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运城盐湖区百姓看病不再难

时间:2018-09-04

医生下乡病人回村

为了看病,老百姓宁可起个大早去三甲医院排队挂号,也不愿就近找家庭医生或去社区医院就诊。这样的现象,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

这支越排越长的队伍背后,潜藏的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和结构失衡的深层次问题。所以,要想让基层群众看病不再难,需要医疗行业把这把“手术刀”刀刃向内,来一场根除痼疾的彻底革命。

2017年,山西在119个县(市、区)全面推开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作为首批改革试点,运城市盐湖区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8月30日,山西省卫生计生委组织新闻走基层采访团深入盐湖区,对该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进行了深度采访。

提高待遇,加强培训

群众看病就近瞧上好大夫

县乡医疗一体化改革,顾名思义,着力点是在县与乡。而盐湖区则把改革的链条进一步延伸到了村,将村卫生室纳入一体化改革范畴,对村医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经过考核,将符合条件的260名村医纳入医疗集团管理。通过对其发放工资、办理养老和医疗保险,稳定了村医队伍,夯实了改革基础,逐步实现区、乡、村三级联动,协调发展。

医疗供需的矛盾,本质上是优质医疗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供给的不充分与分布的不均衡。盐湖医改,核心就在人才:明责任提待遇,稳定基层医疗人才队伍;让专家下沉基层,人下不去的通过技术手段下沉;实施各类培训,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素质。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实施村医素质提升工程。医疗集团与市护理职业学院联合,举办村医能力提升班,每周六集中授课8个学时,对村医进行专业化培训。

开展护理人员轮岗轮训,采取区医院护理人员走下去、乡镇医院护理人员送上来的办法,抽调区人民医院护理人员26人分赴乡镇卫生院进行为期6个月的轮转轮训,担负对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传帮带工作,同时选送乡镇卫生院16名护理人员到区人民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轮训,强化护理专业技能和规范化培训,逐步提高基层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分级诊疗,资源下沉

群众看病少跑腿少花费

医疗集团累计投入1000万余元,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升级改造,特别是按照二甲医院标准建制打造了区医院龙居分院,新增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心电、超声、影像、检验等医技科室,设有床位150张,成为盐湖区西片的医疗枢纽。

为下沉优质资源,盐湖区医院选出9名副高以上医疗专家,组成专家巡诊团,每周一至周五到乡镇卫生院坐诊、查房、临床带教讲课;在社区建立“专家工作室”,由区医院现在职科主任轮流坐诊;区医院家乡在盐湖区的临床医生,在休息假日时间回村为群众提供诊疗服务;区医院抽调91名护理人员到基层分院带教、帮扶……

贾黎退休前在盐湖区人民医院任科主任,退休后被返聘到龙居分院,他用一年时间走遍了龙居镇的35个自然村,“乡镇卫生院最大的难题就是人力资源不足,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一支留得住的、高质量的卫生人员队伍。”

医生下乡了,还得保证药品也跟着下。盐湖区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医院的药品目录全部打通,保证病人在乡镇医疗机构和区人民医院可以买到一样的药品。

通过医生和药品“双下沉”,变病人进城找医生为医生下乡找病人,盐湖区基层医疗管理制度改革的突破性创新之举走在了全国前列。现在,盐湖区65%的患者可以保证看病不出乡。

基层看病,专家诊断

完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

在席张、冯村、上郭设立了3个120急救分站,保证急救车辆15分钟内到达,缩短急救半径,构建黄金半小时圈。配备急救车辆,增设了可与区医院急救中心实时联网的远程心电监测系统与视频会话系统,提高乡村两级的院前急救能力,建立“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的就医新格局。

今年春节期间,解州一位病人晚上11时许突发脑梗。接到求救电话后,席张乡卫生院院长岳春样坐上急救车不到15分钟就接上了病人。一路上,随车医生一方面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一方面通过车载心电监护系统和视频会话系统,与区医院急救中心专家联动,获取专业支持,最终使患者化险为夷。

岳春样说:“如果没有这个急救分站的话,从解州到区医院,开车也得40分钟,那个脑梗病人肯定就被耽搁了。”

在盐湖区,从最偏远的乡村去区人民医院看病需要至少30分钟的车程,而现在,智慧医疗把30分钟变成了3分钟。

为了最大限度放大专家的技术优势,区医院设立了心电诊断中心、影像诊断中心和远程会诊中心,这3个中心直接与各乡镇卫生院连接,病人在卫生院做了心电图或影像之后,接诊医生实时传输到区医院,由区医院的专家会诊作出结论。如果当地的医生对哪个患者的病情没有把握,也可通过网络向远程会诊中心求教。也就是说,当你在家门口做检查的同时,县级医院的专家正通过网络同步诊疗。

龙居分院院长张治峰说:“病人在我们这边看病,在某些方面享受的其实是区医院的医疗资源。另外,我们背后有区医院的专业团队支撑,医生心中也更有底了,这种感觉非常好!”

精准施策,医养结合

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而对老百姓来说,不仅希望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怎样为基层群众做好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家庭医生无疑是一个突破口。

在盐湖区,每一个村卫生所都有这样一支家庭医生服务队。这支队伍由一名区医院专家、一名乡镇卫生院医生、一名村医和多名其他医疗人员组成。由盐湖区首创的“1+ 1+1+x”签约服务模式让家庭医生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团队。如今,由58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447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常年服务在城镇农村,为老百姓当好健康“守门人”。突出个性化家庭签约服务,针对高血压、糖尿病人群,分别制定了三类个性化服务包,满足不同健康需求。

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盐湖区医疗集团对乡镇、社区和村级医疗机构的家庭医生实行网络化管理,为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及健康管理服务。

为村医人手配备一台健康一体机,村医利用健康一体机,可以与老百姓面对面签约,完成发送验证码、人脸识别、电子签名三道程序……截至2018年6月,盐湖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累计签约近30万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到65%;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妇幼、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

让天下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是“大健康”理念的题中应有之意。这些下沉到基层的医疗资源不仅要用来治病救人,还要推动医养结合。盐湖区把14个村卫生室与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融合发展,在4个乡镇卫生院建起康养中心和临终关怀病房。

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村里的“健康教育小喇叭”又开讲了。电视专栏、健康讲座、唱蒲剧、打快板,宣传疾病预防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大健康连着家家户户的小日子。

本报记者 邱会珍 文/图

  • 上一篇:夏县212个贫困户享受光伏扶贫
  • 下一篇:对接产业发展实行订单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