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一大早,家住泽州县珏山脚下寺南庄村的村民张文林已经忙碌着开始做月饼。“中秋节到了,做月饼这可是大事。”张文林笑嘻嘻地和记者打着招呼。
只见张文林将近百斤的月饼鏊在院里架好,铁鏊在柴火的烘烧下“吱吱”作响,他的小孙子乖巧地蹲在边上看着火苗,妻子张淑萍在案板上揉着已经发好的面团,一家人都在紧忙着准备中秋祭月重头戏——做泽州土月饼。张文林说:“我们村家家户户每年中秋都要自己做月饼,这是老辈人传下来的传统祭月祭品,少不得,就是祈盼个全家团圆幸福。”
在泽州县,自南北朝时期起,便记载有中秋节祭月、赏月、吃月饼等习俗,流传千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泽州中秋习俗,并于2011年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号称“珏山月,天下奇”的珏山自然风光与传统中秋节习俗相得益彰,使得中秋文化在此展现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个性风韵。
“中国赏月第一山”“月是珏山明”……从流传至今的美誉不难看出,珏山作为泽州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泽州中秋习俗保护示范地,自古就是以中秋月文化为主要背景的祭月、赏月胜地。珏山吐月这一胜景为农历每个月的十五,尤以八月十五为最佳。而祭月,也必须在这天夜里月亮出来后才可进行。
夜幕降临,一轮硕大的满月自珏山双峰间突涌而出,月光洒向张文林家的院中,此时,张淑萍将月饼放在供桌上,又摆上了苹果、香蕉、石榴等,开始代表一家人向月亮祈求未来的美满。拜揖后,她开始将月饼切开由家里人分食。她说,这切分月饼也是有讲究的,要预先算好全家人数,包括在家的和外出的,还要有灶王爷一份,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切好后,要先给灶王爷上供,大家才能分吃。祭月毕,一家人围坐院中,别有一番甜蜜在心头。
本报记者 郑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