糕,咱们山西晚报应该关注,千万不要让这个女孩失了学。”
当天下午,山西晚报记者和冯国山去看望这对母女。他说:“昨天我就和朋友们来看了她们,当时留下了300元,其他朋友给买了点吃的喝的。你不知道,家里的蔬菜就是两个土豆啊。”冯国山眼里满是爱怜:“昨天还下雨,高月圆撑着一把粉色的破雨伞,静静地站在路边,雨水打湿了她的裤腿,可她就像没事人一样。”
在冯国山的带领下,山西晚报记者和爱心人士夏先生一家人,穿过一排排矮小的平房,左拐右拐顺着小巷子来到了高月圆的家。小院内杂草丛生,推开破旧的木门,进了家。屋里到处是凌乱的杂物,唯一值钱的家当,是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柜子,上面是一个落满灰尘的大脑袋电视机。高月圆正在扫地上的积水,她的母亲呆坐在炕头。冯国山介绍说:“这间房子是个好心人让她们免费住的。可惜,外头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如果不维修,她们母女怕躲不过今年秋季的雨。”果然,在里间的屋角,雨水已经冲开了天花板。
夏先生给她们母女买了一袋米、一袋面及一盒月饼。他的妻子陈琛女士给高月圆带了书包、笔盒、笔芯和课外读物。高月圆爱不释手,开心地笑了。牛艳花听了冯国山的介绍,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掩面而泣:“我已经无所谓了,能活一天算一天,就是担心小月圆以后该怎么办呀?”
山西晚报记者问高月圆:“平时有零花钱吗?”
她低下头,咬着嘴唇说:“没。”
山西晚报记者把100元塞进高月圆的手里。她摇了摇头,指着冯国山说:“不用了。昨天,这个大爷已经给了我300块钱了。”
冯国山说:“他也是你的一个大爷,你就拿着吧。别丢了啊。”
高月圆点点头,把钱塞进了炕上的被子里。
闻讯而来的邻居们说:“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她妈妈,真的是个好娃娃啊。快发动好心人帮帮孩子吧!”
学校已经发起捐款倡议书
从小月圆家出来,山西晚报记者的心情异常沉重,就把拍的图片发在了朋友圈:“父亲3年前去世,母亲患脑积水双目失明,9岁的高月圆每天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
很快,许多朋友留言,表示要帮助这个命运多舛却坚强不屈的孩子。山阴县环境保护局陶占有局长委托记者给孩子捐款1000元;朔州市消防支队张尤支队长要了母女的联系方式,大家在以不同的方式关注着母女俩……
山西晚报记者担心把1000元给了高月圆会弄丢,就联系到朔州市第七小学张美珍副校长,想让她代为保管。她说:“谢飞校长已安排我起草了为高月圆同学‘献爱心’捐款倡议书,明天周一要升国旗,正式发起倡议。到时候你再把钱给我们吧。除了爱心捐款,谢飞校长考虑到高月圆的家庭情况,下一步还将减免她的书费。高月圆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这么小却这么懂事,真的很难得。”
山西晚报记者 王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