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实现政府创新型服务、便捷化服务的重要路径。5月29日,华商报记者从延安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备受关注的延安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人工智能”平台于正式开始上线试运行,开启网络强市的延安模式,助推政府服务形态优化升级。
新闻发布会上,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与延安市网信办联合发布了延安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和“互联网+政务服务+人工智能”工作整体情况。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王利功介绍,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于今年3月下旬正式启动运行,将原来由市发改委、工商局等28个部门承担的108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职责划转承担实施,自4月8日正式对外开展审批业务以来,办件量达12602件,办件量较原分散审批提高35%;五大类106项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时间,较原行业部门分散审批法定时限平均压缩了50.28%,其中工商资质证照25大类事项的审批时限压缩了52%以上,即办件占比达到85%。
“我们要打造全国领先、全省率先的集网上审批、公共服务、百姓诉求为一体的互联网办事平台,实现‘数据跑路成常态、百姓跑腿是例外’的目标。”王利功说。目前延安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人工智能”平台已经完成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应用支撑平台、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和“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的部署,形成了“1234”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并初步呈现出数据共享格局基本形成、咨询投诉功能全面融合、人脸识别功能有机结合、智能终端创新服务模式、事项办理进度全流程公开、市县乡村四级体系全面覆盖六大亮点。
市民如果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人工智能”平台办事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延安市网信办副主任、延安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张强介绍,为了方便快速解决老百姓在办事过程遇到的困难,按照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建设指南要求,从用户的各类需求出发,设置了“我要看”“我要查”“我要办”“我要评”“我要问”的功能,从3个途径提供服务。一是通过“延安政务服务网”门户网站;二是通过“延安政务服务”手机APP,解决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三是通过延安市12345智慧政务服务中心线上线下的诉求建议受理功能。此外,运用“时代出卷我来答、我来答卷人民阅”的民意征集机制,推出了@政府随手拍、@政府要求助、@政府来投诉的“@政府1+3”多维度服务,面向不同人群开通了热线、微博、微信等6种服务渠道,为老百姓提供7×24小时全天候咨询投诉受理服务,让老百姓在办事过程中“一路畅通”。
据悉,“互联网+政务服务+人工智能”市级平台上线试运行,6月底正式上线运行,首批开放106个行政许可事项的288个子项,便民服务类事项逐步开放。同步上线试运行的还有安塞区和宝塔区王家坪社区平台。王利功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应进必进、进是常态、不进是例外”的思路,进一步梳理丰富网上办事内容,逐步实现不见面的网上审批、不跑腿的政务服务、不打烊的网上政府目标。
华商记者 贺秋平
编辑:华商报供稿